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5 12:09:18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鑒賞《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鑒賞

      昌言舉進士時

      ,吾始數(shù)歲,未學也
      。憶與群兒戲先府君①側(cè)
      ,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②
      。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
      ,甚狎
      。昌言舉進士
      ,日有名。吾后漸長
      ,亦稍知讀書
      ,學句讀③、屬對④
      、聲律⑤
      ,未成而廢。昌言聞吾廢學
      ,雖不言
      ,察其意,甚恨
      。后十馀年
      ,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
      ,不相聞
      。吾日以壯大,乃能感悔
      ,摧折⑥復學
      。又數(shù)年,游京師
      ,見昌言長安
      ,相與勞苦如平生歡。出文十數(shù)首
      ,昌言甚喜稱善
      。吾晚學無師,雖日為文
      ,中甚自慚
      。及聞昌言說,乃頗自喜

      今十馀年

      ,又來京師,而昌言官兩制⑦
      ,乃為天子出使萬里外強悍不屈之虜庭
      ,建大旆⑧,從騎數(shù)百
      ,送車千乘
      ,出都門,意氣慨然。自思為兒時
      ,見昌言先府君旁
      ,安知其至此?富貴不足怪
      ,吾于昌言獨自有感也
      !大丈夫生不為將,得為使
      ,折沖口舌⑨之間
      ,足矣。

      往年彭任從富公⑩使還

      ,為我言曰:“既出境
      ,宿驛亭,聞介馬{11}數(shù)萬騎馳過
      ,劍槊相摩
      ,終夜有聲,從者怛然{12}失色
      。及明
      ,視道上馬跡,尚心掉不自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狈蔡斔钥湟袊撸啻祟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中國之人不測也
      ,故或至于震懼而失辭,以為夷狄笑
      。嗚呼
      !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13}使冒頓{14}
      ,壯士大馬皆匿不見
      ,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
      ,吾知其無能為也。孟子曰:“說大人
      ,則藐之
      。”況于夷狄
      !請以為贈

      【注】

      ①先府君:猶言“先父”,此處指已死去的父親。府君

      ,漢代稱太守為府君
      ,后來成了子孫對自己父祖的敬稱。②啖(dàn淡)我:給我吃
      。③句讀(dòu逗):斷句
      。④屬對:古義指對對子。⑤聲律:聲韻和格律
      。⑥摧折:猶言“折節(jié)”
      ,指改變過去廢學的行為。⑦兩制:宋代以翰林學士掌內(nèi)制
      ,以知制誥掌外制
      ,并稱“兩制”。當時石昌言任知制誥
      ,因此稱“官兩制”
      。⑧旆(pèi佩):旗幟。⑨折沖口舌:指外交上以善辯而取勝
      。⑩富公:富弼
      ,北宋大臣,曾于慶歷二年(1042)出使契丹
      。{11}介馬:披上戰(zhàn)甲的馬
      。{12}怛(dá達)然:畏懼、驚恐的樣子
      。{13}奉春君:婁敬
      ,因建議劉邦入都關(guān)中有功,賜姓劉
      ,封號奉春君
      。{14}冒頓(mòdú默毒):匈奴單于,姓攣提
      。秦二世元年(前209)殺父頭曼自立
      ,加強內(nèi)部組織,建立軍事政治制度
      ,使匈奴空前強大
      。西漢初年,經(jīng)常騷擾中原的邊地

      本文是一篇贈序

      ,作于嘉祐元年(1056)。石昌言名揚休
      ,眉州人
      ,與蘇洵既是同鄉(xiāng)又是親戚。當時石昌言在京師任刑部員外郎、知制誥
      ,和蘇洵兩人在京城得以相遇
      。后來石昌言將奉命出使北國,慶賀契丹國母生辰
      ,蘇洵于是寫了這篇文章
      ,為他送行。因為蘇洵的父親名序
      ,為避家諱
      ,不稱序而改稱引。

      當時

      ,北宋在北方的強大威脅就是契丹
      ,在數(shù)次征戰(zhàn)失敗以后,北宋王朝長期對它采取輸幣納款的屈辱妥協(xié)政策
      。石昌言出使敵國如何才能不辱使命
      ,保持民族和國家的尊嚴呢?蘇洵于是對他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既要委婉不使對方感到難堪
      ,又要句句實用、中肯

      文章先是從敘舊情聊親誼開始

      ,兩家是鄰居又是親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皬呐匀椑踵⑽摇?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可見關(guān)系的融洽。后來昌言舉進士
      ,離鄉(xiāng)在京做官
      ,兩人不再能經(jīng)常見面,但一直互相關(guān)心
      。在蘇洵“學句讀
      、屬對、聲律
      ,未成而廢”時
      ,“昌言聞吾廢學,雖不言
      ,察其意
      ,甚恨”。這些文字看起來是閑筆
      ,其實是為了說明兩人關(guān)系非常親密,相互之間十分信任,彼此說話可以推心置腹

      接下來

      ,作者水到渠成地引入文章的正題:得知昌言要“為天子出使萬里外強悍不屈之虜廷”,作者鼓勵他“大丈夫生不為將
      ,得為使
      ,折沖口舌之間,足矣”
      ,希望他在外交上取勝回來
      。同時,作者將筆鋒一轉(zhuǎn)
      ,舉古今使臣出使的事為昌言示例
      ,將文章深入一層。

