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2021年春日行

    槐米 2023-07-20 13:25:46

    (一)清源之行

    去清源山是“校長”提議的

    。去了大失所望,遠不如宣傳片里所說
    。雖然有“天然氧吧”之稱
    ,也就是樹木繁盛
    ,環(huán)境清幽,空氣好一點而已——山里空氣清新
    ,清源山也不例外
    。清源山有溶洞,但它的溶洞沒有奇特之處
    ,看過蓬萊仙洞或別的溶洞后
    ,看這里很一般了——鐘乳石的形狀單一,黑魆魆的巖石
    ,潮濕的洞壁
    ,孤零零的一點燈光更襯出幽暗。里面有一尊財神像
    ,所以這洞又叫財神洞

    洞里有一個很大的石室,或者說石廳

    ,頂部巨大的石塊感覺隨時會砸下來
    ,倒也有一點驚恐的刺激。滴答
    ,滴答
    ,石縫里滲出的水珠滴落,形成一方小池
    ,清冽見底
    。洞不長,沒有復洞
    ,只能折返。

    出洞后,按照景區(qū)地圖我們在山上轉了一圈

    ,那些似是而非的景物
    ,那些名不符實的景點,需要你發(fā)揮充分的想象力
    。當然
    ,任何一座山都有自己的傳說或故事,名山且不說
    ,即便平淡無奇的山
    ,傳說也能讓它顯得神奇。你家屋后的那座小山
    ,如果你祖奶奶曾經(jīng)說過一個美麗的故事
    ,比如某仙駕臨此山,抑或某高人在此得道之類
    ,我相信在你眼里這山霎時神秘起來

    不過,清源山并非無名之輩

    。清源禪寺曾是古道場
    ,香火鼎盛。現(xiàn)在的清源禪寺是毀后重建
    ,氣勢恢宏
    。五百羅漢山就在寺院的后面不遠,是一組佛像群雕
    ,由施主捐錢雕刻

    此山宜于人靜修,不宜作景區(qū)開放

    。在山上
    ,我們經(jīng)過一處“閉關院”,一堵矮墻一扇門隔開兩個世界
    ,里面有一位法師在此閉關修行已近十載
    ,他立志苦修十八年。如此虔心至誠
    ,令人起敬

    山上古藤很多,油麻藤

    ,長的有幾十米
    ,碗口粗,紫紅的花簇
    。同行有一位中醫(yī)
    ,上山途中他特別注意各種草藥
    ,半夏,桔梗
    ,葛根
    ,黃精,魚腥草
    ,……他一一指給我們看
    ,各種各樣的功效娓娓道來。不起眼的草
    ,沒想到可入藥
    ,長知識了。

    走馬觀花

    ,兩個多小時便結束清源之行
    。說實在的,如果想游覽景點
    ,清源山不是佳選
    ,若修身養(yǎng)性,不失為佳處

    順便說一下

    ,門票網(wǎng)購是60元,在景區(qū)入口買票是70每人
    。上山可坐游覽車
    ,每人20元(路程約4公里),就是那種四面透風的車
    ,把我們凍得夠嗆
    。山上有玻璃橋和滑道,另收費
    。那天
    ,游客寥寥,感覺整座山屬于我們八個人的

    丫字石

    (二)丫山之行

    游完清源山

    ,才上午十點多,興致未盡
    。我提議去丫山看看
    。清源山在青陽縣境,丫山在南陵縣
    ,但二者相距并不太遠

    丫山因形得名,遠望主峰

    ,像一個巨大的“丫”字
    。關于丫山的傳說有好幾個
    ,一說丫山是觀音老母用三根蘆柴擔起的;一說地藏王菩薩一腳踏出個丫山
    。民間傳言
    ,明朝劉伯溫說過:“五萬年前是沙灘,五百年后是丫山
    。”不管劉伯溫說沒說過
    ,丫山確是“滄海桑田”的版本——據(jù)考證
    ,丫山曾為淺海,沉積了厚度一萬多米的沉積巖
    ,三億多年前受印支板塊運動的影響形成丫山褶皺

    去丫山不是看山,是看石

    。丫山有華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到處是石頭,一層層
    ,一疊疊
    ,一堆堆,一窩窩
    。裸露的山體像千層酥餅
    。一片一片的石林,牡丹芍藥點綴其間
    ,像是給這些奇形怪狀的家伙打扮一下
    ,不至于引起我們的視覺疲勞。石頭太多
    ,看不過來
    。各種形狀,神龜
    ,八戒
    ,蟾蜍,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文阆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各種姿態(tài),蹲
    ,坐
    ,跑,趴
    ,丑俊不一
    。更多的石頭什么也不像
    ,就是矮墩墩、一坨坨的躺在那里
    。說它們是石林不夠確切
    ,我覺得應該叫石叢。有的石叢里隱藏著洞坑
    ,拉著鐵鏈下去
    ,狹窄幽深,兩股戰(zhàn)戰(zhàn)

    游丫山是個力氣活

    ,景點分散,景區(qū)范圍廣
    。我們快兩點才在一個排擋里等到吃的
    ,女服務員上了一個菜,她給我盛了一碗飯
    ,然后就沒影了
    。其余七個人眼巴巴地看著我吃,一臉疑惑:怎么就給你盛了 我雖然有點不好意思
    ,筷子卻一刻沒停
    。過了好一會,剩下的五個菜和飯才端上來
    。吃飽后我推測
    ,可能是我雙眼冒出的饑餓之光觸動那個女服務員,鍋里只剩一碗飯
    ,于是她決定先讓我活下去
    。那頓飯絕對是我吃過最香的一頓,沒有之一

    幸虧吃得飽飽的

    ,最累的活還在后面咧!

