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一千年前
,號稱北宋“改革第一人”的王安石不會想到,千百年后,他會因為這樣一首詩而走進大眾的視野。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篇幅短小精悍
,韻律朗朗上口,成為了一千年來孩童詩詞啟蒙的最佳之選。其家喻戶曉之程度與李白的《靜夜思》不相上下。沒有華麗的辭藻來雕刻梅花之形態(tài)
,寥寥幾筆梅花凌雪怒放的傲然之姿盡顯筆端。初讀是詠雪
最初以為這首詩定是王安石年輕時為改革新政,堅守自我所作的詠物抒懷之詩
兩度任相,兩度罷相
寒冬時節(jié)
王安石詠梅詩很多
白玉堂前一樹梅
唯有春風(fēng)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白玉堂前的那棵梅花樹
相較于前一篇不畏旁人眼光
“墻角數(shù)枝梅”不畏嚴(yán)寒,自顧自地開放
主人精心呵護堂前樹,可花開花謝卻無人在意
這梅花有春風(fēng)所愛護,我又有誰人賞識呢
這首詩音韻和諧
其中“白玉堂前一樹梅”出自唐代詩人蔣維翰的《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樹梅
兒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
“為誰零落為誰開”乃是唐代詩人嚴(yán)憚《惜花》中的一句
春光搏扔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
“唯有春風(fēng)最相惜”則是唐代詩人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中的詩句:
水邊楊柳曲塵絲
唯有春風(fēng)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歸來”則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遠》
錦江江上探春回
爭得兒夫似春色
如此看來,這集句詩似乎與今日抄襲文章相差無幾
所謂集句與今日抄襲文章有很大區(qū)別
這首詩每一句都化用了前人的詩,但他推陳出新
王安石化四首原詩折柳送別
,悲春傷秋之詩境,獨創(chuàng)梅花“孤芳自賞”之高潔詩情,不流于世俗卻難免于落寞無奈,詠梅詩境渾然天成。陳正敏在《遁齋閑覽》中曾評價王安石集句詩:荊公集句詩
,雖累數(shù)十韻,皆頃刻而就。詞意相屬,如出諸己,他人極力效之,終不及也殫精竭慮
正如他在《游褒禪山記》中所言,“世之奇?zhèn)?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瑰怪
他的一生波瀾壯闊
來源:微信公眾號“品讀詩詞歌賦”
作者:向小園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95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華古風(fēng)】梅花詩詞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