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其五作者: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面如桃花意思:
容貌像桃花一樣明艷美麗 桃花紅中泛白,白里透紅,嬌美艷麗,故人們常用面若桃花比喻女子的臉龐象桃花一樣爛漫芳菲,色如凝霞,倍顯明媚 又說:“令面光華,三月三日服桃花,則光華顏色也.” 自古桃花增美色,面若桃花虞美人。
描寫笑面如桃花
,詩句:經(jīng)珠不動凝兩眉
,鉛華銷盡見無邪。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佳人葺居
,沉香亭北,百花檻欄,自是天葩梓里。—肌妙膚,弱骨纖形
。回眸一笑百魅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風景怡人心舒暢
。人面桃花
,情致兩饒。卻嫌脂粉污顏色
,淡掃蛾眉朝至尊。千朝回盼,萬載流芳
。翩若驚鴻
,婉若游龍。莫道不銷魂
明眸善睞
,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面似芙蓉出水
,腰如弱柳扶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三月三日,上巳詩詞大全
三月三日,上巳詩詞選
【上巳】
節(jié)日名
。漢 以前以農(nóng)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 魏 晉 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詩詞選
麗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
背后何所見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
,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
,賓從雜遝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
,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
,慎莫近前丞相嗔注:明皇每年十月幸華清宮
,楊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 匯評
《彥周詩話》
老杜作《麗人行》云:?賜名大國虢與秦。?其卒曰:?慎勿近前丞相嗔!?虢國
《李杜詩選》
劉曰:三
《唐詩歸》
鐘云:本是諷刺
《唐詩鏡》
詩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起結中情
《杜臆》
自?態(tài)濃意遠?至?穿凳銀?(按:楊用修謂?穩(wěn)稱身?后,尚有?穿凳銀?等二句)
《姜齋詩話》
?賜名大國虢與秦?
《唐詩評選》
可謂?入不言兮出不辭
《唐詩快》
通篇俱描畫豪貴濃艷之景而諷刺自在言外
《杜詩詳注》
此詩刺諸楊游宴曲江之事。??本寫秦
《杜詩話》
《衛(wèi)風?碩人》美之曰:?其頎?
《唐詩別裁》
大意本《君子偕老》之詩
,而風刺意較顯。?態(tài)濃意遠?下,倒插秦、虢;?當軒下馬?下,倒插丞相;他人無此筆法《讀杜心解》
?繡羅?一段
《杜詩鏡銓》
李安溪云:歐陽文忠言《春秋》之義,痛之深則詞益隱
,?一般卒?是也;刺之切則旨益微,《君子偕老》是也。此詩實與?美目巧笑?、?象揥縐絺?同旨。詩至老杜,乃可與《風》《雅》代興耳。宋轅文曰:唐人不諱宮掖,擬之樂府,亦《羽林郎》之亞也。蔣弱六曰:美人相、富貴相、妖淫相,后乃現(xiàn)出羅剎相,真可笑可畏。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 (唐?沈佺期)
天津御柳碧遙遙
,軒騎相從半下朝。行樂光輝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饒
。紅妝樓下東回輦
,青草洲邊南渡橋。坐見司空掃西第
,看君侍從落花朝。○ 匯評
《唐詩評選》
本色風光。云卿詩得此
,脫去自家蹊徑盡矣。《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看他故用?東?字、?南?字
、?西?字作章法,使讀皆心頭眼頭,便有爭流競秀之觀,真為奇絕筆墨也。只此?澆?、?借?二字,便伍殺他人無數(shù)拖筆沓墨《唐詩成法》
總結中四
《唐詩箋注》
此等詩
,句句清新,字字秾麗,細讀一過,便當令人口香十日。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 (唐?皇甫冉)
江南煙景復如何,聞道新亭更可過
。處處蓺蘭春浦綠
,萋萋藉草遠山多。壺觴須就陶彭澤
,時俗猶傳晉永和。更使輕橈徐轉去,微風落日水增波
。○ 匯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詩格為先問后答格
。起言江南風景,是一篇主意,一問一答之詞。次聯(lián)應首句,三聯(lián)應次句,通篇有俯仰興懷之寓。《唐詩成法》
全篇格局變動,句法典雅
,長吟覺有馀味。《唐詩箋要》
詞義浮淡,則易見長
,中唐所以與初盛之沉厚徑庭者以此。已為南宋好手分派。上巳樂 (唐?張祜)
猩猩血彩系頭標
,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nèi)人爭意切,六宮羅袖一時招
○ 匯評
《容齋隨筆》
唐開元、天寶之盛
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畫堂三月初三日
蓮子數(shù)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鏡
指點樓南玩新月
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唐?杜甫)
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
欹倒衰年廢