    之前我們的游程不過是序幕

    ,真正的挑戰(zhàn)剛剛開始
    。由于一念之差,選擇性失誤
    ,導致我?guī)滋旌笊蠘翘葸€腿疼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那只使壞的孔雀

    進入主景區(qū)后

    ,走了一段路看見孔雀園。我剛一站那兒
    ,他就開屏(自然界臭美的多是鳥男)
    。許多人圍著
    ,一個勁地夸他:“好漂亮啊
    !好漂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薄獡?jù)說
    ,越夸他越臭美
    ,開屏時間越長?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伤恢呛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還是鄙視人類,撅著屁股對著我們的臉
    。無論你怎么夸,他就是不轉過來
    。有那么兩次
    ,他將身子側了側,我們以為他要華麗轉身
    ,他像逗我們似的
    ,小腦袋得意地一扭,大尾巴高高豎起
    ,給我們看的還是屁股
    。急得一些拍照的游客亂蹦。

    ,矯情的家伙
    !我懶得理他,離開原路
    ,沿左邊的牡丹園路線向前游覽(注意:這是一個方向性錯誤)

    一路上,相伴的還是石頭

    。走著走著
    ,地勢不斷下降,順著一級級臺階下
    ,長而陡峭
    ,估計這里就是天坑所在。下到石階最底部
    ,地下河水汩汩而出
    ,不知所蹤,只聽見水聲嘩嘩
    。仰視
    ,一道珠簾翠玉——水從九龍洞涌出
    ,形成落差高達30米的珠簾瀑布。此時水量少
    ,能看見璧上的洞口
    ,有人進洞探奇。向下看
    ,深潭如碧
    ,石橋上行人渺小。

    迎面一撥撥游客走來

    ,顯然和我們走的是不同路線
    ,他們從右往左轉,我們從左往右轉
    ,他們的來路是我們的去路
    。我已經(jīng)精疲力竭,向他們打聽路好走不 得知前面的路又陡又險
    ,便想原路返回
    ,但拗不過同行四人的堅持(另外三人到峽谷最深處探險去了)。

    掉到坑里的感覺

    ,我真正體驗到
    !兩手拽住護欄,從坑里一步步往上爬
    ,有幾處垂直呈90度
    ,手腳并用。到了轉彎處歇一會
    ,大口喘著氣
    。爬了一段又一段,好像還在坑里
    。就在我?guī)捉c軟時
    ,終于爬出來。接下來的途中
    ,看到的又是成片成片的石頭
    ,星星點點的牡丹,趙粉魏紫姚黃
    ,洛陽紅白雪塔
    ,有的凋謝,有的盛開……

    丫山之行

    ,雖然疲累
    ,不進坑還是會后悔的。

    如果你也想被坑一把,我以自己的經(jīng)歷建議你:第一

    ,如果自駕游
    ,最好把車開進景區(qū)(每車交費20元),或者坐景區(qū)公交車
    ,因為從入口到景區(qū)要走10公里
    ,盤山公路,很耗體力
    。第二
    ,孔雀園那里是分叉口,不要犯我那樣的選擇性錯誤
    。左邊路線坡度較緩
    ,沿右邊路線走,這樣最陡峭的那段路就是下行
    ,雖然很險
    ,但比往上爬省力氣多了。

    2021

    ,能游山玩水是一種幸運
    。春日行,春光易逝
    ,趕緊折騰。

    往期文章:

    老屋

    女流之輩

    郝建的職稱

    王二的學生

    鄉(xiāng)村教師:“校長”

    2019年的一頭豬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912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
    1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2一物降一物
    ,錢能降萬物
    。3我就想配的上我所想,我的肩膀能撐起我想要
    。4努力讓自己發(fā)光
    傳說的荊棘鳥
    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做人,知理
    ,知足
    ,知趣!進退有度
    ,心寬有福
    ,相處舒服,事事順意
    !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做事
    ,寬容誠懇的心態(tài)為人,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
    !懂得惜福把握當前一切,珍惜該有的幸福人生
    !人和人之間
    不要活得跟缺心眼似的
    更多精彩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心眼這東西
    ,很難懂
    !想多了,小心眼
    ,想少了
    ,沒心眼,一直想吧
    ,死心眼
    ,不想了吧,缺心眼...現(xiàn)在的社會
    ,現(xiàn)在的人
    ,都是喜歡虛的,不喜歡真的
    ,會做的不如會說的
    【聽睡前故事】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兒童故事
    每晚8點哄孩子入睡 |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免費收聽更多睡前故事點擊上方收聽音頻親愛的寶貝們大家晚上好
    ,歡迎收聽兒童故事集匯
    三月三
    ,上巳節(jié)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
    上巳(sì)節(jié)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jié)
    ,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jié)日
    。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qū)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
    ;三月三
    ,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
    ,上巳節(jié)改為三月三,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png" alt="三月三
    ,上巳節(jié),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 onerror="nofind(this)" >
    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
    1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疵鳌秹衾锘渲嗌佟?愛一個人多痛
    , 恨一個人多累, 想一個人多傻
    , 一個人有多孤單
    趕集
    偶爾會想起小時候去趕集
    。在提起我姥爺?shù)臅r候
    ,在吃豌豆涼粉的時候,在聽到“趕集”二字的時候
    ,在行車途中路遇集市的時候……如此一數(shù)算
    詩詞歌賦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