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三國志·孫策傳》譯文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17 10:10:36

      孫策傳

      孫策傳

      【題解】

      孫策(175—200),字伯符

      ,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
      ,孫堅之嫡長子
      ,孫權(quán)之長兄
      ,東吳政權(quán)的奠定者
      ,《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西楚霸王項羽
      ,故有“小霸王”的美譽。孫堅死后
      ,為繼承父業(yè)
      ,孫策初屈事袁術,后脫離袁術
      ,逐漸統(tǒng)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
      ,不久后身亡
      ,年僅26歲。孫權(quán)稱帝后
      ,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原文】

      策,字伯符

      。堅初興義兵
      ,策將母徙居舒
      ,與周瑜相友
      ,收合士大夫
      ,江淮間人咸向之
      。堅薨,還葬曲阿
      ,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謙深忌策
      。策舅吳景
      ,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
      ,與呂范
      、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shù)百人

      興平元年,從袁術

      。術甚奇之
      ,以堅部曲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jié)安集[1]關東
      ,在壽春以禮辟策
      ,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喬蕤
      、張勛皆傾心敬焉
      。術常嘆曰:“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策騎士有罪
      ,逃入術營,隱于內(nèi)廄
      。策指使人就斬之
      ,訖
      ,詣術謝
      。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
      ,何為謝也
      ?”由是軍中益畏憚之。

      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

      ,已而更用丹楊陳紀
      。后術欲攻徐州
      ,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挡慌c
      ,術大怒。策昔曾詣康,康不見
      ,使主簿接之
      ,策嘗銜恨。術遣策攻康
      ,謂曰:“前錯用陳紀
      ,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
      ,廬江真卿有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辈吖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拔之,術復用其故吏劉勛為太守
      ,策益失望

      【注釋】

      [1]安集:安撫。

      【譯文】

      孫策

      ,字伯符。孫堅當初興義兵
      ,孫策領著母親遷往舒縣居住
      ,與周瑜結(jié)為好友,招納會聚了很多上流社會人物
      ,江淮一帶的人都投奔他
      。孫堅死后
      ,孫策將他歸葬曲阿,自己渡江居住在江都
      。徐州牧陶謙忌恨孫策
      。孫策的舅父吳景,當時任丹楊太守
      ,孫策于是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范
      、孫河一起投靠吳景
      ,并依賴吳景招募得數(shù)百人。

      興平元年(194)

      ,孫策前往跟隨袁術
      。袁術認識到孫策非是一般之人
      ,便將孫堅的部隊交還孫策
      。太傅馬日磾執(zhí)符節(jié)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
      ,上表奏請任孫策為懷義校尉
      ,袁術的大將喬蕤、張勛都傾心敬重孫策
      。袁術常常嘆息說:“如果我袁術有孫郎這樣的兒子
      ,死也瞑目無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孫策有個騎兵犯了罪,逃進了袁術的軍營
      ,藏躲在馬廄中
      ,孫策派人前往殺掉他。過后
      ,他又前往袁術處賠禮請罪。袁術說:“兵士叛變
      ,理當共同懲處
      ,有什么可請罪的呢?”從此軍中更加敬畏孫策

      袁術當初答允讓孫策任九江太守

      ,過后改用丹楊(在今安徽宣城)人陳紀。后來袁術準備攻打徐州
      ,向廬江太守陸康求派軍糧三萬斛
      。陸康不給,袁術大怒
      。孫策以前曾求見過陸康
      ,陸康不見
      ,只讓自己的主簿接待他。孫策因此對陸康懷有恨心
      。袁術派孫策攻打陸康
      ,對孫策說:“先前我錯用陳紀,常恨我的本意未能兌現(xiàn)
      。如今你如果能抓獲陸康
      ,廬江就真正屬于你所有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睂O策攻打陸康
      ,打敗了他,袁術再次任用他過去的下屬劉勛為廬江太守
      ,孫策更為失望

      【原文】

      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

      ,州舊治壽春
      。壽春
      ,術已據(jù)之
      ,繇乃渡江治曲阿。時吳景尚在丹楊
      ,策從兄賁又為丹楊都尉
      ,繇至,皆迫逐之
      。景、賁退舍歷陽
      。繇遣樊能
      、于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
      ,以距術。術自用故吏瑯邪(琊)惠衢為揚州刺史
      ,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
      ,連年不克
      。策乃說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
      。術表策為折沖校尉
      ,行殄寇將軍,兵財千余
      ,騎數(shù)十匹,賓客愿從者數(shù)百人
      。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歷陽
      ,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zhuǎn)斗
      ,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
      ,而軍令整肅
      ,百姓懷之

      策為人,美姿顏

      ,好笑語
      ,性闊達聽受,善于用人
      ,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
      ,樂為致死
      。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余人,處處屯聚
      。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
      ,乃至會稽
      。策曰:“虎等群盜
      ,非有大志,此成禽(擒)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煲烧憬瑩?jù)會稽
      ,屠東冶,乃攻破虎等
      。盡更置長吏
      ,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
      ,以孫賁為豫章太守
      。分豫章為廬陵郡
      ,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為吳郡太守
      。彭城張昭、廣陵張纮
      、秦松
      、陳端等為謀主。

