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古文觀止·醉翁亭記》譯文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16 21:17:49

    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

    北宋·歐陽修

    【題解】

    本文作于仁宗慶歷六年(1046),歐陽修曾追隨范仲淹進行政治革新

    ,革新失敗后被貶到滁州
    。滁州地處偏遠
    ,交通閉塞
    ,歐陽修雖然仕途失意,但卻能夠寄情山水
    ,與民同樂
    。他在滁州時雖自號“醉翁”,但把這個地區(qū)整頓得吏治清明
    ,百姓安居樂業(yè)
    。他的心思并不是只在山水間,更多的是他把心思都放在了一方百姓身上

    【原文】

    環(huán)滁皆山也[11]

    。其西南諸峰
    ,林壑尤美[1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
    ,漸聞水聲潺潺
    ,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13]
    ,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飲少輒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釋】

    [11]環(huán):環(huán)繞。滁:滁州

    [12]林壑(hè):樹林和山谷

    [13]翼然:指享子四角翹起

    ,像鳥展翅的樣子

    【譯文】

    環(huán)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其中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秀美

    。遠遠看去樹木茂盛
    、幽深秀麗的那座
    ,就是瑯琊山
    。進山步行六七里,漸漸能聽到水緩緩流動的聲音
    ,水從兩座山峰之間流淌而出
    ,這就是釀泉
    。峰巒重疊環(huán)繞
    ,山路蜿蜒曲折,看見泉水的上方有座亭子四角翹起
    、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
    ,這就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誰呢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給亭子取名的人是誰呢
    ?是太守用自己的雅號來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們在這里飲酒
    ,稍微喝一點點就醉了
    ,加上年紀又最大,所以自稱醉翁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喝酒
    ,而在于欣賞山水的美景
    。這游山玩水的樂趣
    ,是領(lǐng)會在心中又寄托在酒中的。

    【原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14]

    ,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15]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
    ,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
    ,而樂亦無窮也。

    【注釋】

    [14]夫:至于

    [15]晦明變化:或暗或明

    ,變化不一

    【譯文】

    太陽升起后樹林里的霧氣消散

    ,到傍晚時分,煙云聚攏
    ,山石洞穴又一片陰暗
    ,這明暗的變化
    ,就是山間的黎明和黃昏
    。春天野花開放發(fā)出清香;夏天樹木枝繁葉茂
    ,投下一片濃密的綠蔭
    ;秋天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冬天溪水滴落
    ,石塊顯露,這就是山間四季的景象
    。清晨進山
    ,傍晚歸來,四季的景象都不同
    ,游玩的樂趣也無窮無盡

    【原文】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前者呼
    ,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16]
    ,往來而不絕者
    ,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17]
    。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
    ,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18]
    ,射者中
    ,弈者勝
    ,觥籌交錯
    ,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發(fā)
    ,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注釋】

    [16]傴僂:彎腰駝背的樣子,指老年人

    。提攜:拉著手領(lǐng)著走
    ,指小孩。

    [17]洌:極清

    ,清醇。

    [18]非絲非竹:絲竹

    ,泛指音樂
    。絲,為弦樂器
    。竹
    ,為管樂器

    【譯文】

    至于那些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

    ,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
    ,后面的人回應(yīng)
    ,老人和小孩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
    ,這是滁州的百姓出游的情形。到溪里邊上捕魚
    ,溪水深而魚兒肥
    ;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而酒色清
    ;各種野味山菜,雜亂地擺在地上
    ,這是太守在舉行宴會
    。宴飲酣暢的樂趣,不在于動聽的音樂
    ,投壺的中了
    ,下棋的勝了
    ,就罰輸?shù)暮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于是酒杯酒籌錯雜地放著,一時坐著
    ,一時站起
    ,大聲喧鬧,這就是賓客們在盡情歡樂啊
    。那個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
    ,醉倒在他們中間的
    ,就是太守。

    【原文】

    已而夕陽在山

    ,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
    ,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19]。醉能同其樂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太守謂誰
    ?廬陵歐陽修也

    【注釋】

    [19]“人知”二句:謂作者為山中人們的快樂而感到快樂。樂其樂

    ,前一“樂”字作動詞用

    【譯文】

    過了不久,太陽即將落山

    ,人影散亂,這時太守回府而賓客們也跟著回去
    。樹林逐漸變得昏暗
    ,鳥鳴聲上上下下響成一片,這是游人離去了
    ,而鳥兒開始歡唱了。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
    ,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
    ;游人只知道跟著太守游山玩水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是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
    。喝醉了
    ,能和大家一起享受這種快樂
    ,酒醒了
    ,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些快樂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誰呢
    ?就是廬陵的歐陽修啊

    【評析】

    本文是歐陽修的傳世之作,寫得極為簡練嫻熟

    ,富詩情畫意
    ,是我國古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文章交代了醉翁亭的環(huán)境位置

    、名稱由來和山間早晚四時的景色變幻,通過對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和樂的社會風(fēng)氣的描寫
    ,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然后寫滁州百姓游覽和太守宴飲的情景
    ,百姓生活得歡樂而恬靜,使自己置身于這種閑適的環(huán)境中
    。進而把山光
    、水色
    、人情、醉態(tài)等景象呈現(xiàn)在同一幅畫卷上

    末尾一段

    ,作者再次圍繞“樂”字展開。鳥之樂
    ,山林之樂,人之樂
    ,太守之樂雖各自敘筆
    ,實則已經(jīng)融為一體了。

    作者雖遭貶謫

    ,卻能在縱情山水中找到快樂,這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由此我們看出
    ,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并非只有做官是最好的選擇
    ,只要以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
    ,那么生活就處處充滿喜悅和希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44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點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
    、行為
    、社會場景,或者用這種無標點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你知道他是誰么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既簡省干凈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
    。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
    ,來到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