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后漢書《公孫述傳》譯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15 22:53:49

    公孫述傳

    【題解】

    公孫述

    ,字子陽,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縣)人
    。西漢末
    ,以父官蔭郎,補(bǔ)清水(在今甘肅省境內(nèi))縣長。公孫述熟練吏事,治下奸盜絕跡
    ,由是聞名。王莽篡漢,公孫述受任為江卒正(即蜀郡太守)
    。王莽末年,天下紛擾
    ,群雄競起
    ,公孫述遂自稱輔漢將軍兼領(lǐng)益州牧,不久后稱帝
    ,號(hào)“成家”
    ,自稱“白帝”。建武十二年
    ,劉秀派大司馬吳漢征討
    ,攻破成都,盡誅公孫氏
    。計(jì)公孫述割據(jù)益州稱帝
    ,凡十二年。

    【原文】

    公孫述字子陽

    ,扶風(fēng)茂陵人也
    。哀帝時(shí),以父任為郎
    ,后父仁為河南都尉
    ,而述補(bǔ)清水長。仁以述年少
    ,遣門下掾隨之官
    ,月余,掾辭歸
    ,白仁曰:“述非待教者也
    。”后太守以其能
    ,使兼攝五具
    ,政事修理,奸盜不發(fā)
    ,郡中謂有鬼神
    。王莽天鳳中,為導(dǎo)江卒正
    ,居臨邛
    ,復(fù)有能名。

    及更始立

    ,豪杰各起其縣以應(yīng)漢
    ,南陽人宗成自稱“虎牙將軍”,入略漢中。又商人王岑亦起兵于雒縣
    ,自稱“定漢將軍”
    ,殺王莽庸部牧以應(yīng)成,眾合數(shù)萬人
    。述聞之
    ,遣使迎成等。成等至成都
    ,虜掠暴橫
    。述意惡之,召縣中豪桀謂曰:“天下同苦新室
    ,思劉氏久矣
    ,故聞漢將軍到,馳迎道路
    。今百姓無辜而婦子系獲
    ,室屋燒燔,此寇賊
    ,非義兵也
    。吾欲保郡自守
    ,以待真主
    。諸卿欲并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焙黎睿ń埽┙赃殿^曰:“愿效死?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笔鲇谑鞘谷嗽p稱漢使者自東方來
    ,假述輔漢將軍、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綬
    。乃選精兵千余人
    ,西擊成等。比至成都
    ,眾數(shù)千人
    ,遂攻成,大破之
    。成將垣副殺成
    ,以其眾降。

    【譯文】

    公孫述

    ,字子陽
    ,扶風(fēng)茂陵人
    ,哀帝時(shí),因?yàn)楦赣H有功而被任為郎
    。后來父公孫仁為河南都尉
    ,公孫述就補(bǔ)為清水縣長。公孫仁以公孫述年少
    ,派遣門下掾吏隨他到任
    。月余,掾吏辭歸
    ,向公孫仁說:“公孫述不是等待教導(dǎo)的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焙髞硖匾怨珜O述有能力
    ,使他兼攝五縣,結(jié)果這五個(gè)縣政事修明
    ,奸盜不再發(fā)生了
    ,郡中說有了鬼神。王莽天鳳車間
    ,公孫述為導(dǎo)江卒正
    ,住在臨邛,也享有能干的名聲

    等到更始帝即位

    ,豪杰們各在所在的縣起兵響應(yīng),南陽人宗成自稱“虎牙將軍”
    ,侵入漢中
    。又有商人王岑也起兵于雒縣,自稱“定漢將軍”
    ,殺了王莽庸部牧以響應(yīng)宗成
    ,眾合數(shù)萬人。公孫述聽說
    ,就派遣使者迎接宗成等
    。宗成等到成都,擄掠暴虐
    。公孫述很厭惡
    ,于是召集縣中豪杰對(duì)他們說:“天下同苦于王莽新室,思想劉氏很久了
    ,所以一聽到漢將軍到
    ,我就派人去迎接。現(xiàn)在百姓無辜而婦女兒童都成了俘虜
    ,百姓的家室房屋都遭焚燒
    ,這是寇賊
    ,不是義兵。我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ぷ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以等待真正的主子。你們愿意同我一起干的請留下
    ,不愿意的可以走
    。”豪杰們都叩頭說:“愿效死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惫珜O述于是使人詐稱漢使者從東方來了,給了公孫述暫時(shí)代理輔漢將軍
    、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綬
    。就選精兵千余人,向西攻擊宗成等人
    。等到達(dá)成都
    ,發(fā)展到數(shù)千人,于是對(duì)宗成發(fā)起攻擊
    ,大破宗成
    。宗成部將垣副殺了宗成,率眾向公孫述投降

    【原文】

    二年秋

    ,更始遣柱功侯李寶、益州刺史張忠
    ,將兵萬余人徇蜀
    、漢。述恃其地險(xiǎn)眾附
    ,有自立志
    ,乃使其弟恢于綿竹擊寶、忠
    ,大破走之
    。由是威震益部。功曹李熊說述曰:“方今四海波蕩
    ,匹夫橫議
    。將軍割據(jù)千里,地什[1]湯
    、武
    ,若奮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業(yè)成矣
    。宜改名號(hào)
    ,以鎮(zhèn)百姓
    。”述曰:“吾亦慮之
    ,公言起我意
    。”于是自立為蜀王
    ,都成都

