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于夢境虛幻
,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
,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這樣
,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
。結(jié)尾三句是夢后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
。如果聯(lián)系開篇的“十年”
,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么
,作者對亡妻的懷戀
,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么?本篇在藝術(shù)上值得注意的特點之一便是直抒胸臆
,感情真摯
。由于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后
,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并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guān)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
,又不隱晦
。“不 思量
,自難忘”
,“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等句
,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另一特點是想象豐富
、構(gòu)思精巧
。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并把過去
,眼前
,夢境與未來融為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整體,緊緊圍繞“思量”
、“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yán)密,一氣呵成
,但又曲折跌宕
,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
,末三句述夢后的喟嘆
。情節(jié),有起有伏
;用筆
,有進(jìn)有退,感情
,有悲有喜
;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一特點是語言爽快
,純系白描
。由于這是一首抒寫真情實感的詞作,語言也極其樸素自然
,真情實境.明白如話
,毫無雕琢的痕跡。這樣質(zhì)樸的語言又與不同的句式(三
、四、五
、七言)的交錯使用相結(jié)合
,使這首詞既俊爽而又音響凄厲,恰當(dāng)?shù)乇憩F(xiàn)出作者心潮激蕩
、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chǎn)生的內(nèi)在的節(jié)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藝術(shù)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
,多數(shù)境界狹窄
,詞語塵下。蘇軾此詞境界開闊
,感情純真
,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
。用詞來悼亡
,是蘇軾首創(chuàng)。在擴大詞的題材
,在豐富詞的表現(xiàn)力方面
,本篇應(yīng)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詩》
,元稹的《遣悲懷》以及南宋吳文英的《鶯啼序》前后輝映
,相互媲美。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
寒食后
,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簡析】
春也未老
,人也未老
,于公務(wù)閑暇登臺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樣"超然"
?風(fēng)兒以"細(xì)"狀摹
,可知正吹得輕冷;柳枝以"斜"勾勒
,愈見得飄拂動人
,漾映眼底的,是一帶環(huán)城的碧水
;輝照滿城的
,則有繽紛競放的春花。而后看鱗次千家的檐瓦
,迷蒙在飄飄灑灑的雨影之中
。那情景,能不牽縈一顆"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
【簡析】
上片句句藏著一個"春"字。殘紅褪
,柳綿吹少
,是春衰的景象
;青杏尚小,芳草綠遍
,又呈生機勃郁
。春光已老,春光猶在
,正是這么一個惱人的時節(jié)
。中間插寫的燕子飛來,流水人家
,既是補足""的信息
,更使畫面增添動態(tài)的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杏小、燕飛
、水繞
,柳綿紛紛芳草處處,不言"春"而春在其中
,這叫做"藏中有露"
。
--------------------------------------------------------------------------------
【注釋】
①從教墜:任楊花墜落。②有思:即有情
。③綴:連接
。
【簡析】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這般紅麗
!倒影芙蓉池的樓臺,搖漾著動人的金碧
,春晚的風(fēng)
,吹動飄拂的柳,含怎樣依依的情
!池面的嫩荷
,不正如伊人飾戴的細(xì)巧青細(xì)?然而
,時光畢竟已流過七載
,故園依舊,良月好侶卻已零散
!過片的贊美由此化為惋嘆
,朱顏已老的詞人,已再無心情賞景主
。于是斜陽漸隱
,金翠的樓臺上
,只剩下這位落拓歸客的身影,坐對著暮靄四起的黃昏……
賀新郎
蘇 軾
乳燕飛華屋
。 悄無人
、桐陰轉(zhuǎn)午, 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tuán)扇
,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
、孤眠清熟
。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
。又卻是
, 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
, 伴君幽獨。艷一枝細(xì)看取
,又恐被
、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
, 花前對酒不忍觸
。 共粉淚, 兩簌簌
。
【簡析】
一邊是輕弄團(tuán)扇的美人
,一邊是半吐紅巾的榴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杭t麗
,疊皺處恰似美人微蹙的愁眉。人兒芳潔
,顧盼中卻如夏日榴花般幽獨
!她也曾在桐陰轉(zhuǎn)午間入夢,夢中與君王共赴瑤臺
。意外的欣喜
,卻被推戶之聲驚破:夢醒處只聞風(fēng)吹窗竹!它也有與百花爭春的風(fēng)姿
,卻只能開在繁華過后
!誰都愛三春的"浮花浪蕊",空負(fù)了這芳心的"千重似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