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鐘敬文《黃葉小談》抒情散文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8 10:49:43

      鐘敬文《黃葉小談》抒情散文鑒賞作者:鐘敬文

      【原文】: 小雨霏霏

      ,輕寒凄惻,雖說遠趕不上北國的彤雪密布,凍云紛飛
      ,但住慣或生長在嶺表的人
      ,總會感覺得這是一種“歲云暮矣”的情調(diào)了
      。記得從前有一首五言律詩云:

      梅動芳春近

      ,云低遠樹微

      雨兼殘葉下

      ,風(fēng)帶暗沙飛

      坐看三冬盡,回思百事非

      濁醪連日醉

      ,未足破愁圍

      前四句,說的便是這個時節(jié)的景象呢

      一月來

      ,我的心情的凄惶紛亂,是有生以來所不曾經(jīng)驗過的
      ,劫后余生
      ,欲去不能,欲住不得
      ,這種難挨的情味
      ,惟有過來人,能夠領(lǐng)悟
      ,否則雖盡管說的很逼真
      ,可是終不能希冀其味識于十一,又何況我的筆端正笨拙得象永不轉(zhuǎn)調(diào)的泉聲呢?帶住!這樣輕輕提過就算了
      。在此當(dāng)兒
      ,不能做用心的事,自然在意料中
      。堆積著的文債何時才讓我竣工畢事呢?思之黯然!

      真是一個意外了的事!昨天無意中在朋友處翻看了《貢獻》第二期伏園先生題名《紅葉》的一篇文章

      ,卻引起了我一時的興味,教我在這酒余慵困的今天
      ,伸紙來抒寫這篇小文
      ,自己驚怪之余,不能不謝謝孫先生文章鼓舞我的魔力了

      “黃葉”與“紅葉”

      ,雖然是兩種很相似的東西,但在我們的觀感上
      ,頗各饒著不同的情調(diào)
      ,如容我做點譬喻,那嗎黃葉象清高的隱士
      ,紅葉
      ,她卻是艷妝的美人了。古人句云:“停車坐愛霜林晚
      ,楓葉紅于二月花
      。”這便是紅葉的氣味有些近于女性的春花的證明
      。對于黃葉
      ,則只有令人感到孤冷清寒,或零落衰颯不會再有什么綺思芳意了

      我自己不知甚么緣故

      ,對于漁洋老人的詩會有如此嗜好的怪癖
      ,如果在中國過去詩人中,我愿去自找什么老師
      ,那嗎
      ,他老,當(dāng)是首先屈指的一個
      。他瀏覽景物的詩
      ,幾乎沒有一首不是我所愛讀的。他詩里常常喜歡用紅樹紅葉
      ,黃葉等名詞
      ,如:“好是日斜風(fēng)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扒逑饤髁洲D(zhuǎn),紅葉無風(fēng)落滿船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奥啡虢輴弁砬纾嗌郊t樹眼中明
      。”(先生《蜀道驛程記》云:第七日抵晡江津縣
      ,距縣二里許
      ,小山多桐子樹,葉如渥丹
      ,與夕霞相映)“晚趁寒潮渡江去
      ,滿林黃葉雁聲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扒嗌匠跞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黃葉半江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皵?shù)聽清罄不知處
      ,山鳥晚啼黃葉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敝T如此類
      ,都是很佳麗的語句,和東坡的“扁舟一棹歸何處
      ,家在江南黃葉村”
      ,同為詩中的畫。先生嘗呼崔不雕為崔黃葉
      ,他所最激賞的關(guān)于他的佳句
      ,便是:“舟楓江冷人初去
      ,黃葉聲多酒不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笨梢娝蠈τ邳S葉的愛好了

      我憶起舊事來了,當(dāng)我初進中學(xué)校讀書時

      ,頗喜歡胡諂些歪詩
      ,我們的校長周六平先生見了,竟大大地謬加賞贊
      。一回
      ,他把一幅山水畫囑我題句,我勉強給他寫上了下面二十八個字:

      霜重溪橋落晚楓

      ,寒煙消盡露晴空

      幽人領(lǐng)得秋風(fēng)味,家在青山黃葉中

      他和詩

      ,以崔不雕相擬,至謂“比似桐花論衣缽
      ,座中惟有阿龍超”
      ,則更以漁洋的賞識江東阿龍樂府者自況,令我真感愧無地了!“風(fēng)流我愧奉淮海
      ,竟于蘇門奪席來”
      ,這是我當(dāng)日報呈他老夫子的詩之末韻。一別將十年
      ,他黃葉飄零也似的生命
      ,不知還遺留在這秋風(fēng)冷落的人間么?我呢,一事沒有成就
      ,只剩著這樣一副殘病的身軀和凄惶的心情
      ,在這世上東飄西泊地過活,辜負了他老人家深深的期望了
      。唉!這何消說
      ,更何忍說呢!“前比空揮憂國淚,斯行羞慰樹人情”
      ,這兩句當(dāng)我離開故鄉(xiāng)來廣州時留別他的詩
      。一度追吟著,便一度感傷到絕地了!

      上面一大段的話

      ,似乎有些過于跑野馬
      ,緊回到我的黃葉呀。

      紅葉不是到處皆有的——自然是指的大規(guī)模的楓桕柿葉等

      ,不是零片的任何林木的葉子——黃葉則普通極了
      ,只要到了相當(dāng)?shù)臅r候
      。嶺表氣溫和暖,冬季的景象
      ,只相當(dāng)于北方的秋天
      。在這分兒,自然可以看到枝間及地上
      ,滿綴著黃金的葉子了
      。日來偶縱步東郊北園一帶,看到它們那樣稀疏地清寒地掙扎于蕭索的氣運中
      ,不免一股哀戚之情為之掀然鼓動起來

      回想數(shù)年前,我因為亂事

      ,合家人由市鎮(zhèn)遷入山村中的故居
      。那時的生活真是清雋可味。一個人竹笠赤足
      ,漫步于水湄林際
      ,金黃的葉子,或飛舞于身邊
      ,或繚繞于足下
      ,冷風(fēng)吹過,沙沙地作響
      ,我的思想
      ,也和頭頂青空一般的甯謐而清曠。偶而拾起一片
      ,投在回曲的山溪中
      ,它急遽地或迂徐地逐清碧的流水往下飄
      ,我的神思也好象隨之而俱去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真不知人間何世了!現(xiàn)在
      ,不但這浮浪的身
      ,未易插翼飛回故鄉(xiāng),就是去得
      ,在那毒煙流彈之下
      ,幽秀的山光,美麗的黃葉都摧毀焚劫以盡了!哦!時間的黑潮呵!你將永恒不會帶回我那已逝的清福了么?

      我竟會這樣的動起感情來了

      ,為了區(qū)區(qū)的黃葉
      ,黃葉的回憶!算了,我愿意過去了的永成為過去!無力的我
      ,只合對當(dāng)前和未來的一切
      ,去低吟那賞味之歌
      ,——雖然這也怕只一句近于“祝福”的空話

      (十七年

      ,正月,二日
      ,于廣州新遷寓次
      。)

      今天偶翻“漁洋感舊小傳”,見崔華(即崔不雕)條后面“按語”云:“歷城王進士蘋字秋史

      ,自稱七十二泉主人
      ,能詩,嘗有句云
      ,“亂泉聲里才通屐
      ,黃葉林間自著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庇帧包S葉下時牛背晚
      ,青山缺處酒人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睗O洋目之為王黃葉
      。”此亦關(guān)于黃葉之一段佳話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稘O洋詩話》中,似有和這相似的一條
      ,屬文時
      ,頗思引用,因記憶不清遺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竟在無意中碰見它
      ,特為補記于此。

