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高松賦》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沈約:高松賦
沈約
郁彼高松
齊永元三年(501)
,蕭衍兵發(fā)襄陽,入建康,廢齊主蕭寶卷為東昏侯,奉南康王蕭寶融為帝,自為大司馬,專朝政。因與沈約舊日同在竟陵王西邸,意好敦密,故薦引沈約為驃騎司馬。中興二年(502),衍為梁公,尋進爵梁王,沈約也隨之擢為吏部尚書兼右仆射,本賦當作于此時通篇以高松喻蕭衍
“于時”以下,風急、寒浮
賦的前半部分體物繪形
,后半部分寫懷寄意,既刻畫了自然界的高松,又諷喻了人世間的王公。 由于時處梁移齊鼎之際,作者的上述意思是不可昭示于人的,因而形成本賦文辭閃爍,寓意深隱的特點,使其有別于一般的詠物賦。 自然,從山水文學的角度言,我們盡可把鑒賞的目光凝注于賦中的高松形象上,不必去顧及它的象下之意和弦外之音。沈約《高松賦》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沈約:高松賦
沈約
郁彼高松
,棲根得地,托北園于上邸齊永元三年(501),蕭衍兵發(fā)襄陽
,入建康,廢齊主蕭寶卷為東昏侯,奉南康王蕭寶融為帝,自為大司馬,專朝政。因與沈約舊日同在竟陵王西邸,意好敦密,故薦引沈約為驃騎司馬。中興二年(502),衍為梁公,尋進爵梁王,沈約也隨之擢為吏部尚書兼右仆射,本賦當作于此時。通篇以高松喻蕭衍。首四句言松“棲根得地”
,喻蕭衍入朝后,得地利天時,海內(nèi)想望風聲。昔漢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常與鄒陽、枚乘游于平臺(故址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北)。所謂“托北園于上邸,依平臺而養(yǎng)翠”,又隱然有以蕭衍比于漢梁孝王之意。接下承首四句來,極寫松之郁、高、翠?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于時”以下,風急
賦的前半部分體物繪形
高松賦翻譯及原文《高松賦》原文如下:
郁彼高松,棲根得地
聽騷騷于既曉,望隱隱于將暮
翻譯:松樹生長在巖石的側(cè)面
它不改變自己的外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62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