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全集《陳公子完奔齊》原文賞析與注解陳公子完奔齊
(莊公二十二年)
【題解】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含量
。陳完沒接收卿位時所引的逸詩,實際上反映的是禮的規(guī)定
。即使是文中出現(xiàn)的卜辭
,也是辭藻華麗,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四言詩
。
【原文】
二十二年春
,陳人殺其大子御寇,陳公子完[26]與顓孫奔齊
。顓孫自齊來奔
。
【注釋】
[26]公子完:名完,為陳厲公的兒子
,謚號敬仲
。
【譯文】
二十二年的春天,陳國人把他們的太子御寇給殺死了
。陳國的敬仲和顓孫逃亡到齊國
。接著顓孫又從齊國逃亡到魯國
。
【原文】
齊侯使敬仲為卿。辭曰:“羈旅之臣[27]
,幸若獲宥[28]
,及于寬政,赦其不閑于教訓而免于罪戾[29]
,弛于負擔[30]
,君之惠也,所獲多矣
。敢辱高位
,以速官謗。請以死告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对姟吩芠31]:‘翹翹車乘[32],招我以弓
,豈不欲往
,畏我友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笔篂楣ふ齕33]
。
【注釋】
[27]羈旅:客居在外。
[28]宥:寬恕
,赦免
。
[29]不閑:不習,不熟練
。
[30]弛:寬免
,放下。
[31]《詩》:不見于《詩經(jīng)》
,逸詩
。
[32]翹翹:高高的樣子。
[33]工正:掌百工之官
。
【譯文】
齊桓公想任命敬仲做朝廷的卿大夫
,他辭謝說:“假如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獲得寬恕
,能在寬大的政令之下
,赦免我的缺乏教訓,而得以免除罪過
,放下恐懼
,這已經(jīng)是君王對我的大恩大德了。我所得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夠多了
,哪里還敢接受這樣的高位
,以至于很快招來其他官員的指責呢
?謹昧死上告?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对姟氛f:‘高高的車子
,招呼我用的是弓。難道我不想前去
?怕的是我的友朋
。’”于是齊桓公就讓他擔任了工正官
。
【原文】
飲桓公酒
,樂。公曰:“以火繼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鞭o曰:“臣卜其晝[34],未卜其夜
,不敢
。”君子曰:“酒以成禮[35]
,不繼以淫
,義也。以君成禮
,弗納于淫[36]
,仁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注釋】
[34]卜:占卜
,用以預(yù)測,卜其吉兇
,以表示謹慎重視
。
[35]成禮:完成禮,指按照禮儀規(guī)定行事
。
[36]淫:過分
,過度。
【譯文】
敬仲設(shè)宴招待齊桓公
,桓公很高興
。天馬上就要黑了,桓公說:“點上燈繼續(xù)喝酒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本粗俎o謝說:“微臣只知道白天設(shè)宴招待君主,不知道晚上陪飲
。所以不能執(zhí)行您的命令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本诱f:“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所以不能沒有節(jié)制
,這就是義
;由于和國君飲酒完成了禮儀,同時不使他過度
,這就是仁
。”
【原文】
初
,懿氏卜妻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
,是謂‘鳳皇于飛[37]
,和鳴鏘鏘[38],有媯之后
,將育于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八世之后
,莫之與京[39]?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注釋】
[37]于飛:飛
。于為語氣助詞。
[38]和鳴鏘鏘:形容鳴聲相和嘹亮
。
[39]莫之與京:顯赫的地位無人與之相比
。京,大
。此指相抗
。
【譯文】
起初,懿氏因要把女兒嫁給敬仲而占卜以詢吉兇
。他的妻子占卜之后說道:“很吉利
。這叫做‘鳳凰飛翔,唱和的聲音嘹亮
。媯氏的后代
,養(yǎng)育于齊姜。第五代就要昌盛
,官位和正卿一樣
。第八代以后,顯赫的地位就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抗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評析】
