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滄浪亭記
蘇舜欽
予以罪廢
,無所歸。扁舟南游,旅于吳中,始僦舍以處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
予時榜小舟
噫!人固動物耳
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作者因事遭讒
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作者深深感到像他這樣的罪廢之人是深受壓抑的
萬物皆備于我的境界,是人與大自然之間一種神秘的契合交感的境界
置身于這一溫和恬適之鄉(xiāng)
,作者深切體會到“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從而“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這里所表現(xiàn)的,實際上是一種游外以弘內(nèi),蘊內(nèi)而體道的精神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作者將自己的意向從外在轉(zhuǎn)入內(nèi)心,并進而從心靈空間的深處,體驗到了那更高意義上的實在——人生的“自勝之道”,于是,這位罪廢之人,便因“沃然有得”而“笑閔萬古”了。這灑脫淡逸的一笑,表明他最終擺脫了現(xiàn)實的重負,從此便將以解粘去縛之心,于山光水色之間,過著乘化以逍遙、體道而無盡的生活。這是一篇樓臺亭閣記
。方苞在論及此種文體時說:“散體文惟記難撰結(jié),論辨書疏有所言之事,志傳表狀則行誼顯然,惟記無質(zhì)干可立,徒具工筑興作之程期,殿觀樓臺之位置,雷同鋪序,使覽者厭倦,甚無謂也”(《答程夔州書》)。為了防止這種流弊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75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