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可以的
,每句都分辨不出是時間還是空間
,他是時空溶合交綜的代表
,說這四句詩都是寫空間景色,是可以的
,“更深”是時間
,“月色”是空間
,“月色半人家”是空間的畫面。
“北斗闌干南斗斜”
,月移斗斜
,是星空的畫面
,也是更深的標記
,也是時間的投影
。
“今夜偏知春氣暖”
,是寫時間,但“春氣”也帶來了空間的色彩
。
“蟲聲新透綠窗紗”是寫空間,但‘蟲聲’也帶來了時間的節(jié)侯
。
概括的說,一二句視覺的活動是自內而外的
,由平視到仰視
,三四句聽覺的感應是自外而內的,那蟲聲來時
,伴隨著春暖的感覺,綠紗窗的視覺
,以及‘新透’的動感
,各種感官的活動,像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帶來了節(jié)侯的感知
。
再看一首:
杜牧的《七絕?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
四句詩咋看都是空間景物,但每句都隱藏著秋夕的題旨。
第一句以銀燭與秋光點出秋夕
,第二句以流螢點出秋夕
。第三句以夜色涼如水點出秋夕。第四句以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椗屈c出秋夕。所以本詩的時空互為表里的
。銀燭
、秋光、畫屏是三個個不相關的景物
。卻被一個“冷”字關聯起來
,這個‘冷’字
,使原本奢麗的公眾陳設
,增添了寂寞滋味。
冷的是啥
?是詩人
,對吧,秋夕即涼
,輕羅小扇與流螢.都是轉眼要過時的東西,撲捉流螢.
,也有寂寞無聊的意思
,待到夜色涼如水,夜已深沉
,天空由于秋高氣爽,星空特別明亮
,宮人在眾多的星宿中獨選“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椗恰保г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牛郎織女還一年一度鵲橋會呢?
我呢
?仰看多時
,自然有一股幽怨之情,全詩由撲螢嬉戲到臥看雙星
,由動而靜
,也正表達出夜深漸寂的景況,全詩無一處不是交綜著的時空
,而情思蘊藉
、清麗感人。
這些是絕句的時空安排問題
,下邊我們談談虛實
。
二
、絕句創(chuàng)作過程中空間設計的虛實處理
1
、空間設計過程中虛與實的概念
【虛】:無法眼見的空間或者不存在于現實的空間均屬于虛空間
;
【實】:實實在在眼前空間屬于實空間
。
古詩中的虛指直覺看不見摸不著
,卻又能從字的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
,比如夢里呀,以往呀
,未來呀等等
。俗話說得好呀,‘眼見為實’
,在詩里也是適合的。
(1)眼前之景為實
,想象
、設想虛構的景為虛。
(2)現實之景為實
,已逝之景、神仙鬼怪世界
、幻想夢境為虛
。
(3)形象為實,抽象為虛
,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
(4)正面為實
,側面屬虛
明白了虛實的概念,接下來我們看看虛實的分類
。
2
、虛空間的分類
按照臺灣仇小屏博士的分類,虛空間大體分為:設想出的虛空間
,仙冥虛空間以及夢境中的虛空間
。
下面以具體的例子,了解這三類虛的空間
。注意
,因為在古代詩歌中全虛的空間畢竟是很少的
,所以我們所舉的例子
,只剝離詩中的虛空間來認識這三類虛空間。
(1)設想的虛空間
王維的《七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詩的前兩句渲染出倍思親的心情
,但第三句“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眳s不直言自己的思親,反而從兄弟處著筆
,設想出一個‘虛’的空間
,言兄弟憶我
,則我憶我兄弟之情自然可見
。
(2)仙冥虛空間
晏殊的《七絕?中秋月》
一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一
、二句主人翁在院落中孤獨寡歡的情景是實實再在的‘實’空間
,而面對秋月
,第四句“玉蟾清冷桂花孤,”想象月宮冷落
,嫦娥寂寞
,則屬于虛空間。仙境啊
,冥境啊,這些空間在古詩中出現的比較多
,但這些空間
,我們都沒去過
,這些都是憑空想象出來的
,所以也屬于虛空間。
(3)夢境中的空間
龔自珍的《七絕?夢中作四截句》
一例春湖汗漫聲
,月明報有大珠生。
紫皇難慰花遲暮
,交予鴛鴦訴不平
。
