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和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找不著《冬》
!
溫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醫(yī)藥內(nèi)容的,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或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
。
!分別是《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冬》(杜甫),《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其二)!拜托了!.png" />
白居易游大林寺的詩句
1. 關(guān)于大林寺個的詩句
關(guān)于大林寺個的詩句 1.古詩《大林寺桃花》的詩句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
白話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
。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年四十六。
關(guān)于這首詩的寫作情況
,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參考:“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
、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
、安定梁必復(fù)、范陽張時
、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
、士堅、利辯
、道深、道建
、神照
、云皋
、恩慈、寂然凡十七人
,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
,登香爐峰,宿大林寺
。大林窮遠(yuǎn),人跡罕到
。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
,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
,于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華
,澗草猶短,人物風(fēng)候與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即《大林寺桃花》)
。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
、魏郎中宏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詩句
,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审A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
,自蕭
、魏
、李游
,迨今垂二十年
,寂寥無繼來者。嗟乎
!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
,太原白樂天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唐貞元年間進(jìn)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
,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fēng)得意
。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
,冒犯了權(quán)貴
,受朝廷排斥
,被貶為江州司馬
。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
,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chǎn)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
。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
,使《大林寺桃花》紀(jì)游詩
,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
。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
,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
,突出地展示了發(fā)現(xiàn)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
。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
,活靈活現(xiàn)
;立意新穎,構(gòu)思巧妙
,趣味橫生
,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
,又號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
,生于河南新鄭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
,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
,形式多樣
,語言平易通俗
,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
、左贊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
,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
、《琵琶行》等
。
2.大林寺桃花的詩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賞析】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之上
,向來人跡罕到
,作者偶游于此
,竟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詩中寫四月間山下(即所謂“人間”)已是百花凋落
,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個節(jié)氣
,觀察是非常細(xì)致的。但詩人所要說明的真是自然界的某種現(xiàn)象嗎
?如果允許大膽推測的話
,這山下山上,正暗示著世間和出世間
,否則為何特出“大林寺”桃花呢?所以
,詩人的感慨,應(yīng)該蘊含著他對于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栋拙右准肪硭氖幸黄洞罅炙滦颉罚瑧?yīng)與這篇詩對讀:“余與河南元集虛
、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
、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fù)
、范陽張?zhí)亍|林寺沙門法演
、智滿、士堅
、利辯、道建
、神照、云皋
、息慈
、寂然
,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
,歷東西大林,抵化城
,憩峰頂,登香爐峰
,宿大林寺。大林窮遠(yuǎn)
,人跡罕到
。環(huán)寺多清流蒼竹
,短松瘦竹
。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
。于是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
,澗草猶短。人物風(fēng)候
,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
,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
。既而周覽屋壁
,見蕭郎中存
、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
。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
,曾無半日程。自蕭
、魏、李游
,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
。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
!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
,樂天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對了解白居易作詩時的心境是很有幫助的。
3.古詩《大林寺桃花》的詩句
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白話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
,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
。
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關(guān)于這首詩的寫作情況,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參考:“余與河南元集虛
、范陽張允中
、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
、安定梁必復(fù)
、范陽張時、東林寺沙門法演
、智滿
、士堅、利辯
、道深
、道建、神照
、云皋
、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
,抵化城
,憩峰頂,登香爐峰
,宿大林寺
。
大林窮遠(yuǎn)
,人跡罕到
。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
,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
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
,于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華
,澗草猶短
,人物風(fēng)候與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
。
因口號絕句云(即《大林寺桃花》)
。既而周覽屋壁
,見蕭郎中存
、魏郎中宏簡
、李補闕渤三人姓名詩句
,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
’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
,自蕭、魏
、李游,迨今垂二十年
,寂寥無繼來者。嗟乎
!名利之誘人也如此。
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
,太原白樂天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碧曝懺觊g進(jìn)士出身的白居易
,曾授秘書省校書郎
,再官至左拾遺
,可謂春風(fēng)得意。
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
,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quán)貴
,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
。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
,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chǎn)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
。
這種滄桑的感慨
,也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jì)游詩
