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蘇舜欽
原文:
予以罪廢,無所歸
。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一日過郡學
噫
注釋譯文譯文
我因獲罪而被貶為庶人,沒有可以去的地方
一天拜訪學宮,向東看到草樹郁郁蔥蔥
,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著水邊雜花修竹掩映的小徑,向東走數(shù)百步,有一塊荒地,方圓約六十尋,三面臨水。小橋的南面更加開闊,旁邊沒有民房,四周林木環(huán)繞遮蔽,詢問年老的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我常常乘著小船
唉
!人本來會受外物影響而感動。情感充塞在內(nèi)心而性情壓抑,一定要借外物來排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為當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jīng)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于沖淡曠遠,不與眾人一道鉆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nèi)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nèi)心的主宰,自認為已經(jīng)超脫了。注釋
滄浪亭
[1]吳中:今江蘇省
[2]租賃
[3]過:拜訪
[4]郡學:蘇州府學宮,舊址在今蘇州市南
,滄浪亭就在其東面,郡國的最高學府。[5]崇阜:高山
[6]并(bàng):通“傍”
[7]杠:獨木橋
[8]錢氏:指吳越王錢镠
[9]孫承祐:吳越王錢俶的小舅子,任節(jié)度使
,鎮(zhèn)守蘇州,在蘇州大建園亭[10]北碕:北邊曲岸上
[11]沖曠:沖淡曠遠,這里既指滄浪亭的空曠遼闊的環(huán)境
,也兼指淡泊曠適的心境[12]閔:同“憫”
,悲憫。[13]尋:長度單位
[14]錙珠:比喻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
作者介紹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
,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82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