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左傳全集《齊魯夾谷之會(huì)》原文賞析與注解

    大道家園 2023-07-18 21:31:09

    齊魯夾谷之會(huì)

    (定公十年)

    【題解】

    “夾谷之會(huì)”是齊

    、魯兩國國君一次重要的雙邊會(huì)談
    。孔子臨危受命
    ,擔(dān)任魯國的儐相
    ,他精通禮法,有勇有謀
    ,面對(duì)強(qiáng)大的齊國
    ,不僅保全了魯國的名譽(yù),而且讓其歸還了魯國的汶陽之田
    ,展現(xiàn)了孔子杰出的政治才華

    【原文】

    十年春,及齊平

    【譯文】

    魯定公十年春天,魯國同齊國講和。

    【原文】

    ,公會(huì)齊侯于祝其
    ,實(shí)夾谷[39]?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浊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40]
    ,必得志焉
    。”齊侯從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浊鹨怨耍唬骸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兵之[41]
    !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42]
    ,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俘不干盟
    ,兵不逼好。于神為不祥
    ,于德為愆義
    ,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饼R侯聞之,遽辟之[43]

    【注釋】

    [39]實(shí):止

    [40]萊人:齊國所滅的萊夷。夾谷為萊人流落之地

    [41]兵之:用武器打他們

    [42]裔夷:華夏以外地區(qū)的人。裔指地

    ,夷指人

    [43]辟:撤走。

    【譯文】

    夏天

    ,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見面
    ,祝其實(shí)際上就是夾谷
    。孔丘擔(dān)任儐相
    。犁彌對(duì)齊景公說:“孔丘懂得禮儀
    ,但是缺乏勇氣,如果派萊地人用武器劫持魯侯
    ,一定可以如我所愿
    。”齊景公聽從了犁彌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浊饚ьI(lǐng)著魯定公往后退,說:“戰(zhàn)士們
    ,用武器攻打他們
    !兩國國君友好相聚,而邊遠(yuǎn)的東夷俘虜卻使用武力來擾亂
    ,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會(huì)面的本意
    。外族不能圖謀中原,東夷不能攪亂華人
    ,俘虜不能侵犯盟會(huì)
    ,武力不能逼迫友好,這對(duì)神明來說是很不吉祥的
    ,對(duì)德行來說是損害道義
    ,對(duì)人們來說是有損禮儀的,國君肯定不會(huì)這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饼R景公聽了這些話,急忙讓萊地人撤走

    【原文】

    將盟

    ,齊人加于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
    ,有如此盟
    。”孔丘使茲無還揖對(duì)曰[44]:“而不反我汶陽之田
    ,吾以共命者
    ,亦如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饼R侯將享公
    ,孔丘謂梁丘據(jù)曰:“齊、魯之故
    ,吾子何不聞焉
    ?事既成矣
    ,而又享之,是勤執(zhí)事也
    。且犧
    、象不出門[45],嘉樂不野合[46]
    。饗而既具,是棄禮也
    。若其不具
    ,用秕稗也[47]。用秕稗
    ,君辱
    ,棄禮,名惡
    ,子盍圖之
    ?夫享,所以昭德也
    。不昭
    ,不如其已也[48]?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蹦瞬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注釋】

    [44]茲無還:魯大夫。

    [45]犧

    、象:酒器
    ,形如牛及象的尊。

    [46]嘉樂:鐘

    、磐
    。野合:在野外合奏之意。

    [47]秕稗:言禮草率

    ,猶如秕谷
    、稗草。

    [48]已:止

    【譯文】

    在進(jìn)行盟誓之際

    ,齊國人在盟書上添加上了這樣一句:“如果齊軍出境作戰(zhàn),而魯國不派三百輛甲車跟隨我們
    ,我們就按盟約懲罰
    !”孔丘讓茲無還拱手回答說:“如果你們不把汶陽的土地歸還于我們,反而讓我們供應(yīng)齊國的所需
    ,我們也要按盟約懲罰
    !”齊景公準(zhǔn)備設(shè)享禮招待定公
    。孔丘對(duì)梁丘據(jù)說:“按齊國和魯國從前的典章制度
    ,您難道沒聽說過嗎
    ?盟約之事已經(jīng)作結(jié),而又準(zhǔn)備設(shè)享禮招待
    ,這就是讓辦事人勤勞辛苦
    。況且犧尊、象尊不可以出國門
    ,美好的音樂也不可以在野外合奏
    。如果設(shè)享禮而全部具備這些東西,這是不符合禮儀的
    。如果這些東西不具備
    ,那就猶如用秕谷、稗草來招待
    ,用秕谷
    、稗草來招待這便是君王的恥辱。不符合禮儀
    ,名聲也會(huì)不好
    ,您為什么不仔細(xì)考慮呢!享禮
    ,是用來昭示德行的
    。如果不能昭示,還不如不舉行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庇谑驱R景公沒有舉行享禮。

    【原文】

    齊人來歸鄆

    、龜陰之田。

    【譯文】

    齊國人歸還了魯國的鄆邑

    、邑和龜陰等地

    【評(píng)析】

    文章首先敘述齊國大臣犁彌征得國君同意后,慫恿萊人在盟會(huì)一開始就用武力劫持魯君

    ,孔子竭力護(hù)衛(wèi)魯公
    ,并指出齊國的失禮與不義之舉,使得齊國君臣無奈又理虧
    ,進(jìn)而挫敗了萊人的這一陰謀
    。接著齊臣犁彌等人又發(fā)難,盟誓要魯國派三百輛兵車隨征
    ,否則受罰
    ,但孔子毫不示弱
    ,毅然提出要?dú)w還魯國的汶陽之田,否則也受懲罰
    ,再一次使得齊君無法拒絕
    。最后盟會(huì)提出要舉行享禮以待魯君,孔子怕再生變故
    ,以不合禮法為由謝絕這一宴請(qǐng)

    這個(gè)故事中,體現(xiàn)出了仁者之勇和匹夫之勇

    ,把孔子大義凜然
    ,與妄自尊大、恃強(qiáng)凌弱的齊國君臣針鋒相對(duì)的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
    。孔子不僅提出了仁
    、義
    、禮、智
    、信的學(xué)說
    ,而且自己躬行實(shí)踐,為子子孫孫樹立了典范
    。維護(hù)魯國的利益
    ,孔子“知禮而有勇”,讓人肅然起敬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87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 rel="prev"> 人面桃花笑春風(fēng)那首詩,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
    。按行多雅意,解起澄清志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biāo)點(diǎn)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行為
    、社會(huì)場景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康熙
    、雍正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dá)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