晚年的白居易最喜歡15歲的小女孩
,姬妾養(yǎng)到18歲就要換一批
。
年少時
,白居易是個癡情人
,與鄰家女孩青梅竹馬,卻沒有結(jié)果
;中年時,娶了同事的妹妹
,卻還在惦記著心頭的白月光
;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放浪形骸
,不斷納妾
,成了后人眼中的好色老頭。
,姬妾上百
,是真的嗎.png" />
這個寫出《長恨歌》的男人,了解了他那場爛俗且虐心的初戀
,也許會改變你對他的認(rèn)知
。
01初戀湘靈白居易,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鄭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彼時,離世人眼中的盛唐已經(jīng)過去了20年之久
,白居易出生沒多久
,家鄉(xiāng)就發(fā)生了戰(zhàn)亂。
2歲時
,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一直在外任職,二人鮮少見面
,白居易的童年是與母親陳氏相伴度過的
。直到長大些,白居易才跟隨母親
,投奔了在徐州任職的父親。
雖然世道艱難
,但是陳氏對白居易是寄予厚望
,從小悉心教導(dǎo)。年幼的白居易從小就聰穎過人
,展露出了文學(xué)天賦
。
三歲會認(rèn)字,五歲學(xué)作詩
,九歲通聲韻。
憑著天賦與后天的努力
,白居易10歲就開始寫詩
,并且很快在同齡人中嶄露頭角。但是
,相比于做個文人
,白居易似乎更想要入朝為官
。
在大唐璀璨如星河的詩壇中,如“詩仙”李白
、“詩圣”杜甫、“詩佛”王維
,都曾對那個繁華的長安眷戀不舍
。如今,少年的心中
,也悄然埋下了一個“長安夢”。
11歲時
,徐州發(fā)生戰(zhàn)亂
,為了躲避戰(zhàn)亂
,白季庚將家人送去了宿州符離安頓
。自白居易記事起
,他總是跟隨父親到處奔波,如今到了符離
,有了難得的安穩(wěn)
。
母親陳氏對白居易非常嚴(yán)格,她每日都教導(dǎo)白居易要好好念書
,不要與農(nóng)家的孩子一樣
,日日只知道玩耍,也不要和他們過多的接觸
。
母親的期望與自己的夢想重合
,少年心中,入仕
,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目標(biāo)。
12歲
,在符離讀書
。
13歲,在符離讀書
。
14歲,在符離讀書
。
15歲
,在符離讀書
。
公元788年
,16歲的白居易,帶著他的夢想
,第一次踏入了長安。
當(dāng)時的長安
,雖不如盛唐時那般繁華
,但是文人墨客也是匯集于此
。想要一朝成名
,入仕為官,沒有名家的提攜
,絕非易事
。
于是,白居易尋找機會
,結(jié)識了宰相好友顧況
,希望能得到他的舉薦
。
那一日
,白居易帶著他的詩集拜訪了顧況。當(dāng)時
,顧況在詩壇頗具盛名,生性高傲的他對眼前的這個愣頭前絲毫沒放在眼里
,他瞥了一眼詩集上的名字
,白居易!
顧況露出一絲嘲諷
,調(diào)侃道:“白居易 這個名字不對,長安房價如此之貴
,想要在這里白居可不容易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白居易連忙說道:“老師
,您還是先看看我的詩作吧!”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春風(fēng)吹又生
。
當(dāng)顧況細(xì)細(xì)品讀完白居易的詩
,感嘆道:“有句如此
,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那一年
,16歲的白居易名動長安城,成為了詩壇閃耀的新星
,文人們爭相結(jié)識
,權(quán)貴們將他奉為座上賓
。但是,白居易沒有獲得舉薦
,他是清醒的
,他沒有留戀長安的繁華。
于是
,貞元六年
,19歲的白居易回到了符離。有了顧況的支持
,白居易像打了雞血一樣
,日日苦讀
,從不懈怠
。
常年用功,讀到口舌生瘡
,寫到手心生繭
,甚至少年白頭,終換一身文采絕代
。
母親陳氏對白居易寄予厚望
,她說,白居易是屬于長安的
,爺爺與父親的路他也同樣要走。白居易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
,也從來不敢違背
。
但是,少年心思懵懂
,偶爾也會向往窗外的自由生活。讀書時
,他總會偷偷望向窗外
,看著同齡人在水中嬉戲
,田間打鬧
,山間唱歌,好不快活
。
直到一日
,他偷偷望向窗外時,一抹身影闖入眼簾
,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
,巧笑倩兮,少年的心瞬間被擊中了
。他急忙放下書本,跨門而出
,攔下了女孩
。
他說:“你好
,我叫白居易
,我想認(rèn)識你!”
