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介之推不言祿

      大道家園 2023-07-11 15:35:24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

      ,祿亦弗及。

      推曰:“獻(xiàn)公之子九人

      ,唯君在矣
      。惠
      、懷無親
      ,外內(nèi)棄之。天未絕晉
      ,必將有主
      。主晉祀者,非君而誰
      ?天實(shí)置之
      ,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
      ?竊人之財(cái),猶謂之盜
      。況貪天之功
      ,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
      ,上賞其奸
      。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誰懟
      ?”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且出怨言
      ,不食其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

      對曰:“言

      ,身之文也。身將隱
      ,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祀[而死

      晉侯求之

      ,不獲
      ,以綿上(地名)為之田。曰:“以志吾過
      ,且旌善人
      。”

      注釋譯文譯文

      (背景接前面的《寺人披見文公》)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

      ,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介之推說:“獻(xiàn)公的兒子有九個,現(xiàn)在惟獨(dú)國君還在(人世)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莨压珱]有親信
      ,(國)內(nèi)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
      ,(所以)必定會有君主
      。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
      ?上天實(shí)際已經(jīng)安排好了的
      ,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rèn)為是自己的貢獻(xiàn)
      ,(這)不是欺騙嗎
      ?偷竊別人的錢財(cái),都說是盜竊
      。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
      ,將其作為自己的貢獻(xiàn)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dāng)做道義
      ,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
      ,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

      他的母親說:“你為什么不也去要求賞賜呢

      ?(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

      回答說:“(既然)斥責(zé)這種行為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后)不應(yīng)吃他的俸祿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

      。身體將要隱居了
      ,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做嗎?(那么我)和你一起隱居

      。”便(一直)隱居到死去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

      ,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
      ,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

      注釋

      晉侯:指晉文公

      ,即重耳。他逃亡在外
      ,在秦國的幫助下回晉繼承君位

      賞:賜有功也。

      從亡者:從文公出亡在外之臣

      ,如狐偃
      、趙衰之屬

      介之推:亦從亡之臣

      。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獻(xiàn)公:重耳之父晉獻(xiàn)公

      、懷:惠公,懷公
      。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
      ,是懷公的父親

      置:立。

      二三子:相當(dāng)于“那幾個人”

      ,指跟隨文公逃亡諸臣
      。子是對人的美稱。

      誣:欺騙

      下義其罪:義,善也

      。言貪天之功
      ,在人為犯法,而下反以為善也

      上賞其奸:奸,偽也

      。言貪天之功在國為偽,而上反以此賜也

      蒙:欺騙

      盍:何不。

      懟(duì):怨恨

      尤:罪過

      文:花紋,裝飾

      。言人之有言
      ,所以文飾其身。

      綿上:地名

      ,在今山西介休縣南
      、沁源縣西北的介山之下。

      田:祭田

      志:記載

      旌:表彰。

      作者介紹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

      ,名明
      。漢族,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zhèn)東衡魚村)人
      。相傳為春秋末期曾任魯國史官
      ,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
      、思想家
      、軍事家
      。晚年雙目失明
      ,相傳著有中國重要的史書巨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和《國語》,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
      、春秋的重要史事
      ,保存了具有很高價(jià)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翔實(shí)
      ,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xué)者的愛好和研討
      。被譽(yù)為“文宗史圣”“經(jīng)臣史祖”
      。孔子
      、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
      。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jīng)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
      ;明封先儒和先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74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桃花運(yùn)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桃花凋謝了
      ,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
      ,仍像點(diǎn)點(diǎn)跳動的火苗。以下是由應(yīng)屆畢業(yè)生簡歷網(wǎng)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桃花的優(yōu)美句子
      ,歡迎參考閱讀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dá)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與王維
      、孟浩然等山水詩人同時出現(xiàn)于盛唐詩壇的
      ,有一群具有北方陽剛氣質(zhì)的豪俠型才士。他們較熱衷于人世間的功名富貴
      ,動輒以公侯卿相自許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
      。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