    蜀地肥饒,兵力精強(qiáng)

    ,遠(yuǎn)方士庶多往歸之
    ,邛、笮君長皆來貢獻(xiàn)
    。李熊復(fù)說述曰:“今山東[2]饑饉
    ,人庶相食;兵所屠滅
    ,城邑丘墟
    。蜀地沃野千里
    ,土壤膏腴
    ,果實(shí)所生,無谷而飽
    。女工之業(yè)
    ,覆衣天下。名材竹干
    ,器構(gòu)之饒
    ,不可勝用,又有魚
    、鹽
    、銅、銀之利
    ,浮水轉(zhuǎn)漕之便
    。北據(jù)漢中,杜褒
    、斜[3]之險(xiǎn)
    ;東守巴郡,拒捍關(guān)之口
    ;地方數(shù)千里
    ,戰(zhàn)士不下百萬。見利則出兵而略地
    ,無利則堅(jiān)守而力農(nóng)
    。東下漢水以窺秦地
    ,南順江流以震荊、楊(揚(yáng))
    。所謂用天因地
    ,成功之資。今君王之聲
    ,聞?dòng)谔煜?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而名?hào)未定,志士孤疑
    ,宜即大位
    ,使遠(yuǎn)人有所依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述曰:“帝王有命

    ,吾何足以當(dāng)之?”熊曰:“天命無常
    ,百姓與能
    。能者當(dāng)之,王何疑焉
    !”述夢有人語之曰:“八厶子系
    ,十二為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X
    ,謂其妻曰:“雖貴而祚短,若何
    ?”妻對(duì)曰:“朝聞道
    ,夕死尚可,況十二乎
    !”會(huì)有龍出其府殿中
    ,夜有光耀,述以為符瑞
    ,因刻其掌
    ,文(紋)曰“公孫帝”。建武元年四月
    ,遂自立為天子
    ,號(hào)成家,色尚白
    。建元曰龍興元年
    。以李熊為大司徒,以其弟光為大司馬
    ,恢為大司空
    。改益州為司隸校尉
    ,蜀郡為成都尹。

    【注釋】

    [1]什:十倍于

    [2]山東:崤山以東

    [3]褒、斜:即褒斜道

    。在秦嶺山脈中
    ,貫穿關(guān)中平原與漢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
    ,北口曰斜

    【譯文】

    二年秋,更始帝遣柱功侯李寶

    、益州刺史張忠
    ,率領(lǐng)兵眾萬余人侵掠蜀地、漢中
    。公孫述依靠蜀地地勢險(xiǎn)要
    ,民眾歸附,有自立為王的想法
    ,就派他弟弟公孫恢
    ,在綿竹攻擊李寶、張忠
    ,大破李寶
    、張忠并將他們趕走
    。由此以后公孫述威震益州
    。功曹李熊對(duì)公孫述說:“現(xiàn)在四海洶涌不安,平民百姓肆意議論
    。將軍割據(jù)千里
    ,地方十倍于過去的湯武,如能奮威德以投合天時(shí)
    ,就可以成就霸王的事業(yè)了
    。應(yīng)改名號(hào),以鎮(zhèn)撫百姓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惫珜O述說:“我也考慮過,你的話啟發(fā)了我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谑亲粤槭裢酰ǘ荚诔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蜀地肥沃富饒

    ,兵力精強(qiáng)
    ,遠(yuǎn)方的士民多去歸附,西南的小國邛
    、笮的國王
    ,都來進(jìn)貢。李熊再向公孫述說道:“現(xiàn)在山東(崤山以東)饑饉
    ,人庶相食
    ;遭到兵災(zāi)的屠滅,城邑都成了丘墟
    。蜀地沃野千里
    ,土壤肥沃,果實(shí)所生
    ,雖不耕種也可飽腹
    。女工紡織之業(yè),衣服可以覆蓋天下
    。名貴木材竹子遍地
    ,器械之富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又有魚
    、鹽、銅
    、銀之利
    ,浮水轉(zhuǎn)漕運(yùn)輸之便。北面據(jù)有漢中
    ,阻塞褒
    、斜的險(xiǎn)要關(guān)口;東面扼守巴郡
    ,拒捍關(guān)之口
    ;地方數(shù)千里,戰(zhàn)士不下百萬
    。見到有利時(shí)機(jī)則出兵而擴(kuò)大地盤
    ,無利則堅(jiān)守而從事于農(nóng)業(yè)。東面可下漢水以窺秦地
    ,南面順著江流以震荊
    、揚(yáng)。所謂擁有天時(shí)地利等一切成功的條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你蜀王的聲名
    ,已聞?dòng)谔煜拢?hào)未定,有志之士在狐疑觀望
    。您應(yīng)當(dāng)即大位
    ,使遠(yuǎn)方之人有所依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公孫述說:“帝王是天命所歸