那一年
,少年19歲,女孩15歲
,一段愛戀
,終是開了花。
女孩名叫湘靈
,出生于貧寒的農(nóng)家,既沒有顯赫的家世
,也沒有大家 閨秀的端莊
。整日在田間勞作
,跑跑跳跳
,天真爛漫。
湘靈性格活潑
,有著皎皎月光般的明亮笑容,有著百靈鳥般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聲
,這一切在白居易眼中尤為美好
。他為湘靈做了一首詩,希望湘靈能懂他的心
。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
,碧紗窗下繡床前。
湘靈是農(nóng)家女
,不認(rèn)識字,他便用最樸素的語言
,一字一句地念給她聽
。湘靈日日從白居易窗前經(jīng)過
,目光觸及時
,又羞澀躲開。
膽子大了一些后
,湘靈便會托著腦袋
,伏在窗前,看著白居易搖頭晃腦地讀著那些他不懂的詩
。這是白居易最美好的日子
,曾經(jīng)只知讀書的少年
,如今懂得了愛情
。
一日,白居易送給了湘靈一面明鏡
,他說:“詩人劉希夷曾給心愛的女孩寫過一首詩'愿作輕羅著細(xì)腰,愿為明鏡分嬌面
。'”
還有一句沒說出口的
,他,想娶湘靈為妻
!
湘靈羞澀地接過鏡子,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從此
,二人情根深種
,漸漸長成了彼此纏繞的花
。
愛情雖然美好,但是現(xiàn)實終究殘酷
。很快,母親陳氏發(fā)現(xiàn)了白居易與湘靈的感情
,于是
,他們的愛情有了最爛俗的情節(jié),棒打鴛鴦!
母親陳氏出生于潁川陳氏
,是名門望族,門第觀念根深蒂固
。她認(rèn)為
,白居易的妻子即便不是官宦世家的女子
,也會是書香門第
,但絕不是湘靈這樣的農(nóng)婦!
但是
,這一次,白居易沒有再聽從母親的話
,他說
,此生非湘靈不娶。陳氏聽聞此言
,勃然大怒,為了斬斷白居易的情思
,陳氏帶著白居易再次離開了符離
。
貞元九年
,父親白季庚遷任襄陽別駕,母親陳氏帶著家人一起去襄陽與父親團(tuán)聚
。臨別時,湘靈將明鏡還給了白居易
,說:“我等你回來
,若想我了
,就看看這面鏡子
。”
白居易握著手中的匣子
,鄭重地點了點頭。車輪漸漸啟動
,白居易漸漸模糊了雙眼
,湘靈的身影也漸漸模糊
,直到再也看不見
。
一路上
,白居易頻頻回眸,期待能看見湘靈的身影
。他跨過高山,路過湖水
,總是不經(jīng)意間就想起湘靈,每次思念都是淚眼滂沱
!
