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萍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1)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
于是余有嘆焉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10)
王安石
第一段
,敘寫“褒禪山”的來歷。文章開始循名責(zé)實,依游記文的通常格式,對褒禪山名稱的由來,地理位置作了一番踏勘考訂,說明褒禪即“華山”,又由此引出“華山洞”,為下文寫“前洞”、“后洞”以抒發(fā)感嘆和論述哲理伏線。而辨“華”,“花”也的文字,又為第四段闡發(fā)“深思而慎取”的處世、治學(xué)道理鋪墊。這一段是全篇寫景、抒情、議論的發(fā)端第二段
第三段,寫游覽后的感想
,是全文的主旨和靈魂。“于是予有嘆焉”緊承上文第四段
末段
本文跳出了一般游記文的窠臼,采取了寓哲理于記游的形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7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桃花凈盡菜花開全詩,劉禹錫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