薄衣臨積水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上巳浮江宴韻得阯字 (唐?王勃)
披觀玉京路
逸興懷九仙
,良辰傾四美。松吟白云際,桂馥青溪里
。別有江海心
,日暮情何已。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唐?王勃)
上巳年光促
,中川興緒遙。綠齊山葉滿,紅泄片花銷
泉聲喧后澗
遽悲春望遠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各賦十二韻 (唐?劉禹錫)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
盛筵陪玉鉉
波上神仙妓,岸旁桃李蹊
水嬉如鷺振
歷覽風光好
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云起
人夸綾步障
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
舟形隨鹢轉
川色晴猶遠
唯余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三月三日寄諸弟兼懷崔都水 (唐?韋應物)
暮節(jié)看已謝
風澹意傷春
對酒始依依,懷人還的的
誰當曲水行
和滑州李尚書上巳憶江南禊事 (唐?劉禹錫)
白馬津頭春日遲
柳營唯有軍中戲,不似江南三月時
三泉驛 (唐?元稹)
三泉驛內(nèi)逢上巳
勸君滿盞君莫辭
洛陽城中無限人,貴人自貴貧自貧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 (唐?張九齡)
稽亭追往事
飛閣凌芳樹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同賞處
三月三日登龍山 (唐?張九齡)
伊川與灞津
豈似龍山上,還同湘水濱
衰顏憂更老
禊飲豈吾事
上巳 (唐?崔顥)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
弱柳障行騎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一作神)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唐?孟浩然)
卜洛成周地
,浮杯上巳筵。斗雞寒食下
,走馬射堂前。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
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唐?孟浩然)
搖艇候明發(fā)
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上巳期三月
坐歌空有待
日晚蘭亭北,煙開曲水濱。
浴蠶逢姹女
石壁堪題序,沙場好解紳
群公望不至
上巳日越中與鮑侍郎泛舟耶溪 (唐?劉長卿)
蘭橈縵轉傍汀沙
舊浦滿來移渡口,垂楊深處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
君見漁船時借問
酬樂天三月三日見寄 (唐?元稹)
當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銷
獨倚破簾閑悵望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唐?白居易)
三日歡游辭曲水
,二年愁臥在長沙。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
。三月三日懷微之 (唐?白居易)
良時光景長虛擲
,壯歲風情已闇銷。忽憶同為校書日
,每年同醉是今朝。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暮春風景初三日,流世光陰半百年
。欲作閑游無好伴
,半江惆悵卻回船。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處春深好
,春深上巳家。蘭亭席上酒,曲洛岸邊花
。弄水游童棹
,湔裾小婦車。齊橈爭渡處
,一匹錦標斜。三月三日祓禊洛濱 (唐?白居易)
序:開成二年三月三日
,河南尹李待價以人和歲稔,將禊于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三月草萋萋
,黃鶯歇又啼。柳橋晴有絮
,沙路潤無泥。禊事修初半
,游人到欲齊。金鈿耀桃李
轉岸回船尾
,臨流簇馬蹄。鬧翻揚子渡
妓接謝公宴
舟同李膺泛,醴為穆生攜
水引春心蕩
塵街從鼓動
,煙樹任鴉棲。舞急紅腰軟,歌遲翠黛低
。夜歸何用燭
,新月鳳樓西。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 (唐?白居易)
去歲暮春上巳
,共泛洛水中流。今歲暮春上巳,獨立香山下頭
。風光閑寂寂
,旌旆遠悠悠。丞相府歸晉國
,太行山礙并州。鵬背負天龜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 (宋?楊萬里)
行春莫放一日一
,修禊仍逢三月三。忍遣晴光作陰雨,更將急濺涴春衫
。出門著雨不能歸
,借得青蓑著片時。春染萬花知了未
,云偷千嶂忽何之。歸得茅齋松竹邊,看風看雨亦欣然
空檐知與階何故
舊與酴醾頗不疏
千花一雨俱紅雨,問訊孤芳小住無
今年春事底匆匆,雨急風顛惱得儂
不見一林如許筍
荒余只怪不愁聲
秧早不由田父懶,蠶遲端待柘陰成
遲日何緣似個長
春風解惱詩人鼻
村落尋花特地無,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臥聽春山雨
報答春光酒一 卮
作詩細與東風道,未必東風肯要詩
卻是春殘景更佳
平田漲綠村村麥
過秀溪長句 (宋?楊萬里)
去年來此上巳日
臨溪照影老自羞
,慚愧春光尚相識。秀溪何許好春容,最是溪深樹密中
海棠開盡卻成白
憶秦娥 上巳 (宋?劉克莊)
修禊節(jié)
終然別。 當時賓主
等閑寫就蘭亭帖。 豈知留與人閑說
人閑說
上巳與二客游水月洞分韻得事字 (宋?劉克莊)
勝踐造物慳
昔戒十客來
惟余暨兩君,鼎足坐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