春秋末年,當時齊桓公還在位
,陳國公族禍起蕭墻發(fā)生了內(nèi)亂
,太子御寇被殺,公子完為了遠離禍端奔逃到齊國
。對于公子完的到來齊桓公是打心眼里感到高興的
,于是想任命他為卿,屬于高官
,陳完堅決不接受這個職位
,甚至以死相拒。在這種情況下
,齊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
,掌管百工,這是朝廷部門的一個長官
。陳完沒接收做卿的命令
,陳述的理由還很充分:首先是說自己沒有被趕出齊國,且免于獲罪
,已經(jīng)是感激涕零了
;其次是說自己不想再因為居高位而招致困擾。陳完既謙虛恭謹又非常明智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
,他身上流露出一種很深沉的憂患意識。
陳完擔任工正這個職位后
,也就成為了齊桓公的屬臣
,這個時候他又一絲不茍地執(zhí)行為臣之道,處處以禮儀來規(guī)范自己做事
。他能在家里設(shè)宴招待齊桓公
,說明他們君臣之間相處得很愉快。然而
,當齊桓公提出夜飲的建議時
,他又加以否決,因此而受到君子的認同與贊揚
。
左傳全集《陳公子完奔齊》原文賞析與注解 陳公子完奔齊
(莊公二十二年)
【題解】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含量
。陳完沒接收卿位時所引的逸詩,實際上反映的是禮的規(guī)定
。即使是文中出現(xiàn)的卜辭
,也是辭藻華麗,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四言詩
。
【原文】
二十二年春
,陳人殺其大子御寇
,陳公子完[26]與顓孫奔齊。顓孫自齊來奔
。
【注釋】
[26]公子完:名完
,為陳厲公的兒子,謚號敬仲
。
【譯文】
二十二年的春天
,陳國人把他們的太子御寇給殺死了。陳國的敬仲和顓孫逃亡到齊國
。接著顓孫又從齊國逃亡到魯國
。
【原文】
齊侯使敬仲為卿。辭曰:“羈旅之臣[27]
,幸若獲宥[28]
,及于寬政,赦其不閑于教訓而免于罪戾[29]
,弛于負擔[30]
,君之惠也,所獲多矣
。敢辱高位
,以速官謗。請以死告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对姟吩芠31]:‘翹翹車乘[32],招我以弓
,豈不欲往
,畏我友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笔篂楣ふ齕33]
。
【注釋】
[27]羈旅:客居在外。
[28]宥:寬恕
,赦免
。
[29]不閑:不習,不熟練
。
[30]弛:寬免
,放下。
[31]《詩》:不見于《詩經(jīng)》
,逸詩
。
[32]翹翹:高高的樣子。
[33]工正:掌百工之官。
【譯文】
齊桓公想任命敬仲做朝廷的卿大夫
,他辭謝說:“假如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獲得寬恕
,能在寬大的政令之下,赦免我的缺乏教訓
,而得以免除罪過
,放下恐懼
,這已經(jīng)是君王對我的大恩大德了
。我所得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夠多了,哪里還敢接受這樣的高位
,以至于很快招來其他官員的指責呢
?謹昧死上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对姟氛f:‘高高的車子
,招呼我用的是弓。難道我不想前去
?怕的是我的友朋
。’”于是齊桓公就讓他擔任了工正官
。
【原文】
飲桓公酒
,樂。公曰:“以火繼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鞭o曰:“臣卜其晝[34],未卜其夜
,不敢
。”君子曰:“酒以成禮[35]
,不繼以淫
,義也。以君成禮
,弗納于淫[36]
,仁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注釋】
[34]卜:占卜
,用以預(yù)測,卜其吉兇
,以表示謹慎重視
。
[35]成禮:完成禮,指按照禮儀規(guī)定行事。
[36]淫:過分
,過度
。
【譯文】
敬仲設(shè)宴招待齊桓公,桓公很高興
。天馬上就要黑了
,桓公說:“點上燈繼續(xù)喝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本粗俎o謝說:“微臣只知道白天設(shè)宴招待君主
,不知道晚上陪飲。所以不能執(zhí)行您的命令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本诱f:“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所以不能沒有節(jié)制
,這就是義
;由于和國君飲酒完成了禮儀,同時不使他過度
,這就是仁
。”
【原文】