    ,我怎么能承當(dāng)?shù)闷鹉兀俊崩钚苷f:“天命沒有一定的
    ,老百姓歸附能者
    ,能者承當(dāng)起使命,你還懷疑什么呢
    !”后來
    ,公孫述夢見有人對(duì)他說:“八厶子系,十二為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毙褋砗髮?duì)妻子說:“雖然貴極但祚短,如何
    ?”妻說:“古人說
    ,早晨參透了‘大道’,晚上死了也滿足了
    ,何況富貴十二年呢
    !”恰巧有龍出于府殿中,夜間有光芒耀眼
    ,公孫述以為這是符瑞
    ,于是在自己的掌心紋上“公孫帝”三個(gè)字。建武元年(25)四月
    ,就自立為天子
    ,號(hào)“成家”,尚白色
    ,建立年號(hào)為龍興元年
    。以李熊為大司徒,以其弟公孫光為大司馬
    ,公孫恢為大司空。改益州為司隸校尉
    ,蜀郡為成都尹

    【原文】

    越巂任貴亦殺王莽大尹而據(jù)郡降。述遂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guān)

    ,北守南鄭
    ;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據(jù)捍關(guān)
    。于是盡有益州之地

    自更始敗后

    ,光武方事山東,未遑[4]西伐
    。關(guān)中豪桀(杰)呂鮪等往往擁眾以萬數(shù)
    ,莫知所屬,多往歸述
    ,皆拜為將軍
    。遂大作營壘,陳車騎
    ,肄習(xí)戰(zhàn)射
    ,會(huì)聚兵甲數(shù)十萬人,積糧漢中
    ,筑宮南鄭
    。又造十層赤樓帛蘭船。多刻天下牧守印章
    ,備置公卿百官
    。使將軍李育、程烏將數(shù)萬眾出陳倉
    ,與呂鮪徇三輔[5]
    。三年,征西將軍馮異擊鮪
    、育于陳倉
    ,大敗之,鮪
    、育奔漢中

    五年,延岑

    、田戎為漢兵所敗
    ,皆亡入蜀。岑字叔牙
    ,南陽人
    。始起據(jù)漢中,又擁兵關(guān)西
    ,所在破散
    ,走至南陽,略(掠)有數(shù)縣
    。戎
    ,汝南人。初起兵夷陵,轉(zhuǎn)寇郡縣
    ,眾數(shù)萬人
    。岑、戎并與秦豐合
    ,豐俱以女妻之
    。及豐敗,故二人皆降于述
    。述以岑為大司馬
    ,封汝寧王,戎翼江王
    。六年
    ,述遣戎與將軍任滿出江關(guān),下監(jiān)沮
    、夷陵間
    ,招其故眾,因欲取荊州諸郡
    ,竟不能克

    【注釋】

    [4]未遑:沒有空閑。

    [5]三輔:西漢時(shí)本指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

    ,后指這三位官員(京兆尹
    、左馮翊、右扶風(fēng))管轄的地區(qū)(今陜西中部地區(qū))

    【譯文】

    越巂任貴也殺了王莽大尹而占據(jù)其郡以降公孫述

    。公孫述就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guān),北守南鄭
    ;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
    ,東據(jù)捍關(guān)。于是所有益州之地盡歸公孫述所有

    自從更始敗后

    ,光武帝正忙于山東事務(wù),沒有來得及西伐
    。關(guān)中豪杰呂鮪等往往擁有兵眾達(dá)萬
    ,不知?dú)w屬,多往歸公孫述
    ,公孫述都拜他們?yōu)閷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于是大作營壘,車騎列陣
    ,肆習(xí)戰(zhàn)射,會(huì)聚兵甲數(shù)十萬人,在漢中積聚糧食
    ,在南鄭修筑宮殿
    。又造十層赤樓帛蘭船。多刻天下牧守的印章
    ,備置公卿百官
    。使將軍李育、程烏率領(lǐng)數(shù)萬軍眾出陳倉
    ,與呂鮪一起侵犯三輔
    。三年,征西大將軍馮異攻擊呂鮪
    、李育于陳倉
    ,大敗呂鮪、李育
    ,呂鮪
    、李育逃奔漢中。

    五年

    ,延岑
    、田戎被漢兵打敗,延岑
    、田戎等都逃亡入蜀
    。延岑字叔牙,南陽人
    。開始起兵時(shí)據(jù)有漢中
    ,又擁兵關(guān)西,關(guān)西破散了
    ,又逃到南陽
    ,占有數(shù)縣。田戎
    ,汝南人
    ,初起兵于夷陵,轉(zhuǎn)而侵略郡縣
    ,發(fā)展到數(shù)萬人
    。延岑、田戎都與秦豐會(huì)合
    ,秦豐都以女兒嫁給延岑
    、田戎為妻。后來秦豐失敗
    ,延岑
    、田戎都向公孫述投降
    。公孫述以延岑為大司馬,封汝寧王
    ,封田戎為翼江王
    。六年,公孫述派遣田戎與將軍任滿出江關(guān)
    ,下臨沮
    、夷陵間,招其故眾
    ,因而想攻取荊州諸郡
    ,但沒能攻克。