短短四句,卻有兩組意象
,托言夢境,寫的迷離恍惚
,其實作者是要抒發(fā)一種感概
,科舉高中的人沒有真才實學,不過是月亮在水中的幻影
,而癡人卻驚嘆為光彩奪目的稀世明珠,這是一首全虛的詩
,未兩句
,自嘆遲暮
,充滿了憤憤不平
,也只能在親密的朋友間傾訴罷了。
詩中所有空間景物純是從夢中生發(fā)出的
。但是,我們初學者最好不要寫都虛或者都實的
。
3
、空間設計的虛與實配置
我們都知道絕句在結構上有個特點就是以少勝多
、以虛寫實
,所以我們在絕句創(chuàng)作過程中必須注意虛實結合
,讓絕句靈動起來如何結合
?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1)先虛后實
邊貢的《七絕?嫦娥》
月宮清冷桂團團
,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
,不知天上憶人間。
詩前兩句“月宮清冷桂團團
,歲歲花開只自攀”是設想
,屬于虛
,后兩句
,是實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吨袊诺湓娝嚻疯b》分析這首詩時說。立足人間
,推想月宮冷寂
,然后發(fā)出世人只知羨月
,不知月仙慕人間的感慨
。臺灣仇小屏博士分析時說仙境與人間的兩兩對比,比出了作者的深意
。
(2)先實后虛
這個最適合初學者。
看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前兩句(實寫)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兩句(虛寫)。
全詩的結構是實寫部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是因”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屬于果,兩句之間呈因果關系
虛寫部分:“遙知兄弟登高處
,”是抓住九月九日最典型的一個片段突出描寫
,“遍插茱萸少一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笔?--渲染
。
(3)虛實疊映
例如:
顧況的《七絕?宮詞》
玉樓天半起笙歌
,風送宮嬪笑語和
。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
一、二句寫聽別處的笙歌言笑
,相形到自己這里的寂寞
,三句是夜深聽漏未眠,四句是寫獨自卷簾看秋河
。用一近字,愈見夜深
,此詩不說怨情
,而怨情顯露與言外
。因為倘是無心人
,必不會在夜深時
,還在聽別處的笙歌言笑這樣的清楚啊。
詩的虛筆是彼地“玉樓天半起笙歌
,風送宮嬪笑語和
。”主要突出了個聽字
。
實寫是此地,“月殿影開聞夜漏
,水晶簾卷近秋河
。”從一聽一看著筆
,虛與實的疊映協調的統(tǒng)一在一首絕句中。
關于絕句里的虛實問題和時空安排問題我們就學習到這些吧
。
三
、漁洋絕句第七法
下面學習漁洋絕句第七法
1
、【要點】一
、二句就題直起
,亦直賦眼前景、心中情
,第三句以敘寫人事轉接,而結句則必由實返虛
,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讀漁洋最須注意此等處
,以其有神韻也
。
2、【起句】直接切題以眼前景興起
。
3、【承句】緊抱首句
,進一步將眼前的景擴展
,為三、四句做鋪墊
,注意語意的聯屬。
4
、【轉句】第三句以敘寫人事轉接
,即“實接”仔細揣摩敘寫人事句
。
5
、【結句】宕開一筆,以景結
。
例詩:
翠羽明珰尚儼然,湖云祠樹碧于煙
。
行人系纜月初墮
,門外野風開白蓮
。
——再過露筋祠
吳頭楚尾路如何
,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
——江上
玉牕清曉拂多羅,處處憑欄更踏歌
。
盡日凝妝明鏡里
,水晶簾影映橫波
。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十二
東風作意吹楊柳
,綠到蕪城第幾橋。
欲折一枝寄相憶
,隔江殘笛雨瀟瀟。
——寄陳伯璣金陵
乍疏乍密秧針雨
,時去時來舶趠風
。
五月行人秣陵去,一江風雨晝蒙蒙
。
——金陵道上
江上渝歌幾處聞,孤舟日暮雨紛紛
。
歌聲漸過烏奴去
,九十九峰多白云
。
? ——廣元舟中聞棹歌
巴歌渝唱總紛紛
,長慶新詩久不聞。
欲訪東坡但搔首
,浪花高卷入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