初
,懿氏卜妻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
,是謂‘鳳皇于飛[37]
,和鳴鏘鏘[38],有媯之后
,將育于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八世之后
,莫之與京[39]?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注釋】
[37]于飛:飛
。于為語氣助詞。
[38]和鳴鏘鏘:形容鳴聲相和嘹亮
。
[39]莫之與京:顯赫的地位無人與之相比
。京,大
。此指相抗
。
【譯文】
起初,懿氏因要把女兒嫁給敬仲而占卜以詢吉兇。他的妻子占卜之后說道:“很吉利
。這叫做‘鳳凰飛翔
,唱和的聲音嘹亮。媯氏的后代
,養(yǎng)育于齊姜
。第五代就要昌盛,官位和正卿一樣
。第八代以后
,顯赫的地位就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抗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評析】
春秋末年
,當時齊桓公還在位
,陳國公族禍起蕭墻發(fā)生了內(nèi)亂
,太子御寇被殺,公子完為了遠離禍端奔逃到齊國
。對于公子完的到來齊桓公是打心眼里感到高興的
,于是想任命他為卿,屬于高官
,陳完堅決不接受這個職位
,甚至以死相拒。在這種情況下
,齊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
,掌管百工,這是朝廷部門的一個長官
。陳完沒接收做卿的命令
,陳述的理由還很充分:首先是說自己沒有被趕出齊國,且免于獲罪
,已經(jīng)是感激涕零了
;其次是說自己不想再因為居高位而招致困擾。陳完既謙虛恭謹又非常明智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
,他身上流露出一種很深沉的憂患意識。
陳完擔任工正這個職位后
,也就成為了齊桓公的屬臣
,這個時候他又一絲不茍地執(zhí)行為臣之道,處處以禮儀來規(guī)范自己做事
。他能在家里設(shè)宴招待齊桓公
,說明他們君臣之間相處得很愉快。然而,當齊桓公提出夜飲的建議時
,他又加以否決
,因此而受到君子的認同與贊揚。
求高人翻譯文言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愂献遄V)這位朋友
,你家里的族譜真的好長好長,我還是第一次接觸這一類的古文
,許多地方翻譯不準
,其中典故資料本人不熟,多為網(wǎng)上查證
,僅供參考
。
PS:族譜貌似很嚴肅的東東,弱弱地說
,看在我一片好心的份上
,真的出了錯表PIA我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PPS:長度原因,具體字詞
,除典故外不做注解
。
從來樹之大者,固其根本
;流之遠者
,(浚) 其泉源。承先啟后
。而因端竟委
。宜加詳也。
【譯文】從來要求樹木長得牢固
,必然要鞏固他的根本
;要河水流得長遠,必然要疏通他的源泉
。(家族)承先啟后
,從最初到最后(的血脈),應(yīng)當詳加記述
。
【注】此句疑似缺字(浚)
。樹、流句
,出自唐代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陳氏之派演於有女為
。
【詞解】有女為:人名不詳
。
【譯文】陳氏一脈,源自有女為
。
稽古重華
。以大孝承帝天之庥。以元德受唐堯之禪
。尊居九重
。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
【詞解】稽古:考察古事
;重華:五帝之舜。
【譯文】考察古事
,從五帝之一的舜說起
。舜憑借高尚的德行,接受了堯(五帝之一)的禪讓
,繼承帝位
,身份尊貴,富有四海
。他的宗廟
,被子孫后代祭祀供奉,而保佑子孫
。
難商均不肖。禪位于禹
。而虞思衍商均之祚
。夏禹封虞思于虞。商湯封虞遂于陳
。
【詞解】商均
,舜的兒子(詳見百科資料);祚:本意帝位
,此處應(yīng)指王位
。
【譯文】然而,商均沒有治國的才華
,(舜)禪讓與大禹(五帝之一)
。而虞思繼承商均的王位,大禹將他的封地定在虞
,商湯又將虞封作陳(此處譯文不準)
。
至周武王。又以元女大姬配胡公
。而復(fù)封諸陳
。以備三恪
。
【詞解】元女:長女;大姬:長公主
;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褐艹铝ⅲ馇按醭淖訉O
,給以王侯名號
,稱三恪,以示敬重
。一說封 虞
、 夏 、 商 之后于 陳
、 杞
、 宋 。
【譯文】到了周武王的時代
,武王將他的大女兒配給胡公(作妻子)
,再次分封于陳地,以作三恪
。
【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
。”杜預(yù) 注:元女
, 武王 之長女
三代以來
。謹守候服。作賓王家
。傳二十五主