    【原文】

    是時(shí)

    ,述廢銅錢
    ,置鐵官錢,百姓貨幣不行
    。蜀中童謠言曰:“黃牛白腹
    ,五銖當(dāng)復(f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焙檬抡吒`言王莽稱“黃”
    ,述自號(hào)“白”。五銖錢
    ,漢貨也
    ,言天下并還劉氏。述亦好為符命鬼神瑞應(yīng)之事
    ,妄引讖記
    。以為孔子作《春秋》,為赤制而斷十二公
    ,明漢至平帝十二代
    ,歷數(shù)盡也,一姓不得再受命
    。又引《錄運(yùn)法》曰:“廢昌帝
    ,立公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独ǖ叵蟆吩唬骸暗圮庌@受命
    ,公孫氏握?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对衿酢吩唬骸拔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乙卯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敝^西方太守而乙絕卯金也
    。五德之運(yùn)
    ,黃承赤而白繼黃,金據(jù)西方為白德
    ,而代王氏
    ,得其正序
    。又自言手文有奇
    ,及得龍興之瑞。數(shù)移書中國
    ,冀以感動(dòng)眾心
    。帝患之,乃與述書曰:“圖讖言‘公孫’
    ,即宣帝也
    。‘代漢者當(dāng)涂高’
    ,君豈高之身邪
    ?乃復(fù)以掌文為瑞,王莽何足效乎
    !君非吾賊臣亂子
    ,倉卒時(shí)人皆欲為君事耳,何足數(shù)也
    。君日月已逝
    ,妻子弱小,當(dāng)早為定計(jì)
    ,可以無憂
    。天下神器,不可力爭
    ,宜留三思
    。”署曰“公孫皇帝”
    。述不答

    【譯文】

    這時(shí),公孫述廢除銅錢

    ,置鐵官以鑄錢
    ,百姓手中的貨幣不能流通。蜀中童謠說:“黃牛白腹
    ,五銖當(dāng)復(fù)
    。”好事的人們竊竊私語說王莽稱“黃”
    ,公孫述自號(hào)“白”
    ,五銖錢
    ,是漢貨,說天下當(dāng)歸還劉氏
    。公孫述也喜好為符命鬼神瑞應(yīng)的事
    ,荒謬地引用讖記。以為孔子作春秋
    ,為赤制而斷十二公
    ,說明了漢高帝至漢平帝已經(jīng)過十二代,歷數(shù)已完了
    ,一姓不得再受命為帝
    。又引《錄運(yùn)法》說:“廢昌帝,立公孫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独ǖ叵蟆氛f:“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对衿酢氛f:“西太守,乙卯金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闭f西方太守而杜絕卯金劉氏。五德之運(yùn)
    ,黃承赤而白繼黃
    ,金據(jù)西方為白德,而代王氏
    ,得到正統(tǒng)
    。又自己說手紋有奇,得以建元龍興之瑞
    。幾次將這些東西移書中原
    ,希望以此惑動(dòng)眾心。光武帝憂慮
    ,就寫信給公孫述說:“圖讖上講的‘公孫’
    ,就是宣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鷿h的是當(dāng)涂高’
    ,你難道是‘當(dāng)涂高’嗎?你以掌紋為瑞
    ,王莽有什么可以效仿的呢
    !你不是我的亂臣賊子,倉促時(shí)人人都想當(dāng)上皇帝
    ,不足責(zé)備
    。你日月已逝
    ,妻子兒女弱小,應(yīng)當(dāng)早為定計(jì)
    ,可以無憂
    。天子的帝位,是不可力爭的
    ,應(yīng)當(dāng)三思
    。”署名“公孫皇帝”
    。公孫述不作答復(fù)

    【原文】

    明年,隗囂稱臣于述

    。述騎都尉平陵人荊邯見東方將平,兵且西向
    ,說述曰:“兵者
    ,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廢也
    。昔秦失其守
    ,豪桀(杰)并起,漢祖無前人之跡
    ,立錐之地
    ,起于行陣之中,躬自奮擊
    ,兵破身困者數(shù)矣
    。然軍敗復(fù)合,創(chuàng)愈復(fù)戰(zhàn)
    。何則
    ?前死而成功,逾于卻就于滅亡也
    。隗囂遭遇運(yùn)會(huì)
    ,割有雍州,兵強(qiáng)士附
    ,威加山東
    。遇更始政亂,復(fù)失天下
    ,眾庶引領(lǐng)
    ,四方瓦解。囂不及此時(shí)推危乘勝
    ,以爭天命
    ,而退欲為西伯之事
    ,尊師章句,賓友處士
    ,偃武自戈
    ,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文王復(fù)出也
    。令漢帝釋關(guān)隴之憂
    ,專精東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
    ;使西州豪杰咸居心于山東
    ,發(fā)間使,招攜貳[6]
    ,則五分而有其四
    ;若舉兵天水,必至沮潰
    ,天水既定
    ,則九分而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
    ,內(nèi)奉萬乘
    ,外給三軍,百姓愁困
    ,不堪上命
    ,將有王氏自潰之變。臣之愚計(jì)
    ,以為宜及天下之望未絕
    ,豪杰尚可招誘,急以此時(shí)發(fā)國內(nèi)精兵
    ,令田戎據(jù)江陵
    ,臨江南之會(huì),倚巫山之固
    ,筑壘堅(jiān)守
    ,傳檄吳、楚
    ,長沙以南必隨風(fēng)而靡
    。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
    ,天水
    、隴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內(nèi)震搖
    ,冀[7]有大利
    。”

