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古文觀止·誡兄子嚴敦書》譯文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16 22:33:36

      誡兄子嚴敦書

      誡兄子嚴敦書

      東漢·馬援

      【題解】

      馬援,字文淵

      ,先仕王莽
      ,后歸順光武帝劉秀
      ,歷任隴西太守、伏波將軍
      ,還被封為新息侯。本文選自《后漢書·馬援傳》,是馬援在任伏波將軍率兵鎮(zhèn)壓交趾征側(cè)
      、征貳起義時寫給侄子們的信,信中對兩個侄子好議論人是非
      、結(jié)交輕薄俠客的不良行為
      ,作了諄諄的訓誡。

      【原文】

      援兄子嚴、敦

      ,并喜譏議
      ,而通輕俠客[67]。援前在交趾
      ,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
      ,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議論人長短
      ,妄是非正法[68],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
      ,所以復言者,施衿結(jié)縭[69]
      ,申父母之戒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注釋】

      [66]通輕:通

      ,結(jié)交
      。輕,輕薄

      [67]妄是非:妄

      ,胡亂。是非
      ,討論好壞

      [68]施衿結(jié)縭:衿,帶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r,古代女子出嫁時系的佩巾

      【譯文】

      馬援哥哥的兒子馬嚴

      、馬敦都喜歡譏諷和議論別人,并且還和一些輕薄的俠士結(jié)交
      。馬援以前在交趾的時候
      ,就寫信訓誡他們:“我希望你們聽到別人的過失,如同聽到父母的名字一樣:耳朵可以聽
      ,但嘴不可以說
      。喜歡議論他人長短,妄自褒貶朝廷的法度
      ,這是我最厭惡的
      。我寧死也不愿意聽見自己的子孫有這樣的行為
      。你們知道我對這種行徑有多么的厭惡,我之所以一再強調(diào)
      ,就像女兒出嫁時父母為女兒系上衣帶和佩巾
      ,又訓誡她到夫家不要出差錯一樣,是想讓你們不要忘記而已

      【原文】

      “龍伯高敦厚周慎

      ,口無擇言,謙約節(jié)儉
      ,廉公有威
      。吾愛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俠好義
      ,憂人之憂,樂人之樂
      ,清濁無所失[70]
      。父喪致客,數(shù)郡畢至[71]
      。吾愛之重之
      ,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
      ,猶為謹敕之士
      ,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72]’者也。效季良不得
      ,陷為天下輕薄子
      ,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73]’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
      ,郡將下車輒切齒[74]
      ,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
      ,是以不愿子孫效也。

      【注釋】

      [69]清濁無所失:與人交往

      ,不分善惡
      ,都不疏遠。

      [70]數(shù)郡畢至:數(shù)郡的客人全都趕來了

      [71]鵠:天鵝

      。鶩:野鴨子。此句比喻雖仿效不及
      ,尚不失其大概

      [72]畫虎不成反類狗:比喻弄巧成拙

      [73]下車:指官員初到任。

      【譯文】

      “龍伯高為人敦厚又周到謹慎

      ,嘴里從來不說可以挑剔的話
      ,謙虛節(jié)儉,廉潔公正
      ,待人又不失威嚴
      。我非常喜歡他,敬重他
      ,我希望你們可以向他學習
      。杜季良豪放俠義,把別人的憂愁當做自己的憂愁
      ,把別人的快樂當做自己的快樂
      ,無論他人是何身份他都愿意結(jié)交。為父親辦喪事的時候
      ,數(shù)郡的客人全都趕來了
      。我雖然喜歡他,敬重他
      ,但不希望你們向他學習
      。學習龍伯高不成功,起碼還是謹慎謙虛的人
      ,正所謂‘刻鵠不成
      ,尚類鶩’。而學習杜季良不成功
      ,那你們就會墮落為世上的輕薄子弟
      ,正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
      。如今
      ,杜季良的未來還不可預料,新郡縣官剛上任就已經(jīng)對他咬牙切齒
      ,州郡的官員也對他議論紛紛
      ,我常常為此感到寒心,這就是我不希望子孫向他學習的原因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評析】

      全信開門見山,針對侄子們“并喜譏議

      、通輕俠客”的弊病
      ,馬援沒有直接指斥侄子的毛病,卻以表達期望的方式進行引導
      ,對癥下藥
      ,義正詞嚴地聲明自己的態(tài)度:自己“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
      ,表現(xiàn)了馬援敦厚守法的為人處世原則。

      文章最后寫到馬援對侄子們以“汝曹”相稱

      ,這種非正式的稱呼顯得隨和
      、親切,充分表現(xiàn)了長者對晚輩的無限關切與愛護
      。接著馬援以龍伯高和杜季良兩人為例
      ,用簡括的語言、對照的方式對他們進行了評述
      ,一個“敦厚周謹”
      ,一個“豪俠好義”,暗含教育嚴
      、敦應如何待人之意
      。而后,在講應效何人而不應效何人時
      ,因為涉及教育侄子如何做人的問題
      ,且又牽扯到政治等因素,于是馬援又表現(xiàn)了明確的取舍:多向伯高學習
      ,而不要學習季良

      整封信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飽含了長輩對晚輩的深切關愛和殷切希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45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康熙
      、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你知道他是誰么
      ?藝術(shù)這東西
      ,皇帝推薦、國家認證什么的都沒用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