      【譯文】

      起先

      ,劉繇為揚州刺史
      ,州府原來設在壽春
      。袁術已占領壽春
      ,劉繇于是渡江以曲阿為州府治所。此時
      ,吳景尚在丹楊,孫策的堂兄孫賁又是丹楊都尉
      ,劉繇到后
      ,把他們都攆走了
      。吳景
      、孫賁退居歷陽。劉繇派樊能
      、于麋東往駐扎橫江津
      ,張英駐扎當利口,以抵御袁術
      。袁術任用自己過去的下屬瑯琊人惠衢為揚州刺史
      ,又任用吳景為督軍中郎將
      ,與孫賁共同領兵進擊張英等
      ,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孫策于是勸說袁術
      ,請他派自己前助吳景等人平定江東
      。袁術上表任命孫策為折沖校尉,代理殄寇將軍
      ,只給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zhàn)馬幾十匹
      ,賓客中愿意跟隨者幾百人
      。及至歷陽
      ,孫策的兵眾發(fā)展到五、六千人
      。孫策的母親已先從曲阿遷來歷陽,孫策又將母親遷往阜陵居住
      ,然后渡江轉(zhuǎn)戰(zhàn),所向勢若破竹
      ,無人敢與他交鋒
      ,而且軍令很嚴整,百姓們都依附他

      孫策為人喜好修飾外表

      ,善于談笑
      ,性格豁達開朗樂于接受意見,又善于用人
      ,所以兵士和百姓對待他
      ,沒有不盡心盡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劉繇棄軍自己逃走
      ,各州郡的太守們也都紛紛棄城逃跑
      。吳郡人嚴白虎等手下有一萬多人
      ,嚴守各自的地盤。吳景等想先擊破嚴白虎等
      ,然后再到會稽
      。孫策說:“嚴白虎等盜賊,心無大志
      ,憑此就能將其擒獲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庇谑锹时蛇^長江到達浙江
      ,占據(jù)會稽,屠城東冶后
      ,攻破嚴白虎等盜眾
      。孫策將原有長吏全部更換,自己兼任會稽太守
      ,又以吳景為丹楊太守
      ,以孫賁為豫章太守
      ,分豫章另置廬陵郡
      ,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
      ,丹楊人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人張昭
      ,廣陵人張纮
      、秦松、陳端等為謀士

      【原文】

      時袁術僣[2](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

      。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
      ,封為吳侯。后術死
      ,長史楊弘
      、大將張勛等將其眾欲就策
      ,廬江太守劉勛要擊,悉虜之
      ,收其珍寶以歸
      。策聞之,偽與勛好盟
      。勛新得術眾
      ,時豫章上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策勸勛攻取之
      。勛既行,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
      ,勛眾盡降
      ,勛獨與麾下數(shù)百人自歸曹公。是時袁紹方強
      ,而策并江東
      ,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
      。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
      ,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quán)
      、翊
      ,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quán)茂才。

      建安五年

      ,曹公與袁紹相拒于官渡,策陰欲襲許
      ,迎漢帝
      ,密治兵
      ,部署諸將
      。未發(fā),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
      。先是
      ,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
      。策單騎出
      ,卒(猝)與客遇
      ,客擊傷策
      。創(chuàng)甚
      ,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
      ,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
      ,足以觀成敗
      。公等善相吾弟!”呼權(quán)佩以印綬
      ,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陳之間
      ,與天下爭衡
      ,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各盡其心
      ,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權(quán)稱尊號,追謚策曰長沙桓王

      ,封子紹為吳侯
      ,后改封上虞侯。紹卒
      ,子奉嗣。孫皓時
      ,訛言謂奉當立
      ,誅死。

      【注釋】

      ①詣:拜見

      [2]僣(jiàn):古同“僭”

      ,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職權(quán)
      、名義行事。

      【譯文】

      此時袁術擅自稱帝

      ,孫策去信譴責并與他絕交
      。曹操上表舉薦孫策為討逆將軍,并封爵吳侯
      。袁術死后
      ,長史楊弘、大將張勛等想率領部下投靠孫策
      ,廬江太守劉勛半路截擊
      ,并將他們?nèi)糠?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收繳了他們所帶的珍寶后返還
      。孫策聽說后,假意與劉勛結(jié)盟為友
      。劉勛得到袁術的軍隊,此時豫章上繚的宗民有一萬多戶在江東
      ,孫策勸劉勛前往攻取
      。劉勛出兵后
      ,孫策率領部下輕裝奔襲
      ,一夜間即占有廬江
      ,劉勛的軍隊全部投降,劉勛只帶著幾百個部下投歸曹操
      。這時袁紹的勢力正強大起來
      ,而孫策又吞并了江東,曹操已無力東顧
      ,就打算對孫策實行安撫。于是把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小弟孫匡
      ,又為兒子曹章娶了孫賁的女兒
      ,用禮征召孫策的弟弟孫權(quán)、孫翊
      ,并令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quán)為秀才

      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

      ,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昌,迎取漢獻帝
      ,便秘密整頓軍隊
      、部署將領。還未行動
      ,他就被過去的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所殺害
      。起先,孫策殺許貢
      ,許貢的小兒子與門客逃亡隱居在長江邊。這次孫策單身匹馬外出
      ,猝然與許貢的門客相遇
      ,門客擊傷了他
      。孫策傷勢甚重,就請張昭等前來說:“中原正在大亂之中
      ,憑我們吳越的兵眾
      ,三江的險固
      ,足以觀其虎斗成敗
      。您各位要好好幫助我弟弟!”又招呼孫權(quán)
      ,將印綬交予他
      ,對他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zhàn)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
      ,你不如我
      。但舉賢任能
      ,使其各盡其心
      ,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钡揭归g孫策便死去,時年26歲

      孫權(quán)登基稱帝后

      ,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
      ,后改封為上虞侯。孫紹死后
      ,他的兒子孫奉繼承爵位
      。孫皓為帝時,謠傳孫奉應為皇帝
      ,于是孫皓將其誅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55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
      。至元四年一月,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風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烏賊魚以十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