    【注釋】

    [6]招攜貳:招攬安撫有異心的人

    [7]冀:希望

    【譯文】

    第二年,隗囂向公孫述稱臣

    。公孫述的騎都尉平陵人荊邯看到東方將平
    ,漢兵將向西征討,就對(duì)公孫述說:“兵
    ,這是帝王的重要武器
    ,古今都不能廢除的。以前秦失其守
    ,豪杰并起
    。漢高帝起于布衣,沒有前人的業(yè)績
    ,沒有立錐之地
    ,起兵于行伍之中,親自奮擊
    ,隊(duì)伍被打敗自身遭到圍困多次。然而軍敗后又復(fù)合
    ,遭創(chuàng)傷愈合后又投入戰(zhàn)斗
    。這樣看來,在死境中奮斗倒能成功
    ,在空隙中爬行倒靠近滅亡了
    。隗囂遇到了絕好的機(jī)會(huì),割據(jù)了雍州
    ,兵強(qiáng)士附
    ,威加山東。遇更始政亂
    ,又失去了天下
    ,百姓引頸而望,四方趨于瓦解
    。隗囂不在這時(shí)趁著危機(jī)乘勝奮起
    ,以爭天命,而是退身想當(dāng)西伯
    ,尊鄭興等為章句之師
    ,與方望等處士結(jié)為賓友,偃武事息干戈,以自卑之辭事漢
    ,喟然自以為是文王再世
    。這樣就使?jié)h帝消除了關(guān)隴之憂,得以專門精心策劃東伐事宜
    ,四分天下而有其三
    ;使西州的豪杰們都存心于山東,派來歙
    、馬援等為使者
    ,說服王遵、鄭興
    、杜林
    、牛邯等相繼歸順了光武,那么天下五分而漢有其四了
    ;如果在天水舉兵反漢
    ,必遭潰敗,天水既定
    ,則天下九分而漢有其八了
    。陛下以梁州之地,內(nèi)部要奉萬乘之尊
    ,外部要給三軍以給養(yǎng)
    ,擔(dān)子壓在百姓身上,百姓愁困
    ,不堪承受上面的命令
    ,將有像王莽一樣從內(nèi)部崩潰的危險(xiǎn)。我的愚計(jì)
    ,以為應(yīng)當(dāng)趁天下還沒有完全絕望
    ,豪杰還可以招誘的時(shí)機(jī),發(fā)國內(nèi)精兵
    ,命令田戎據(jù)江陵
    ,臨江南人、物會(huì)集之地
    ,倚仗巫山的牢固
    ,筑壘堅(jiān)守,傳檄文到吳
    、楚
    ,長沙以南必隨風(fēng)而降。命令延岑出漢中
    ,定三輔
    ,天水、隴西拱手自服。這樣
    ,海內(nèi)震搖
    ,對(duì)我們大為有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原文】

    述以問群臣

    。博士吳柱曰:“昔武王伐殷,先觀兵孟津
    ,八百諸侯不期同辭
    ,然猶還師以待天命。未聞無左右之助
    ,而欲出師千里之外
    ,以廣封疆者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焙唬骸敖駯|帝無尺土之柄
    ,驅(qū)烏合之眾,跨馬陷敵
    ,所向輒平
    。不亟乘時(shí)與之分功,而坐談武王之說
    ,是效隗囂欲為西伯也
    。”述然邯言
    ,欲悉發(fā)北軍屯士及山東客兵
    ,使延岑、田戎分出兩道
    ,與漢中諸將合兵并勢。蜀人及其弟光以為不宜空國千里之外
    ,決成敗于一舉
    ,固爭之,述乃止
    。延岑
    、田戎亦數(shù)請兵立功,終疑不聽

    述性苛細(xì)

    ,察于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
    ,好改易郡縣官名
    。然少為郎,習(xí)漢家制度,出入法駕
    ,鸞旗旄騎
    ,陳置陛戟,然后輦出房闥[8]
    。又立其兩子為王
    ,食犍為、廣漢各數(shù)縣
    。群臣多諫
    ,以為成敗未可知,戎士暴露
    ,而遽王皇子
    ,示無大志,傷戰(zhàn)士心
    。述不聽
    。唯公孫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