。而滅于楚。
【詞解】候:讀去聲
,占卜預(yù)測
;服:指禮儀。作賓:指擔任太子賓客職務(wù)
。
【譯文】自三代以來
,恭謹?shù)刈袷靥煲夂偷赖露Y儀、為王家指擔任太子賓客職務(wù)(此處譯文不準)
。傳二十五代家主
,被楚國所滅。
且魯莊公二十二年
。陳公子完
。抱器奔齊。聞韶而契圣心
。占兆而配姜岳
。厚施之報
。歷十一世。
【詞解】陳公子完:人名
;韶:傳說舜所作的樂曲名
;占、兆
,都有占卜的意思
。
【譯文】魯莊公二十二年,陳公子陷入危境
,懷抱才能逃亡到齊國(此處翻譯文不準)
,聽聞《韶》樂,契合圣上的心思
,占卜良辰吉日婚配與姜岳(此處譯文不準
,亦無資料查證)。(為齊臣)回報齊主恩德
,歷經(jīng)十一代
。
【注】魯莊公二十二年,即前672年
,陳宣公媯杵臼殺其子媯御寇
,厲公媯佗子媯完奔齊國,封于田
,遂改田姓(詳見百科資料)
。
另,有典故:子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
。
而田和遷齊康公於海上。代齊有國
。傳七主。而滅于秦
。
【譯文】后來
,田和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代替他成為齊國國主
,歷經(jīng)七代
,被秦所滅。
【注】公元前481年
,田成子發(fā)動武裝政變
,前391年,國相田和將齊國國君齊康公放逐到海上
,只留一城之地食邑
,前386年
,周室冊命田和為齊侯,幾年后康公病逝
。史稱‘田氏代齊’
自秦而漢
。以及晉宋。雖無茅土之詐
。當有爵祿之頒
。如陳平子昂等輩。代不乏人
。迄至霸先仕梁
。繼梁而超。鼎峙六朝
。傳五主
。而滅于隨。
【詞解】霸先:南北朝時期陳開國皇帝
,即陳高祖武皇帝
;陳平,西漢開國功臣
,陳子昂
,唐代文學家。
【譯文】從秦朝
、漢朝到晉朝
、宋朝,雖然沒有土地封邑
,但有一些人受到爵位官職的封賞
,例如陳平、陳子昂等
,世世代代都不缺乏有才華的人物
。到陳霸先于梁國出仕,后自立陳國
,于六朝時鼎盛一時
,傳承五代國主,被隋所滅
。
【注】陳朝為六朝中最后一朝
,陳霸先出身寒門,白手起家
,陳朝歷經(jīng)武帝
、文帝、宣帝三代治世興盛
,陳后主溺于文酒
,不思進取
,陳滅于隋。
另
,此句‘隨’疑似‘隋’字
。
后主陳煬公之子。陳叔寶
。于弘農(nóng)元年
。逃居東海。生有七子
。長子陳釋公
。流落江西。
【譯文】陳后主的兒子陳叔寶
,在弘農(nóng)元年逃亡到東海
。(陳叔寶)生了七個兒子,長子陳釋公流落江西
。
數(shù)傳而陳伯宣
。肇家湖廣。黃州府
。麻城縣
。孝感鄉(xiāng)。大灣丘
。高坎堰居住
。
【譯文】又傳了幾代到陳伯宣,在湖廣安家
。家在黃州府
,麻城縣,孝感鄉(xiāng)
,大灣丘
,高坎堰居住。
嗣是而支分派別
。瓜綿椒衍
。齊聚幾十輩。合數(shù)百口
。而且物隨人化。百犬同槽
。
【譯文】從這里之后
,便有了分支派別,繁衍傳承(開枝散葉)
,一族人齊聚幾十輩(
?
?此處譯文不準),總共數(shù)百口人
,并且財產(chǎn)也和血脈一樣繁盛
,有上百的家畜同槽而食。
封義門
。表其里居
。有自來也。然族繁不及備載
。特詳一派之傳
。以志世系。
【譯文】陳氏被封義門
,‘表其里居
。有自來也’(此處譯不出),但族人繁多,不能全部記載
,特別對一派的傳承詳加記敘
,來記載宗族世系。
【注】天圣四年八月十九日
,北宋仁宗封陳氏為‘義門’
。
一世陳伯宣。二世陳檀三世陳旺四世陳機
。五世陳感
。六世陳蘭。七世陳青
。八世陳仲
。九世陳崇。十世陳
。十一世陳錫
。十二世陳恭。十三世陳宗臣
。十四世陳及
。十五世陳思洪。十六世陳寶至今二十世陳根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六年
。
因西蜀土廣人稀
。飲命移雨廣人民。以填四川
。我根祖偕二弟遠根
。
三弟萬根。奉旨入川。分手判袂于涪州石
。題詩為記
。
【詞解】移雨:將他處雨移至此處。(個人認為此處不是移雨
,而是移民
。指洪武入川。)
;判袂:分袂
;離別。
【譯文】因為蜀中地廣人稀
,奉命移民
,來填補四川。我族根祖帶著二弟遠根
、三弟萬根
,奉旨入川。在涪州棋盤石分別
,題詩為記
。
詩曰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君追散入西涯
。(棋盤)石上首相聚
。風浪河邊柳更斜。從此今日分別后
。一家改作千萬家
。
【注】洪武入川,即洪武時期“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行動,推測陳家也入四川分家
,路上留下分袂詩
。
分袂詩(洪武入川分袂詩),也做分手詩
、傳家詩
,用以辨認分離的族親,即‘后人對得詩一首
,千百年前是一家’
。
另,本段缺字
,棋盤石在網(wǎng)上查到
,不知真?zhèn)巍?br>我根祖來至潾陽。卜居于羊市鎮(zhèn)
。仙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