      【鑒賞】: 《黃葉小談》這篇散文創(chuàng)作于一九三四年

      。作者在作品中同我們
      、也同自己談著黃葉,以及由黃葉串綴著的往事
      ,青年時的抱負
      、生活景象的美好和世事亂離的回憶,清幽素雅之中
      ,流露出一縷感傷的真摯的情緒
      ,同時,也表明內(nèi)心的深層的重心并不情愿落在無力的感傷上,而是寄希望于未來
      ,盡管他眼前的未來還是隱在一片朦朧的霧障里

      作者寫此文前的心境是不佳的,由于看到孫伏園文《紅葉》引起創(chuàng)作的欲望

      ,因而在這“酒余慵困的今天”
      ,在沉悶未盡釋去的背景之中啟筆成文的。作品是以詩寫景
      ,以詩品黃葉
      ,以詩憶舊事,多處引用古體詩來書寫對舊人的懷念
      ,繪制黃葉點綴的世界的迷人和浪漫意味
      ,從簡法中可以體會出濃縮的真情。漁洋山人對黃葉的喜愛
      ,周六平先生與自己的題詩
      ,無不是聯(lián)系在黃葉上的,由寫黃葉筆法轉(zhuǎn)至憶舊人
      ,含蓄而自然地刻寫著自己寄托在黃葉上的復(fù)雜情感
      。接著又以追憶友人的思緒中進入黃葉點綴的世界的美景,從黃葉的悲婉之中體會著積極力和振奮力
      ,數(shù)年前避亂村居的生活
      ,令人留戀忘返,從這恬靜的生活之中升騰起無限的遐想
      ,和著一股淡淡衰愁
      ,構(gòu)成了全文明朗自然風(fēng)格中潛伏著韻調(diào)。作者的渴望和追求也以對這恬靜生活的回憶中自然流露出來
      ,對現(xiàn)實處境的慨嘆深深地與黃葉纏綿在一起
      ,令人回味無窮。

      鐘敬文:黃葉小談 黃葉小談

      鐘敬文

      小雨霏霏

      ,輕寒凄惻
      ,雖說遠趕不上北國的彤雪密布,凍云紛飛
      ,但住慣或生長在嶺表的人
      ,總會感覺得這是一種“歲云暮矣”的情調(diào)了

      一月來

      ,我的心情的凄惶紛亂,是有生以來所不曾經(jīng)驗過的
      。劫后余生
      ,欲去不能,欲住不得,這種難挨的情味
      ,惟有過來人能夠領(lǐng)悟
      。否則盡管說得很逼真,可是終不能希冀其體味于十一
      ,又何況我的筆端正笨拙得像永不轉(zhuǎn)調(diào)的泉聲呢
      ?帶住
      !這樣輕輕提過就算了
      。在此當(dāng)兒,不能做用心的事
      ,自然在意料中

      昨天無意中在朋友處翻看了“貢獻”第二期伏園先生題名《紅葉》的一篇文章,卻引起了我一時的興味

      ,教我在這酒余慵困的今天
      ,伸紙來抒寫這篇小文。

      “黃葉”與“紅葉”

      ,雖然是兩種很相似的東西
      ,但在我們的觀感上,頗各饒著不同的情調(diào)
      。如容我做點譬喻
      ,黃葉像清高的隱士,紅葉她卻是艷妝的美人了
      。古人句云:“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便是紅葉的氣味有些近于女性的春花的證明
      。對于黃葉,則只有令人感到孤冷清寒
      ,或零落衰颯
      ,不會再有什么綺思芳情了。