    【注釋】

    [8]房闥:內(nèi)室

    。闥:內(nèi)室小門。

    【譯文】

    公孫述問群臣

    。博士吳柱說:“以前周武王伐殷
    ,先在孟津檢閱部隊(duì),八百諸侯異口同聲擁護(hù)
    ,而武王認(rèn)為時(shí)機(jī)還不成熟
    ,還是還師以等待天命。沒有聽到過無左右之助
    ,而要出師千里之外
    ,以擴(kuò)大地盤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鼻G邯說:“現(xiàn)在的漢帝原來并無尺土的權(quán)柄
    ,驅(qū)烏合之眾,跨馬殺敵
    ,所向披靡
    。不趕快趁現(xiàn)時(shí)與他爭奪天下,而坐談什么武王的說教
    ,這是仿效隗囂想當(dāng)西伯罷了
    。”公孫述同意荊邯意見
    ,準(zhǔn)備將北軍屯士及山東客兵都發(fā)動(dòng)起來
    ,使延岑
    、田戎分兵兩道,與漢中各將領(lǐng)把兵馬勢力合并起來
    。蜀人和他弟弟公孫光以為不應(yīng)當(dāng)空國千里之外
    ,決成敗于一舉,堅(jiān)決爭持
    ,公孫述于是停止
    。延岑、田戎也多次請兵出戰(zhàn)立功
    ,公孫述終于疑惑不聽

    公孫述喜苛求細(xì)枝末節(jié),斤斤計(jì)較小事

    。敢誅殺而不識(shí)大體
    ,喜歡更改郡縣的官名。然而年輕時(shí)做過郎
    ,學(xué)著漢家制度
    ,出入仿效漢天子法駕,鑾旗旄騎
    ,陳置陛戟
    ,然后車駕才出房闥。又立他的二子為王
    ,食犍為
    、廣漢各數(shù)縣。群臣多規(guī)諫
    ,以為成敗還不可知
    ,軍隊(duì)暴露在外,這時(shí)急于封兒子為王
    ,表現(xiàn)出沒有大志
    ,挫傷戰(zhàn)士的心。公孫述不聽
    。只有他公孫一家一姓的能夠當(dāng)官掌權(quán)
    ,由此大臣們都埋怨不迭。

    【原文】

    八年

    ,帝使諸將攻隗囂,述遣李育將萬余人救囂
    。囂敗
    ,并沒其軍,蜀地聞之恐動(dòng)
    。述懼
    ,欲安眾心
    。成都郭外有秦時(shí)舊倉,述改名白帝倉
    ,自王莽以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铡J黾丛p使人言白帝倉出谷如山陵
    ,百姓空市里往觀之
    。述乃大會(huì)群臣,問曰:“白帝倉竟出谷乎
    ?”皆對(duì)言“無”
    。述曰:“訛言不可信,道隗王破者復(fù)如此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倍矶鴩虒⑼踉担鲆詾閷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明年

    ,使元與領(lǐng)軍環(huán)安拒河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滿
    、南郡太守程汎將兵下江關(guān)
    ,破威虜將軍馮駿等,拔巫及夷陵
    、夷道
    ,因據(jù)荊門[9]。

    十一年

    ,征南大將軍岑彭攻之
    ,滿等大敗,述將王政斬滿首降于彭
    。田戎走保江州
    。城邑皆開門降。彭遂長驅(qū)至武陽
    。帝及與述書
    ,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
    。述省書嘆息
    ,以示所親太常常少、光祿勛張隆
    。隆
    、少皆勸降。述曰:“廢興命也
    。豈有降天子哉
    !”左右莫敢復(fù)言
    。中郎將來歙急攻王元、環(huán)安
    ,安使刺客殺歙
    ,述復(fù)令刺殺岑彭。

    【注釋】

    [9]荊門:即荊門山

    ,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長江南岸,非今湖北荊門市之荊門

    【譯文】

    八年

    ,光武帝使諸將進(jìn)攻隗囂,公孫述派遣李育率領(lǐng)萬余人救隗囂
    。隗囂失敗
    ,李育也全軍覆沒。蜀地聽到消息驚恐震動(dòng)
    。公孫述害怕
    ,想安定眾心。成都郭外有秦時(shí)舊倉
    ,公孫述將其改名為白帝倉
    ,自王莽以來常常空著
    。公孫述便使人詐稱白帝倉出谷如山陵一般
    ,百姓傾城空市前往觀看。公孫述于是大會(huì)群臣
    ,問道:“白帝倉竟然出了谷嗎
    ?”群臣都說:“沒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惫珜O述道:“訛言不可信
    ,傳言隗囂已破滅也是一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辈痪泌髧痰牟繉⑼踉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公孫述以王元為將軍。

    明年

    ,使王元與領(lǐng)軍環(huán)安拒守河池
    ,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汛率軍下江關(guān)
    ,攻破漢威虜將軍馮駿等
    ,攻占巫及夷陵、夷道
    ,因而據(jù)守荊門

    十一年,征南大將軍岑彭發(fā)起進(jìn)攻

    ,任滿等大敗
    ,公孫述將領(lǐng)王政斬任滿首級(jí)向岑彭投降。田戎走保江州
    。各城邑都開門向岑彭投降
    ,岑彭就長驅(qū)到達(dá)武陽。光武帝就寫信給公孫述
    ,陳述禍福
    ,以表明君無戲言。公孫述看信省悟嘆息
    ,給親信太常常少
    、光祿勛張隆看。張隆
    、常少都勸公孫述投降
    。公孫述說:“興與廢都是命運(yùn)。哪里有投降的天子呢
    !”左右的人就不敢再講話了
    。漢中郎將來歙急攻王元、環(huán)安
    ,環(huán)安派刺客殺了來歙
    ,公孫述又命刺客刺殺了岑彭。

