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歌第三
五子之歌第三
【原文】
太康失邦
,昆弟五人須于洛油【注釋】
[185]太康尸位:太康
[186]盤游:盤,樂
[187]畋(tián):田獵
[188]有窮后羿(yì):有窮,國名
[189]御:侍奉
[190]徯于洛汭:徯
[191]一:皆
[192]懔:危懼
[193]色荒:荒
[194]禽荒:禽
[195]或:有。
[196]陶唐:指堯帝
[197]冀方:冀州,指今山西和河北西部
[198]厔(zhì):至。
[199]典:法
。[200]關(guān)石(dàn)和鈞:關(guān)
,門關(guān)的稅收。石[201]疇:誰。
[202]郁陶:郁悶
[203]忸怩:心里慚愧。
【譯文】
太康失國以后
其中第二首說:“禹王的教誨這樣昭彰,可你在內(nèi)迷戀女色,在外游獵翱翔
;喜歡喝酒和愛聽音樂,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飾宮墻。這些事只要有一樁,就沒有人不滅亡。”其中第三首說:“那陶唐氏的堯皇帝,曾經(jīng)據(jù)有冀州這地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解析】
《五子之歌》可說是我國最早的詩歌
,是對帝王亡國的嘆息,體現(xiàn)了中國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夏啟的兒子太康耽于游樂田獵,荒廢政事,不理民情,人民不堪忍受。有窮國君羿率人民在黃河北岸抵御太康返回國都,從而使太康失去帝位。太康去洛南打獵時,他的五個弟弟侍候他們的母親同去了,太康被阻后。五個弟弟在洛水之北等候了一百多天,始終不見太康回來,于是作了五首歌,表示對太康的指責(zé)和怨恨。五子的名字,書傳沒有記載,大概被有窮國后羿立為王的仲康是其中的一個。文中說:“五子成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91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