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魏策四》
【題解】
戰(zhàn)國時期的最后十年
,秦國相繼滅亡各諸侯國【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來換取安陵
,希望安陵君一定要答應!”安陵君說:“承蒙大王給予恩惠,拿大塊土地換取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但這是先王遺留下來的封地,我希望終生守護它,不敢拿它作交換【原文】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
【注釋】
[52]錯意:錯,同“措”
【譯文】
秦王對唐雎說:“我想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來換取安陵,安陵君卻不肯
【原文】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注釋】
[53]徒跣:赤腳而行。
[54]蒼鷹擊于殿上:蒼鷹飛到殿上搏擊
[55]休祲:休,吉兆
[56]縞素:縞
【譯文】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你聽說過天子發(fā)怒嗎
【原文】
秦王色撓[57]
,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58]: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注釋】
[57]色撓:臉色沮喪下來。撓
,屈服。[58]諭:同“喻”,明白的意思
。【譯文】
秦王頓時面色沮喪,直起腰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
,何必這樣呢!我明白了:韓、魏兩國會滅亡,獨有安陵君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評析】
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話敘述寫人
,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一場外交斗爭的情況。文中秦王所謂“天子之怒”的一段話
,傳神地表現(xiàn)了秦王盛氣凌人本篇還善于運用細節(jié)
,表現(xiàn)人物在事情發(fā)展過程中的神情變化。開頭寫“秦王不悅”,中間寫“秦王怫然怒”,最后寫“秦王色撓”,很充分地表現(xiàn)了秦王前倨后恭、色厲內(nèi)荏的性格特點。唐雎從最先的鎮(zhèn)定自若、不卑不亢,到后來的“拔劍而起”,表現(xiàn)了唐雎的英勇剛烈。文章末段還揭示了弱國安陵能夠在外交上戰(zhàn)勝強秦的原因。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精神
,在歷史長河中一直熠熠生輝。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61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