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政篇
親政篇
明·王鏊
【題解】
本文是王鏊在明世宗即位之后所作的一篇答謝世宗慰問的信。親政
,即皇帝直接了解下情、親自執(zhí)政的意思。明代中期后的皇帝大多昏庸無能,朝綱淪失,大權(quán)旁落,尤以明武宗為甚【原文】
《易》之《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
【注釋】
[26]閼(è):堵塞
[27]視朝:皇帝上朝接見臣屬
[28]鴻臚:掌管禮儀的官員
【譯文】
《周易》的《泰》卦稱:“君臣之間互相交流意見
【原文】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
,莫若復(fù)古內(nèi)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29],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30],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nèi)為內(nèi)朝,亦曰燕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注釋】
[29]庫門:天子宮中最外面的一個門。
[30]路門:天子宮中最里面的一個門
。[31]六百石:漢代的官員品級之一
,為一般官員。二千石以上為高級官員。【譯文】
我個人認(rèn)為
,想要使君臣互相溝通,不如恢復(fù)古代的內(nèi)朝制度。周朝時,天子設(shè)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君主在這里向臣下咨詢并商議朝制;路門之外為治朝,君主在這里舉行每日的朝會;路門之內(nèi)稱為內(nèi)朝,也稱燕朝【原文】
宋時常朝則文德殿
【注釋】
[32]穿靴:唐代臣屬上朝必須穿朝靴。
[33]三垣:古代分周天恒星為三垣二十八宿
【譯文】
宋朝的時候
【原文】
國朝圣節(jié)、正旦
【注釋】
[34]國朝:指本朝
[35]民之無祿:在這里暗喻明孝宗的去世
。這是一種委婉的表達(dá)方式。【譯文】
本朝皇帝壽辰、元旦
、冬至等大朝會,在奉天殿舉行,這就是古代的正朝。而平日皇帝在奉天門設(shè)朝,這就是古代的外朝。然而唯獨缺少內(nèi)朝。其實內(nèi)朝并不是真缺,華蓋、謹(jǐn)身、武英等殿的朝會,難道不是內(nèi)朝的遺制嗎?洪武年間的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揚士奇、楊榮等人,每日侍奉在皇上左右;大臣蹇義【原文】
惟陛下遠(yuǎn)法圣祖,近法孝宗
,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nèi)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臺諫各一員上殿輪對[36];諸司有事咨決,上據(jù)所見決之【注釋】
[36]臺諫:臺官和諫官。臺官指御史臺官員
,諫官指諫議大夫、給事中等。[37]道:同“導(dǎo)”,開導(dǎo)
[38]九重:泛指帝王居室
[39]聰:聽力敏銳
【譯文】
但愿陛下遠(yuǎn)效圣明的先祖
【評析】
本文開篇便引用《易經(jīng)》中的卦辭,提出中心論點:“上下交而其志同”
緊接著
文章一氣呵成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26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