淚眼凌寒凍不流
,每經(jīng)高處即回頭
。
遙知別后西樓上
,應(yīng)憑欄干獨自愁。
在襄陽的日子里
,白居易又回到了苦讀的狀態(tài)。因著父親官職不低
,白居易的生活也漸漸富足起來
。但是,他仍想起在符離的清貧日子
,因為那里有他的湘靈。
夜深人靜時
,他總是無法入睡
,寸寸相思
,刻入骨髓
。他相思成疾,無聲哭泣
。而母親陳氏對此一無所知,她天真地認(rèn)為
,白居易終究會忘記的
。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
。
籠香銷盡火
,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
,通宵不滅燈
。
白居易只想回到符離
,再看一眼湘靈
。
貞元十年,父親白季庚去世
,23歲的白居易扶柩回到符離,為父親守孝三年
。他再一次見到湘靈
,可是這次,因為禮法
,他不敢與湘靈親近。
貞元十二年
,守孝期滿
,白居易已經(jīng)25歲了,而湘靈也已經(jīng)21歲了
。在古代,這個年紀(jì)已經(jīng)為人父母了
,但是白居易和湘靈還是單身
。
白居易再一次跪倒在母親面前
,請求陳氏同意
,他能夠迎娶湘靈。這次
,母親陳氏仍舊決絕地拒絕了,除非她死
,否則湘靈別想進(jìn)門
。
母親的門第觀念,讓白居易痛苦
,也讓湘靈絕望了!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成為了白居易與湘靈無法跨越的鴻溝
。白居易無法說服母親
,也沒辦法放棄湘靈
,在深受相思之苦時,他寫下了《長相思》
。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
十五即相識
,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
,生在松之側(cè)。
蔓短枝苦高
,縈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
,愿至天必成。
愿作遠(yuǎn)方獸
,步步比肩行
。
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
湘靈,我愿化作山間的喬木
,與你枝枝連理
;我愿成為原型的走獸,日日跟隨
,并肩前行。
白居易不甘心
,他想
,如果他能向母親證明,不靠聯(lián)姻
,一樣可以入朝為官,母親興許就能答應(yīng)他娶湘靈了
。他手中握住了這顆救命稻草
,苦苦掙扎
,卻不知結(jié)局早已注定。
貞元十五年
,白居易參加了鄉(xiāng)試,第二年
,他入京參加了會試
。那一年,他一路高歌猛進(jìn)
,高中進(jìn)士及第。他意氣風(fēng)發(fā)
,揮筆寫下:
慈恩塔下題名處
,十七人中最少年。
那一年
,白居易28歲
,回到符離,再次請求母親答應(yīng)他與湘靈的婚事
。誰知,母親拒絕得更加徹底
。
“進(jìn)士算什么
,你還沒有做官
。曾經(jīng)你是布衣
,湘靈配不上你,現(xiàn)在你是進(jìn)士
,她更加配不上你
!”
白居易想
,是不是只要做官了
,母親就不會反對了。于是
,他重返長安。貞元二十年
,白居易通過了吏部的考試
,被授予了校書郎的職位,定居長安
。
這一年
,白居易32歲,湘靈也已經(jīng)28歲了
。他們想用彼此的堅持
,撼動母親心中那座門第的大山
,但是
,母親仍然不愿松口。
這次
,白居易真的絕望了,他不再掙扎
,他對湘靈說:“我要去長安了
,以后不會再回來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湘靈無話,只是將手中的鞋子送給了白居易
,她等了這些年
,這就是答案。
南浦凄凄別
,西風(fēng)裊裊秋。一看腸一斷
,好去莫回頭
!
一段年少時的懵懂情感,在白居易32歲時
,終于畫上了句號
。
有人說,《長相思》有《長恨歌》的影子
,連理枝、比翼鳥
,是白居易源源不斷的愛意
,最后卻化成了綿綿無絕期的恨意。
白居易恨嗎 他是恨的
,他恨自己的懦弱
,也恨母親將自己的人生觀,愛情觀強加在自己的身上
。父親造就了母親的不幸
,而母親想要強留白居易一起承擔(dān)起不幸
。
白居易的母親陳氏與父親白季庚相差26歲,母親其實是父親的外甥女
,有了這一層的關(guān)系
,陳氏的婚姻注定是不會幸福的。
陳氏15歲嫁給白季庚生下白居易
,此后
,二人兩地分居,陳氏一直過著喪偶式的生活
,她的心也在日漸的磨礪中
,變得堅硬無比
。
這樣的母親
,白居易不忍心傷害她,但是
,心中的恨卻無法消減。從此
,白居易的人生仿佛是顛倒了一般
,從溫柔浪漫的少年郎,變成了現(xiàn)實主義的中年人
。
02現(xiàn)實青年元和元年,34歲的白居易終日和元稹飲酒作樂
,在一次酒醒后
,白居易仿佛參悟般,辭去了校書郎的職位
,請求調(diào)任盩庢縣(今西安周至縣)縣尉。
他逃離了長安
,成為了一名親近百姓的父母官
。他想
,長安的浪漫終究是粉飾太平
,他想要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想要更加貼近現(xiàn)實
。
這一年
,是白居易開掛的一年。
這一年
,白居易去仙游寺游覽
,寫下了《長恨歌》,他批判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
。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寫著寫著
,白居易想起了遠(yuǎn)在符離的湘靈,旁人都道他寫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
,唯有他自己明白
,這其中只有他與湘靈漫漫無絕期的恨,是為《長恨歌》
!