      我自己不知甚么緣故

      ,對于漁洋老人的詩會有如此嗜好的怪癖
      。如果在中國過去詩人中,我愿去自找什么老師
      ,那么
      ,他老,當(dāng)是首先屈指的一個
      。他流覽景物的詩
      ,幾乎沒有—首不是我所愛讀的
      。他詩里常常喜歡用紅樹、紅葉
      、黃葉等名詞
      ,如:“好是日斜風(fēng)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清溪曲逐楓林轉(zhuǎn)
      ,紅葉無風(fēng)落滿船;”“路入江州愛晚晴
      ,青山紅樹眼中明
      ;”(先生《蜀道驛程記》云:第七日抵晡江津縣,距縣二里許
      ,小山多桐子樹
      ,葉如渥丹,與夕霞相映)“晚趁寒潮渡江去
      ,滿林黃葉雁聲多
      ;”“青山初日上,黃葉半江飛
      ;”“數(shù)聽清罄不知處
      ,山鳥晚啼黃葉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敝T如此類
      ,都是很佳麗的語句,和東坡的“扇舟一棹歸何處
      ,家在江南黃葉村”
      ,同為詩中的畫。先生嘗呼崔不雕為“崔黃葉”
      ,他所最激賞的關(guān)于他的佳句
      ,便是:“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笨梢娝蠈τ邳S葉的愛好了。

      我憶起舊事來了

      。當(dāng)我初進中學(xué)校讀書時
      ,頗喜歡胡謅些歪詩。我們的校長周六平先生見了
      ,竟大大地謬加賞贊
      。一回,他把一幅山水畫囑我題詩
      ,我勉強給他寫上了下面二十八個字:霜重溪橋落晚楓
      ,寒煙消盡露晴空。野人領(lǐng)得秋風(fēng)味
      ,家在青山黃葉中

      他和詩,以崔不雕相擬

      ,至謂“比似桐花論衣缽
      ,座中惟有阿龍超”,則更以漁洋的賞識江東阿龍樂府者自況
      ,令我真感愧無地了
      !“風(fēng)流我愧秦淮海,竟于蘇門奪席來”
      ,這是我當(dāng)日報呈他老夫子的詩之末韻
      。一別將十年,他黃葉飄零也似的生命
      ,不知還遺留在這秋風(fēng)冷落的人間么
      ?我呢,一事沒有成就
      ,只剩著這樣一副殘病的身軀和凄惶的心情
      ,在這世上東飄西泊地過活,辜負了他老人家深深的期望了
      。唉
      !這何消說,更何忍說呢
      !“前此空揮憂國淚
      ,斯行差慰樹人情”,這兩句當(dāng)我離開故鄉(xiāng)來廣州時留別他的詩
      。一度追吟著
      ,便一度感傷到絕地了!

      上面一大段的話

      ,似乎有些過于跑野馬
      ,緊回到我的黃葉吧。

      回想數(shù)年前

      ,我因為亂事
      ,合家人由市鎮(zhèn)遷入山村中的故居。那時的生活真是清雋可味
      。一個人竹笠
      、赤足,漫步于水湄林際
      。金黃的葉子
      ,或飛舞于身邊
      ,或繚繞于足下。冷風(fēng)吹過
      ,沙沙地作晌
      。我的思想,也和頭頂青空一般的寧謐而清曠
      ,偶而拾起一片
      ,投在回曲的山溪中,它急遽地或迂徐地逐清碧的流水往下飄
      ,我的神思也好像隨之而俱去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真不知人間何世了
      ?現(xiàn)在
      ,不但這浮浪的身,末易插翼飛回故鄉(xiāng)
      ,就是去得
      。在那毒煙流彈之下,幽秀的山光
      ,美麗的黃葉都摧毀焚劫以盡了
      !哦!時間的黑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你將永恒不會帶回我那已逝的清福了么?

