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傳
孫策傳
【題解】
孫策(175—200),字伯符
【原文】
策,字伯符
。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興平元年,從袁術
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
,已而更用丹楊陳紀。后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注釋】
[1]安集:安撫。
【譯文】
孫策
,字伯符。孫堅當初興義兵,孫策領著母親遷往舒縣居住,與周瑜結(jié)為好友,招納會聚了很多上流社會人物,江淮一帶的人都投奔他。孫堅死后,孫策將他歸葬曲阿,自己渡江居住在江都。徐州牧陶謙忌恨孫策。孫策的舅父吳景,當時任丹楊太守,孫策于是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范、孫河一起投靠吳景,并依賴吳景招募得數(shù)百人。興平元年(194)
,孫策前往跟隨袁術。袁術認識到孫策非是一般之人,便將孫堅的部隊交還孫策。太傅馬日磾執(zhí)符節(jié)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上表奏請任孫策為懷義校尉,袁術的大將喬蕤、張勛都傾心敬重孫策。袁術常常嘆息說:“如果我袁術有孫郎這樣的兒子,死也瞑目無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孫策有個騎兵犯了罪,逃進了袁術的軍營袁術當初答允讓孫策任九江太守
【原文】
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
策為人,美姿顏
【譯文】
起先
孫策為人喜好修飾外表
【原文】
時袁術僣[2](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
。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后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勛等將其眾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勛要擊,悉虜之,收其珍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勛好盟。勛新得術眾,時豫章上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策勸勛攻取之建安五年
,曹公與袁紹相拒于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fā),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猝)與客遇,客擊傷策。創(chuàng)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權(quán)稱尊號,追謚策曰長沙桓王
【注釋】
①詣:拜見
。[2]僣(jiàn):古同“僭”
,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職權(quán)、名義行事。【譯文】
此時袁術擅自稱帝
,孫策去信譴責并與他絕交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
孫權(quán)登基稱帝后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55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福特,福特·瑪陶克斯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