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
【點睛之筆】
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
,有歌者在楚國郢都吟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之者數(shù)千人”。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早的“流行歌曲”了。【經(jīng)典解讀】
有關(guān)“下里巴人”的記載始見于宋玉的《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遺產(chǎn),一部分保留在古籍之中
,一部分埋藏在地下,還有一部分則流傳在民間。民間文藝之所以得以千古流傳而不絕于世,在于它的傳播形式是人民大眾世代口頭傳承,既可免遭“焚書”之劫,又可避離“文字獄”之難。戰(zhàn)國時期流傳于巴、楚民間的《下里巴人》,便是由古代人傳承下來的原始樂歌,巴人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其歷史可上溯至夏禹時代。巴部族是一個以白虎為圖騰,以部落首領(lǐng)廩(lǐn)君(傳說是白虎的化身)為祖的民族部落,勇猛且善歌舞。公元前一千多年前,武王伐紂,聯(lián)合八百諸侯,其中“巴師勇銳“下里巴人”后來泛指通俗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49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