      我竟會這樣的動起感情來了

      ,為了區(qū)區(qū)的黃葉
      ,黃葉的回憶!算了
      ,我愿意過去了的永成為過去
      !無力的我,只合對當(dāng)前和未來的一切
      ,去低吟那賞味之歌
      ,──雖然這也怕只一句近于“祝福”的空話

      十七年

      ,正月,二日
      ,于廣州新遷寓次

      (選自《紅葉叢書·中國現(xiàn)代散文》

      ,有刪改)

      (責(zé)任編輯:副主編)

      鐘敬文的個人作品 《荔枝小品》(散文集) 1927,北新
      《西湖漫拾》(散文集) 1929

      ,北新
      《海濱的二月》(新詩集) 1929
      ,北新
      《湖上散記》(散文集) 1930
      ,上海明日書店
      《未來的春》(詩集) 1940,上海言行社
      《鐘敬文散文選》 1989
      ,百花 《民俗文化學(xué)-梗概與興起》 鐘敬文中華書局96-11-1
      《鐘敬文民間文學(xué)論集》(上下冊)1982-1985
      ,上海文藝
      《民俗學(xué)概論》 鐘敬文上海文藝出版總社98-12-1
      《民俗學(xué)通史》 鐘敬文主編 上海文藝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初評入選)
      《鐘敬文民俗學(xué)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
      《民間文學(xué)概論》 鐘敬文 409頁1980年7月第1版
      《民間文學(xué)基礎(chǔ)理論》 鐘敬文主編,1985年6月第1版
      ,上海文藝
      《新的驛程》(民間文學(xué)
      、民俗學(xué)論集) 1987
      ,民間
      《民間文藝談藪》(論文集) 1981
      ,湖南人民
      《楚辭中的神話和傳說》(理論) 1930,中山大學(xué)語言歷史研究所
      《詩心》(詩論)1942
      ,桂林詩創(chuàng)作社
      《口頭文學(xué)--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1951
      ,師大
      《關(guān)于魯迅的論考與回想》 1982,陜西人民
      《民間文藝叢話》(短論集) 1928
      ,中山大學(xué)語言歷史研究所
      《柳花集》(文藝短論集) 1929
      ,群眾圖書公司
      《鐘敬文學(xué)術(shù)論著自選集》首都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4年9月50萬字 1 《荔枝》 鐘敬文 東方雜志 1925年第22卷第19號
      2 《隨筆兩則》 鐘敬文 語絲 1925年第37期
      3 《驕縱的婦人》 鐘敬文 語絲 1925年第39期
      4 《歌王》 鐘敬文 語絲 1925年第23期
      5 《幾首國風(fēng)的今譯》 鐘敬文 黎明(1925年) 1926年第3卷第47期
      6 《蛋戶戀歌》 鐘敬文 黎明(1925年) 1926年第2卷第31期
      7 《『客音情歌集』引言》 鐘敬文 黎明(1925年) 1926年第3卷第43期
      8 《愚女婿故事》 鐘敬文 黎明(1925年) 1926年第2卷第37期
      9 《從迷戀的夢里歸來》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7年第3卷第1-4期
      10 《惠陽?仔山苗民的調(diào)查》 鐘敬文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xué)語言歷史學(xué)研究所周刊 1927年第6期
      11 《撞人情歌》 鐘敬文 劉潛初 新女性 1927年第2卷第11期
      12 《憶「社戲」》 鐘敬文 北新周刊 1927年第24期
      13 《山歌選序》 鐘敬文 北新周刊 1927年第51-52期
      14 《廣州風(fēng)物雜憶》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7年第3卷第1-4期
      15 《談兩部民歌集》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7年第2卷第1-4期
      16 《為客音情歌集答評》 鐘敬文 北新周刊 1927年第38期
      17 《狼人情歌》 劉潛初 鐘敬文 新女性 1927年第2卷第3期
      18 《圣賢文化與民眾文化顧頡剛講》 鐘敬文記 民俗周刊 1928年第5期
      19 《『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話——盤瓠』書后》 鐘敬文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xué)語言歷史學(xué)研究所周刊 1928年第35-36期
      20 《獞民略考》 鐘敬文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xué)語言歷史學(xué)研究所周刊 1928年第35-36期
      21 《舊夢》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8年第4卷第1-4期
      22 《讀燕筑信》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8年第4卷第1-4期
      23 《羊城風(fēng)景片題記》 鐘敬文 貢獻 1928年第2卷第1期
