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淺深
知識不足的人
知識淺深
,可比米谷的虛實:穗未成熟的時候,無不豎立;等到有了米谷,穗即下垂。豎立是驕傲,下垂是謙讓。人與知識也是這樣:知識淺薄的時候,人無不昂頸;等到學(xué)問豐富了,反而低首下心。詩曰:才力不高者,
時常賣本領(lǐng)
。根基堅固者
,焉肯弄驕逞。
歐洲古時有所謂“七賢”者
。他們對于一切學(xué)問,無不研求,真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其中一位,名字叫做費李賽底司(Pherecydes),在臨終的時候,對他的摯友笪力斯(Thales)說道:“我已經(jīng)托朋友,在我落葬之后,將我寫作的稿件統(tǒng)統(tǒng)交給你。其他諸賢,倘然見了滿意,請你把它們刊好了。倘然他們不滿意,請你把它們焚毀好了。我稿件中所說的,實在沒有什么特別見解——連我自己都不能十分確定由此可知
,學(xué)問愈高者,愈能謙恭。有人問世界上自古至今最聰智的一位高僧道:“你所知道的是什么?”他答道:“我所知道的是我一無所知。”浮淺者皆自以為是
,皆自作聰明。古語說得好:“初學(xué)三年,天下去得
;再學(xué)三年,寸步難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原載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三日《新中國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40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