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楊慎《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cè)—呂渭老《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張孜《雪詩》。
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關(guān)山多雨雪,風(fēng)水損毛衣—李遠《詠雁》。
卷峭寒萬里,平沙飛雪—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攜籮驅(qū)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范成大《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松雪飄寒,嶺云吹凍,紅破數(shù)椒春淺—周密《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蔡琰《悲憤詩》。
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杜甫《悲青坂》。
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記玉關(guān)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guān)踏雪事清游》。
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fā)寒梢凍蕊—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歲暮百草零,疾風(fēng)高岡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李頎《少室雪晴送王寧》。
酒酣應(yīng)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云飛—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范云《效古詩》。
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裘—李商隱《陳后宮》。
寒氣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李商隱《對雪二首》。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柳宗元《早梅》。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李白《冬日歸舊山》。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白居易《村居苦寒》。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戎昱《桂州臘夜》。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曹雪芹《詠紅梅花得“梅”字》。
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北風(fēng)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闊—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大雪北風(fēng)催,家家貧白屋—《薛寶釵·雪竹》。
野客預(yù)知農(nóng)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復(fù)古《除夜》。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白雪關(guān)山遠,黃云海戍迷—李白《紫騮馬》。
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晁沖之《漢宮春·梅》。
春近寒雖轉(zhuǎn),梅舒雪尚飄—陰鏗《雪里梅花詩》。
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被疏梅料理成風(fēng)月—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李商隱《幽居冬暮》。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劉基《北風(fēng)行》。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納蘭性德《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
散關(guān)三尺雪,回夢舊鴛機—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guān)遇雪》。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32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