      契丹的騎兵馬隊經(jīng)過

      ,有的人“聞介馬數(shù)萬騎馳過
      ,劍槊相摩,終夜有聲”
      ,嚇得膽戰(zhàn)心驚
      ,“至于震懼而失辭,以為夷狄笑”
      。蘇洵用這些人的懦怯委婉地提醒昌言
      ,決不可像這些人那樣做出有損于國格的事。而西漢奉春君婁敬到匈奴后
      ,經(jīng)過仔細考察
      ,識破了匈奴藏匿壯士、馬匹的奸計
      ,認為是“伏奇兵以爭利”
      ,匈奴不可擊。而劉邦不聽婁敬的勸告
      ,出擊匈奴
      ,結(jié)果被匈奴圍困在平城整整七日,險些丟了性命
      。這個例子又從另一角度建議昌言要謹慎小心
      ,防范契丹的陰謀詭計。

      兩個事例一正一反

      ,從兩個方面向昌言作了囑咐
      。那么,到底該持什么態(tài)度呢
      ?作者最后擲地有聲以孟子的話來激勵昌言:“‘說大人
      ,則藐之
      。’況于夷狄
      !”也就是說
      ,去見的是契丹王,更可以藐視他們
      ,不要為契丹的虛張聲勢所嚇倒
      ,要長自己的志氣和威風,要敢于“折沖口舌之間”
      ,奪取外交上的勝利
      。蘇洵的這番贈言,在當時無疑是很有見地的
      ,表現(xiàn)了不畏強暴
      、大義凜然的愛國主義精神。

      總的來說

      ,文章的前半部分
      ,行文如兄弟相對促膝談心,情真意摯
      ,真切動人
      。后半部分列舉史實,分條剖析
      。結(jié)尾處慷慨激昂
      ,正氣凜然,全文情理兼勝
      ,文質(zhì)俱佳

      后人評論

      劉大槐評說此文:“波瀾跌宕,極為老成

      ,句調(diào)聲響
      ,中寂合節(jié),幾并昌黎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蘇洵的代表作及賞析蘇洵,字明允號老泉

      ,是北宋著名文學家
      。他擅長散文,尤其擅長政論文
      ,議論明暢
      ,有《嘉佑集》傳世,代表作有《九日和韓魏公》

      《九日和韓魏公》

      晚歲登門最不才

      ,蕭蕭華發(fā)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

      ,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
      ,自把新詩百遍開。

      意思是:我四十八歲

      ,年近半百
      ,才成為您的座上客,最為不才
      。自已的那“蕭蕭華發(fā)”同宴上的閃閃金罍相映襯
      。韓丞相好賢可自己官卑位低不配這種禮遇,多年來清閑無事陪伴諸位儒生老于太常寺
      。從二十七歲開始
      ,發(fā)奮苦讀,希望有用于世
      ,卻多次科考不第

      后來,雖 然名動京師

      ,卻沉淪下僚
      ,無法一展抱負,每次佳節(jié)均 在愁里度過
      。曾有的雄心壯志也只有在醉時才略有顯露
      。 冒雨晚歸而感寒意,難以入睡
      。韓琦詩中那種久居高位
      、 賓朋滿座的富貴氣,使蘇洵更感到自己“閑伴諸儒”的 窮窘
      ;韓琦志滿意得之余的淡淡閑愁
      ,更激起了蘇洵壯 志不酬的深沉哀怨。

      擴展資料

      1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出自宋·蘇洵《心術(shù)》。

      ,崩塌
      。即使是泰山崩塌在眼前,大丈夫的臉色也不會改變

      2

      、 有功而賞
      ,有罪而罰。

      出自宋·蘇洵《上皇帝書》

      強調(diào)了賞罰必須分明

      ,這樣才能更好地激勵人們行善,保證社會的安定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對于建立了功勞的人就應給予其獎賞,而對于有了過錯或罪行的人就應對其進行懲罰

      3

      、利之所在,天下趨之

      出自宋·蘇洵《上皇帝書》

      利益存在的地方,天下的人都會爭相前往投奔

      。有了利益
      ,才能有基本的物質(zhì)條件,百姓才能生存下去

      利益實現(xiàn)了累積

      ,百姓才能求得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富裕
      。百姓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利益
      ,因此,他們就會趨利而動
      ,隨利而行

      求唐宋八大家的名篇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
      、三蘇(蘇洵、蘇軾
      、蘇轍)
      、王安石、曾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院営洖椤叭K韓柳王曾歐”。
      下面選的都是他們的散文
      ,沒有詩詞

      韓愈:《師說》《劉子厚墓志銘》《祭鱷魚文》《伯夷頌》《答李翊書》《送李愿歸盤古序》《荊潭唱和詩序》《送孟東野序》《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送董邵南序》《祭十二郎文》《送區(qū)冊序》《毛穎傳》《送窮文》《與陳給事書》《答劉正夫書》《答尉遲生書》《進學解》《宮市》《送高閑上人序》
      柳宗元:《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始得西山宴游記》《永州龍興寺東丘記》《游黃溪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送寧國范明府詩序》《送薛存義之任序》《愚溪詩序》《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木假山記》《名二子說》《張益州畫像記》
      蘇軾:《喜雨亭記》《放鶴亭記》《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石鐘山記》《記承天寺夜游》《方山子傳》《超然臺記》《游沙湖》《潮州韓文公廟碑》《游白水書付過》《答謝民師書》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武昌九曲亭記》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讀孟嘗君傳》《傷仲永》《祭歐陽文忠公文》《同學一首別子固》
      曾鞏:《墨池記》《寄歐陽舍人書》《齊州北水門記》《醒心亭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秋聲賦》《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讀李翱文》《送楊置序》《梅圣俞詩集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16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
      ,——熱情的手,顫抖地摸索著戀愛
      ,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