,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洞罅炙绿一ā肥翘拼娙税拙右子谠褪辏?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
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
,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
,突出地展示了發(fā)現(xiàn)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
。
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
,天真可愛,活靈活現(xiàn)
;立意新穎,構(gòu)思巧妙
,趣味橫生
,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
,生于河南新鄭。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
,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
,形式多樣
,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官至翰林學(xué)士
、左贊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
,葬于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
、《賣炭翁》
、《琵琶行》等。
4.大林寺桃花 古詩
作品原文: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
作品簡介: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紀(jì)游詩
,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
。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
,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無情,原來是對春天的錯怪
。春并未歸去,不過是轉(zhuǎn)到這山寺里來了
。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
,活靈活現(xiàn)
,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
,突出地展示了發(fā)現(xiàn)的驚訝和意外的驚喜,立意新穎
,構(gòu)思靈巧
,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
,字樂天
,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
,河南鄭州新鄭人
,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他的詩歌題材廣泛
,形式多樣
,語言平易通俗
,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
、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代表詩作有《長恨歌》
、《賣炭翁》
、《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
、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
。白居易故居紀(jì)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
。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5.《大林寺桃花》古詩
作品原文:《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作品簡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紀(jì)游詩
,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
。
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
,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無情
,原來是對春天的錯怪。
春并未歸去
,不過是轉(zhuǎn)到這山寺里來了。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
,天真可愛,活靈活現(xiàn)
,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fā)現(xiàn)的驚訝和意外的驚喜
,立意新穎
,構(gòu)思靈巧
,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
,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
,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他的詩歌題材廣泛
,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
、左贊善大夫。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
、《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
、陜西
、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
。
白居易故居紀(jì)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6.大林寺桃這首詩的千古名句
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字面意思:人間四月春歸,繁花凋謝
,一片狼藉。高山大林寺內(nèi)
,桃花卻是剛剛盛開
。
賞析:第一句的“芳菲盡”
,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yīng)的
。它們字面上是記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
,突變到驚異
、欣喜
,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
,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
,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
,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xiàn)實世界
,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
,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
關(guān)于桃花的描寫詩句(描寫桃花的詩句有哪些)
1.描寫桃花的詩句有哪些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夭夭:茂盛的樣子。灼灼:鮮明的樣子
。
詩經(jīng)·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
,中無雜樹,芳華鮮美
,落英繽紛
芳華鮮美:一作芳草鮮美
。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唐·宋之問《有所思》:“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幽閨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南陌青樓十二重
,春風(fēng)桃李為誰容
容:打扮
。
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
,水上桃花紅欲然
然:燃
。
唐·王維《輞川別業(yè)》
桃花復(fù)含宿雨
,柳綠更帶朝煙
唐·王維《田園樂》:“桃花復(fù)含宿雨
,柳綠更帶朝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浼彝磼?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鶯啼山客猶眠
。”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映淺紅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紅入桃花嫩
,青歸柳葉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顛狂柳絮隨風(fēng)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桃蹊李徑年雖古
,梔子紅椒艷復(fù)殊
梔子:梔實
,可作黃色染料
。
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唐·賈至《春思二首》
百葉雙桃晚更紅
,窺窗映竹見珍瓏
唐·韓愈《題百葉桃花》
桃花亂落如紅雨
唐·李賀《將進(jìn)酒》:“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城邊流水桃花過
,簾外春風(fēng)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
唐·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宋·歐陽修《舞春風(fēng)》
鴨頭春水濃如染
,水面桃花弄春臉
鴨頭:形容春江江水如鴨頭的濃綠色
。
宋·蘇軾《送別詩》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宋·蘇軾《新城道中》
桃花香
,李花香
。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
。
斗:比賽
。
宋·秦觀《江城子》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樹下的小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酚校骸疤依畈谎裕伦猿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此句意謂:桃柳成蔭的小路
,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戶戶。
宋·秦觀《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開盡
,唯有青青草色齊
宋·曾鞏《城南》
梅花落盡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
宋·葉夢得《虞美人》
桃初破兩三花,深淺散余霞
余霞:晚霞
。
宋·李彌遜《訴衷情》
東風(fēng)著意,先上小桃枝
宋·韓元吉《六州歌頭·桃花》
夾岸桃花蘸水開
蘸水開:桃花拂著水面帶水開放
。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風(fēng),及到離披將謝日
,顏色逾紅
離披:花將謝的樣子
。
元·姚燧《浪淘沙》
柳葉亂飄千尺雨
,桃花斜帶一路煙
千尺雨;連天的細(xì)雨。一路煙:水上彌漫著云煙
。
清·吳偉業(yè)《鴛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變種
,花重瓣
。和:伴隨。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
,不是凡花數(shù)
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著玉露栽種。數(shù):輩
。
宋·秦觀《虞美人》
2.古代描寫桃花的詩句1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譯文:
黃師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滾滾向東流
,春天給人一種困倦讓人想倚著春風(fēng)小憩的感覺
。江畔盛開的那一簇?zé)o主的桃花映入眼簾
,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
?