    【原文】

    十二年

    ,述弟恢及子婿史興并為大司馬吳漢
    、輔威將軍臧宮所破,戰(zhàn)死
    。自是將帥恐懼
    ,日夜離叛,述雖誅滅其家
    ,猶不能禁
    。帝必欲降之,乃下詔喻述曰:“往年詔書比下
    ,開示恩信
    ,勿以來歙、岑彭受害自疑
    。今以時(shí)自詣
    ,則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
    ,委肉虎口
    ,痛哉奈何
    !將帥疲倦,吏士思?xì)w,不樂久相屯守,詔書手記
    ,不可數(shù)得,朕不食言
    。”述終無降意

    九月

    ,吳漢又破斬其大司徒謝豐、執(zhí)金吾袁吉
    ,漢兵遂守成都
    。述謂延岑曰:“事當(dāng)奈何!”岑曰:“男兒當(dāng)死中求生
    ,可坐窮乎
    !財(cái)物易聚耳,不宜有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笔瞿讼ど⒔鸩几宜朗课迩в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以配岑于市橋
    ,偽建旗幟,鳴鼓挑戰(zhàn)
    ,而潛遣奇兵出吳漢軍后
    ,襲擊破漢。漢墮水
    ,緣馬尾得出

    十一月,臧宮軍至咸門

    。述視占書
    ,云“虜死城下”,大喜
    ,謂漢等當(dāng)之
    。乃自將數(shù)萬人攻漢,使延岑拒宮
    。大戰(zhàn)
    ,岑三合三勝。自旦及日中,軍士不得食
    ,并疲
    ,漢因令壯士突之,述兵大亂
    ,被刺洞胸
    ,墮馬。左右輿入城
    。述以兵屬延岑,其夜死
    。明旦
    ,岑降吳漢。乃夷述妻子
    ,盡滅公孫氏
    ,并族延岑。遂放兵大掠
    ,焚述宮室
    。帝聞之怒,以譴漢
    。又讓漢副將劉尚曰:“城降三日
    ,吏人從服,孩兒老母
    ,口以萬數(shù)
    ,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
    !尚宗室子孫
    ,嘗更吏職,何忍行此
    ?仰視天
    ,俯視地,觀放麑啜羹[10]
    ,二者孰仁
    ?良失斬將吊人之義也!”

    【注釋】

    [10]放麑:語出《呂氏春秋·察今》:孟孫氏打獵得到一只幼鹿

    ,派秦西巴帶回去烹了它
    。母鹿跟著秦西巴叫喚。秦西巴不忍心
    ,就放了小鹿
    。孟孫氏回來后,問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說:“母鹿跟在后面啼叫
    ,我實(shí)在不忍心
    ,就私自放走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泵蠈O氏很生氣
    ,把秦西巴趕走了。過了一年
    ,又把他召回來
    ,讓他擔(dān)任兒子的老師。左右的人說:“秦西巴對(duì)您有罪
    ,現(xiàn)在卻讓他擔(dān)任您兒子的老師
    ,這是為什么?”孟孫氏說:“他對(duì)一只小鹿都不忍心傷害
    ,又何況對(duì)人呢
    ?”啜羹:春秋時(shí)魏將樂羊率兵攻中山,其子在中山
    ,群臣誣告樂羊通敵
    。中山國君殺了他的兒子,煮成肉羹送給他
    。樂羊?yàn)楸碇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就吃下了肉羹,故稱“啜羹”

    【譯文】

    十二年

    ,公孫述的弟弟公孫恢和子婿史興都被大司馬吳漢、輔威將軍臧宮所攻破
    ,戰(zhàn)死
    。從此將帥恐懼,日夜離叛
    ,公孫述雖然殺其全家
    ,還是不能禁止。光武帝必欲公孫述投降
    ,就下詔書曉喻公孫述道:“往年詔書頻下
    ,開導(dǎo)并示以恩信,不要以來歙
    、岑彭受害而自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在只要如期歸降,就可保證家族完全
    ;假使迷惑不悟
    ,那等于把肉送進(jìn)虎口
    ,可痛又有什么辦法呢!你的將帥疲倦
    ,吏士們都想回家
    ,不愿意繼續(xù)屯守下去,詔書手記
    ,不可數(shù)得
    ,我是不食言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惫珜O述終無降意