這一年
,白居易和好兄弟元稹終于搞起來大動作,轟轟烈烈的新樂府運動吹響號角
。這是民生凋敝的中唐
,盛唐早已遠(yuǎn)去,李白的浪漫也早就不適合當(dāng)下了
。
他眼中的大唐民生凋敝
,但是上位者眼中的大唐卻繁華如舊
,這一切都是粉飾中的大唐,他要將這虛假的盛世砸個粉碎
。
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
。
元和二年
,一日,烈日當(dāng)空,白居易來到田間
,想要向農(nóng)夫們收稅。話還未出口
,他就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婦人懷里抱著瘦弱的孩子
,另外一只手抓著幾根麥穗。
見眾人都看著她
,她急忙解釋道:“我不是來偷麥穗的,只是來撿一些給孩子吃
。這些年官府收稅
,家里承擔(dān)不起,只能把地賣了
。”
眾人聽著
,紛紛嘆氣
,拿了一個饃饃給婦人道:“這個給孩子吃,我們這些麥穗收了
,也不知道夠不夠,也許也要賣地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白居易聽著,心里生出無限的愧疚
。想他不用勞作,一年就能獲得300石糧食
,而這些辛辛苦苦耕種的農(nóng)夫們
,卻沒有糧食吃,收稅的話怎么也說不出口
,只能頹然離去。
回到家中
,他心里的沉悶感久久不能消散
,于是揮毫潑墨,寫下了《觀刈麥》
。
田家少閑月
,五月人倍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瓘?fù)有貧婦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
,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
,聞?wù)邽楸瘋<姨镙敹惐M
,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
,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
,盡日不能忘
。
白居易將底層百姓掙扎的生活牢牢記在心里,他愧疚不已
,他想,這民間的疾苦
,必須要讓上位者看見
。
這一年,白居易因為《長恨歌》被唐憲宗賞識
,調(diào)回京城,任職左拾遺
。根據(jù)《新唐書·百官志二》記載:
門下省有左拾遺六人
,從八品上,掌供奉諷諫
,大事廷議,小則上封事
。
上任后
,白居易一直秉持著“有闋必規(guī),有違必諫”的原則
,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
。他暢所欲言,將百姓的苦難化成詩篇
,獻(xiàn)給唐憲宗
,希望他能看到當(dāng)下社會的現(xiàn)狀。
他不顧世俗的眼光
,猛烈地抨擊朝廷,抨擊不作為的官員
,他將新樂府運動推向了高潮
,也將他的快意恩仇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誰家起甲第
,朱門大道邊 豐屋中櫛比,高墻外回環(huán)
。累累六七堂
,棟宇相連延。一堂費百萬
,郁郁起青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魅舜酥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十載為大官。廚有臭敗肉
,庫有貫朽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秱笳?/p>
誰誰誰
,貪污腐敗,為官十載卻坐擁數(shù)間百萬房產(chǎn)
,家里有吃不完的肉,花不完的錢
!
一車炭
,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
半匹紅紗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
——《賣炭翁》
皇宮里的太監(jiān)和他的手下
,只給了人家半匹紅紗一丈綾
,就將老人的千余斤炭買走了,完全看不到老人家衣不蔽體的慘狀
,實在是喪心病狂!
有一田舍翁
,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
——《買花》
民間物價飛漲
,老百姓連一束花都買不起,這花的價格有多高
,竟然比得上十戶中等人家的稅收,簡直就是天價
!
白居易不僅懟同僚
,懟下屬,懟太監(jiān)
,連皇上犯了錯,也毫不客氣地懟上去
。氣得唐憲宗直說:“白居易小子
,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于朕
,朕實難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元和三年
,37歲的白居易結(jié)婚了,娶得是同事楊虞卿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