      24 《春霄》 鐘敬文 新女性 1928年第3卷第1期
      25 《七夕風(fēng)俗考》 鐘敬文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xué)語言歷史學(xué)研究所周刊 1928年第11-12期
      26 《太湖游記》 鐘敬文 語絲 1929年第5卷第47期
      27 《現(xiàn)在》 鐘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11期
      28 《晨》 鐘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11期
      29 《「背影」》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9年第6卷第1-4期
      30 《金陵記游》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9年第9卷第1-4期
      31 《重游蘇州》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9年第9卷第1-4期
      32 《陶元慶先生》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9年第9卷第1-4期
      33 《黃葉小談》 鐘敬文 一般(1926年) 1929年第7卷第1-4期
      34 《『安徒生傳』》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35 《寄北平豈明老人》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36 《給江紹原先生》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6卷第301-325期
      37 《海行日述》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38 《荔枝小品題記》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4卷第251-275期
      39 《重編粵風(fēng)引言》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4卷第251-275期
      40 《中印歐民間故事相似》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6卷第301-325期
      41 《關(guān)于詩經(jīng)》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5卷第276-300期
      42 《試談小品文》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43 《宋代民歌一斑》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5卷第276-300期
      44 《狼人情歌》 鐘敬文 劉潛初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4卷第251-275期
      45 《我寫詩的經(jīng)過》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46 《『花束』》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47 《寒酸的店主》 鐘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4期
      48 《姑娘你須得知道》 鐘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4期
      49 《談?wù)勁d詩》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5卷第276-300期
      50 《杜鵑(譯詩)》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6卷第301-325期
      51 《『雜拌幾』》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52 《懷林和靖》 鐘敬文 文學(xué)周報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53 《羅亭》 鐘敬文 真美善 1929年第4卷第3期
      54 《山海經(jīng)是一部什麼書》 鐘敬文 文理 1930年第1期
      55 《太湖游記》 鐘敬文 語絲 1930年第5卷第47期
      56 《風(fēng)俗學(xué)資料徵求部》 鐘敬文 汪馥泉 新學(xué)生(1931年) 1931年第3期
      57 《徵求“老虎外婆型故事”》 鐘敬文 新學(xué)生(1931年) 1931年第3期
      58 《我國古代民眾,關(guān)于醫(yī)藥學(xué)的知識(“山海經(jīng)之...》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1年第2卷第1期
      59 《種族起源神話》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1年第1卷第3期
      60 《一個意外的電報》 鐘敬文 新學(xué)生(1931年) 1931年第1期
      61 《用前代詩詞作教材的我見》 鐘敬文 新學(xué)生(1931年) 1931年第2期
      62 《顧實先生的考證學(xué)》 鐘敬文 新學(xué)生(1931年) 1931年第3期