    九月,吳漢又破斬其大司徒謝豐

    、執(zhí)金吾袁吉
    ,漢兵進(jìn)駐成都。公孫述對(duì)延岑說:“現(xiàn)在怎么辦呢
    ?”岑說:“男兒應(yīng)當(dāng)在死中求生,怎能坐著等死呢
    !財(cái)物是容易聚斂的
    ,不應(yīng)當(dāng)吝惜?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惫珜O述就將金帛全數(shù)拿出來
    ,募得敢死隊(duì)五千多人,在市橋以配合延岑
    ,假裝建立旗幟
    ,鳴鼓挑戰(zhàn),暗地里卻派遣奇兵繞到吳漢軍后面
    ,襲擊攻破吳漢軍
    。吳漢墜落水中,抓著馬尾巴得以出水
    。十一月
    ,臧宮軍到咸門。公孫述看到占卦上說“虜死城下”
    ,大喜
    ,認(rèn)為吳漢等當(dāng)死城下。于是親自率領(lǐng)數(shù)萬人攻吳漢
    ,使延岑抵御臧宮
    。大戰(zhàn),延岑三合三勝
    。從清晨到日中
    ,軍士吃不到糧食,都很疲乏,吳漢命令壯士突擊
    ,公孫述兵士大亂
    ,公孫述胸部中槍墜落馬下。左右以車將公孫述救入城內(nèi)
    。公孫述把兵交延岑
    ,晚上就死了。次日晨
    ,延岑向吳漢投降
    。吳漢就殺了公孫述妻子,把公孫氏全都?xì)⒈M
    ,并把延岑全族都?xì)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又縱兵大掠,焚燒公孫述宮室

    光武帝聽到非常惱怒

    ,寫信譴責(zé)吳漢。又責(zé)讓吳漢的副將劉尚說:“城降三日
    ,吏人都服從
    ,孩兒老母,有萬數(shù)人口
    ,一旦縱兵放火
    ,聽到了都叫人酸鼻!你劉尚的宗室子孫
    ,也曾經(jīng)歷過吏職
    ,怎么忍心做這種事?仰視天
    ,俯視地
    ,看看秦西巴放幼鹿與樂羊啜子之羹,哪一個(gè)更仁慈呢
    ?你們這樣做
    ,不就失去斬將而慰問其百姓的道義了嗎?”

    【原文】

    ,常少
    、張隆勸述降,不從
    ,并以憂死
    。帝下詔追贈(zèng)少為太常,隆為光祿勛
    ,以禮改葬之
    。其忠節(jié)志義之士
    ,并蒙旌顯。程烏
    、李育以有才干
    ,皆擢用之。于是西土咸悅
    ,莫不歸心焉

    論曰:昔趙佗自王番禺,公孫亦竊帝蜀漢

    ,推其無他功能
    ,而至于后亡者,將以地邊處遠(yuǎn)
    ,非王化之所先乎
    ?述雖為漢吏,無所馮資
    ,徒以文俗自憙
    ,逐能集其志計(jì)。道未足而意有余
    ,不能因隙立功
    ,以會(huì)時(shí)變,方乃坐飾邊幅
    ,以高深自安,昔吳起所以慚魏侯也
    。及其謝臣屬
    ,審廢興之命,與夫泥首銜玉[11]者異日談也
    。贊曰:公孫習(xí)吏
    ,隗王得士。漢命已還
    ,二隅方跱
    。天數(shù)有違,江山難恃

    【注釋】

    [11]泥首:以泥涂首

    ,表示自辱服罪。后指頓首至地
    。銜玉:也作銜璧
    。璧為祭祀禮器,古代國君奉璧歸人
    ,以表示投降
    。故后稱國君投降為“銜璧”

    【譯文】

    當(dāng)初,常少

    、張隆勸公孫述降漢
    ,公孫述不從,常少與張隆都憂郁而死
    。光武下詔書追贈(zèng)常少為太常
    ,張隆為光祿勛,以太常和光祿勛的禮儀改葬他倆
    。凡是忠節(jié)志義的人士
    ,都受到了表彰和顯揚(yáng)。程烏
    、李育因有才干
    ,都提拔使用。于是西土的人都感到高興
    ,沒有不歸心的

    史家評(píng)論道:以前趙佗因漢初天下未定自立為南越王,公孫述也竊取帝位于蜀漢

    ,推想他沒有別的能耐
    ,而到最后才滅亡,難道是由于地處邊遠(yuǎn)
    ,因得以茍安于一隅嗎
    ?公孫述雖為漢吏,并沒有什么大的資本
    ,徒以文俗自喜
    ,就能實(shí)現(xiàn)他的志愿和計(jì)謀。道不足而意有余
    ,不能乘隙立功
    ,以觀時(shí)變,而是坐守邊疆
    ,以高深自安
    ,這就和以前魏侯欣喜于河山之固,吳起對(duì)他說“國家鞏固在德不在險(xiǎn)”一樣的啊
    。等到他謝絕臣屬的進(jìn)諫
    ,堅(jiān)持興廢是命運(yùn)而不肯投降,與孫皓泥首面縛歸降王濬
    ,許男面縛銜璧而見楚王
    ,就不可同日而語了。贊論說:公孫述熟悉吏事
    ,隗囂曾經(jīng)得到士人的擁戴
    。天命已經(jīng)回歸到漢室
    ,在兩個(gè)角落里還企圖與漢室對(duì)立。天命難違
    ,山河的險(xiǎn)阻不足以依仗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23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
    ,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但這是徒然的
    ,雖有十只手也無濟(jì)于事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