2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唐代: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
。
譯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紅艷艷的開的正旺
,蜀江的江水拍著旁邊的懸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見了
,認(rèn)為丈夫的喜愛如同這桃花轉(zhuǎn)瞬即逝
,而無限的憂愁就如這源源不斷的江水。
3
、《桃花》
唐代:元稹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
春風(fēng)助腸斷
,吹落白衣裳。
譯文:
桃花朵朵盛開
,那或深或淺的顏色
,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濃淡相宜的薄妝,讓人心怡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蔁o情的春風(fēng)卻將那美麗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這讓人情何以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4、《桃花》
唐代:周樸
桃花春色暖先開
,明媚誰人不看來
。
可惜狂風(fēng)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
譯文:
桃花在漸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綻放,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麗的顏色
?可惜初春的狂風(fēng)地吹過以后
,那美麗的花瓣卻只化成片片血紅的顏色點綴在青苔之上。
5
、《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
,不是閑人豈得知
。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yǎng)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
,白侍郎來折一枝
。
譯文:
一棵盛開的紅桃花
,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為旁邊有茂盛的松竹遮蔽
,光照少,所以開放得要晚些
。若不是傾斜的夕陽透入林中,還沒辦法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棵花樹
,不過也只有我這樣喜歡尋幽探勝的閑人
,才會過來一探究竟
。
可惜這棵桃花長得不是地方,就像偏僻寒門的人才容易被忽視
,貧窮人家的女兒通常晚嫁
,是被惡劣的環(huán)境給埋沒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蓱z鮮艷的桃花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過春天
,快要凋零了也沒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賞識
,今天機緣巧合被我發(fā)現(xiàn)
,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賞
。
3.寫出關(guān)于“桃花”的詩句“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ā对娊?jīng)》)
人間四月芳菲盡
, 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細(xì)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 (杜甫《曲江對酒》)
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江春水拍山流。 (劉禹錫《竹枝詞》
玄都觀里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后栽! (劉禹錫《游玄都觀》
草色青青柳色黃
,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盡日隨流水
,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fù)含宿雨
,柳綠更帶春煙
。(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 人面桃花相映紅
。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 (崔護《題都城南莊》)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凡桃俗李爭芬芳
,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題墨梅圖》)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fù)日
,花開花落年復(fù)年
。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 車塵馬后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qū)使我得閑
。 別人笑我忒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
,無花無酒鋤做田
!
宋 固紫芝
燕子風(fēng)高,小桃枝上花無數(shù)
。亂溪深處,滿地飛紅雨
。
七絕戀·桃
武陵故里愫情懷,系念桃花入夢來
。 五彩繽紛今勝昔
,晉時仙境可登臺
小桃西望那人家
,出樹香梢?guī)讟浠?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只恐東風(fēng)能作惡
,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fēng)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
,不及初開一朵鮮
。
——清.袁枚:《題桃樹》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dāng)結(jié)作千年實
,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立徐步立芳洲。癲狂柳絮隨風(fēng)去
,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尋得桃源好避秦
,桃紅又見一年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w莫遣隨流水
,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
,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后
,初將爛醉答春風(fēng)。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淺深處
,似勻深淺妝
。春風(fēng)助腸斷
,吹落白衣裳。
——唐. 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骸短一ā?/p>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倫送我情
。
(李白:《贈汪倫》)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桃花一簇開無主
,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桃花一樹魚三尺,不醉月明船不歸
。
(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山中答問》)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
(徐俯《春游湖》)
4.描寫春天桃花的詩句 古詩桃之夭
,灼灼其華
夭夭:茂盛的樣子。灼灼:鮮明的樣子
。
詩經(jīng)·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
,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芳華鮮美:一作芳草鮮美
。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唐·宋之問《有所思》:“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幽閨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南陌青樓十二重
,春風(fēng)桃李為誰容
容:打扮
。
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
,水上桃花紅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