      63 《風(fēng)俗學(xué)資料徵求部》 鐘敬文 汪馥泉 新學(xué)生(1931年) 1931年第2期
      64 《中國的水災(zāi)傳說及其它》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1年第1卷第2期
      65 《一種民眾娛樂的考察: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1年第1卷第4期
      66 《民族學(xué)集鐫》 鐘敬文等 南華文藝 1932年第1卷第14期
      67 《蛇郎故事試探》 鐘敬文 青年界 1932年第2卷第1期
      68 《中國民間故事試探》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2年第2卷第3期
      69 《關(guān)于中國的植物起源神話》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3年第3卷第1期
      70 《過去生涯的輪郭畫》 鐘敬文 藝風(fēng)(杭州) 1933年第1卷第4期
      71 《江蘇歌謠集序》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3年第3卷第1期
      72 《為了民謠的旅行》 鐘敬文 藝風(fēng)(杭州) 1933年第1卷第9期
      73 《關(guān)于民間藝術(shù)》 鐘敬文 藝風(fēng)(杭州) 1933年第1卷第9期
      74 《中國的天鵝處女故事》 鐘敬文 民眾教育季刊 1933年第3卷第1期
      75 《培根雋語》 鐘敬文 黃鐘 1934年第41期
      76 《老獺稚型傳說底發(fā)生地》 鐘敬文 藝風(fēng)(杭州) 1934年第2卷第12期
      77 《前奏曲》 鐘敬文 藝風(fēng)(杭州) 1934年第2卷第12期
      78 《郁達夫先生的印象》 鐘敬文 青年界 1934年第6卷第1期
      79 《關(guān)于中國方言之分類的討論》 鐘敬文
      ,毛坤 北京大學(xué)研究所國學(xué)門周刊 1936年第1卷第1-12期
      80 《福佬民族的孟姜傳說及其他》 鐘敬文 北京大學(xué)研究所國學(xué)門周刊 1936年第1卷第1-12期
      81 《懊儂歌中的崩城》 鐘敬文 北京大學(xué)研究所國學(xué)門周刊 1936年第1卷第1-12期
      82 《書默子的暑假》 鐘敬文 青年界 1936年第10卷第1期
      83 《一部比較堅實的工作》 鐘敬文 青年界 1936年第9卷第2期
      84 《中國小說在日本江戶時代流行之一斑》 鐘敬文 青年界 1936年第10卷第1期
      85 《被閑卻的民間藝術(shù)》 鐘敬文 民眾教育月刊 1936年第5卷第2期
      86 《民間文藝學(xué)底建設(shè)》 鐘敬文 藝風(fēng)(杭州) 1936年第4卷第1期
      87 《特重音調(diào)之客歌》 鐘敬文 北京大學(xué)研究所國學(xué)門周刊 1937年第2卷第17-24期
      88 《未來的春》 鐘敬文 中國詩壇 1939年新3期
      89 《新綠集自序》 鐘敬文 新建設(shè) 1942年第3卷第11-12期
      90 《詩心自序(論文)》 鐘敬文 藝文集刊 1942年第1輯
      91 《『感想錄』抄》 鐘敬文譯 時代中國 1942年第5卷第4-5期
      92 《小詩八章》 鐘敬文 創(chuàng)作周刊 1942年第1卷第6期
      93 《石橋塘》 鐘敬文 創(chuàng)作月刊 1942年第2卷第1期
      94 《詩的話》 鐘敬文 詩創(chuàng)作 1942年第8期
      95 《中國民謠機能試論》 鐘敬文 民俗 1943年第2卷第4期
      96 《我與詩》 鐘敬文 時代中國 1944年第9卷第1期
      97 《風(fēng)格論備忘[詩稿]》 鐘敬文 文藝春秋 1946年第3卷第6期
      98 《牛背脊[戰(zhàn)地報告]》 鐘敬文 文藝春秋 1946年第3卷第3期
      99 《東洞[戰(zhàn)地報告]》 鐘敬文 文藝春秋 1946年第3卷第2期
      100 《幽想錄[小說]》 鐘敬文 文藝春秋 1946年第3卷第5期
      101 《歷史的公正》 鐘敬文 民主世界 1946年第3卷第9期
      102 《我寫作小品文的經(jīng)歷》 鐘敬文 文藝知識 1947年第1集第2期
      103 《談藝錄〔小品〕》 鐘敬文 文藝春秋 1947年第4卷第5期
      104 《詩和歌謠》 鐘敬文 文訊 1947年第7卷第1期
      105 《讀書經(jīng)驗瑣談》 鐘敬文 展望 1948年第2卷第11期
      106 《讀了「半灣鐮刀」等以后》 鐘敬文 華北文藝 1949年第6期
      107 《翻身民歌論》 鐘敬文 新中華(1933年) 1949年第12卷第23期
      (樊氏圖書館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78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
      。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biāo)點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行為
      、社會場景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康熙
      、雍正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