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先秦
作者:莊周
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
,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
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注釋譯文譯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
《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
再說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
蟬與雀譏笑它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
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
商湯詢問名叫棘的大夫就是這樣的
所以
,那些才智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一鄉(xiāng)群眾,道德合乎一國之君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自己很得意,其實如同斥鷃一樣(所見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注釋
(1)冥:通假“溟”
,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2)鯤(kūn):傳說中的大魚
。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表推測。(3)鵬:本為古“鳳”字
,這里指傳說中的大鳥。(4)怒:奮起的樣子,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
,邊際。(6)海運:海動
。古有“六月海動”之說。海運之時必有大風,因此大鵬可以乘風南行。徙:遷移。(7)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8)《齊諧》:書名
。出于齊國,多載詼諧怪異之事,故名“齊諧”(9)志怪:記載怪異的事物。志
(10)水擊:指鵬鳥的翅膀拍擊水面。擊:拍打
(11)摶(tuán):回旋而上
。一作“搏”(bó),拍。扶搖:一種旋風,又名飆,由地面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九,表虛數(shù),不是實指。(12)去:離
,這里指離開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鵬飛行六個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說息為大風,大鵬乘著六月間的大風飛往南冥。以:憑借。息:風。(13)野馬:指游動的霧氣。古人認為:春天萬物生機萌發(fā)
,大地之上游氣奔涌如野馬一般。(14)塵埃:揚在空中的土叫“塵”,細碎的塵粒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15)生物: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息:這里指有生命的東西呼吸所產(chǎn)生的氣息
。 相:互相。吹:吹拂。(16)蒼蒼:深藍
(17)覆:傾倒
(18)芥:小草
(19)斯:則,就
(20)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
(21)莫之夭閼(yāo è):無所滯礙。夭
,挫折。閼,遏制(22)蜩(tiáo):蟬。學鳩:斑鳩之類的小鳥名
(23)決(xuè):疾速的樣子
(24)搶(qiāng):觸,碰
(25) 控:投,落下
(26) 奚以:何以
(27) 適:去,往
(28)三餐:指一日。意思是只需一日之糧
(29)猶:還
(30)宿:這里指一夜。 宿舂糧:即舂宿糧
(31)之:此,這
(32)知(zhì):通“智”
(33)朝菌:一種大芝,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
(34)蟪蛄(huì gū):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35)冥靈:大樹名
(36)根據(jù)前后用語結(jié)構(gòu)的特點
(37) 大椿:傳說中的大樹名
(38)彭祖:傳說中堯的臣子,名鏗
(39)眾人:一般人
(40)湯:商湯
(41)窮發(fā):傳說中極荒遠的不生草木之地。發(fā)
(42)修:長。
(43)太山:即泰山
(44)羊角:一種旋風,回旋向上如羊角狀
(45)絕:穿過
(46)斥鴳(yàn):池沼中的小雀
(47)仞:古代長度單位,周制為八尺
(48)至:極點
(49)小大之辯:小和大的區(qū)別
(50)效:效力
,盡力。官:官職。(51)行(xíng):品行
。比:合。(52)合:使...滿意。而:通“能”
,能夠。征:征服。(53)宋榮子:一名宋钘(jiān)
,宋國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猶然:喜笑的樣子;猶,通“繇”,喜。(54)舉:全
。勸:勉勵。(55)非:責難
,批評。沮(jǔ):沮喪。(56)定:認清
。內(nèi)外:這里分別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莊子看來,自主的精神是內(nèi)在的,榮譽和非難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57)境:界
(58)數(shù)數(shù)(shuò)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
(59)列子:鄭國人
,名叫列御寇,戰(zhàn)國時代思想家。御:駕馭。(60)泠(líng)然:輕妙飄然的樣子
。善:美好的。(61)旬:十天
。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shù)與零數(shù)。(62)致福:求福
。(63)雖:雖然
。待:憑借,依靠。(64)乘:遵循
,憑借。天地:這里指萬物,指整個自然界。正:本;這里指自然的本性。(65)御六氣之辯:駕馭六氣的變化
。御,駕馭、把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辯:通“變”,變化的意思。(66)彼:他
。且:將要。惡(wū):何,什么。(67)至人:莊子認為修養(yǎng)最高的人
(68)神人: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脫于物外的人
(69)圣人:這里指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人
2
吳楚材,吳調(diào)侯 .古文觀止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 :54 .@朱成廣,郭廣福,邊俊田,任偉偉等編者 .(高中新課標)文言文全解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2 :206-209 .作者介紹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
,漢族,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qū)蒙墻寺村)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后因吳起變法楚國發(fā)生內(nèi)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61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