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傳
華佗傳
【題解】
華佗(約145—208)
【原文】
華佗字元化
若當針
,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
,佗視脈,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則男,在右則女縣吏尹世苦四支煩
【注釋】
[1]壯容:青壯年的容貌
。[2]行差:頓時減輕
。[3]湔(jiān)洗:洗濯
。[4]自寤(wù):自我感覺
。[5]啼(tí)泣:啼哭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譯文】
華佗字元化
如需要針灸
原甘陵相的夫人懷孕六個月,腹部痛得厲害
。華佗診脈縣里的官吏尹世苦于四肢疲勞
【原文】
府吏倪尋、李延共止
,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fā)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鹽瀆嚴昕與數(shù)人共候佗
,適至,佗謂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故督郵頓子獻得病已差[7]
,詣佗視脈,曰:“尚虛,未得復(fù),勿為勞事[8],御內(nèi)[9]即死。臨死,當吐舌數(shù)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督郵徐毅得病
,佗往省之。毅謂佗曰:“昨使醫(yī)曹吏劉租針胃管訖,便苦咳嗽,欲臥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東陽陳叔山小男二歲得疾
彭城夫人夜之廁,蠆[11]螫其手
,呻呼無賴。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數(shù)為易湯,湯令暖之,其旦即愈。【注釋】
[6]中宿:半夜
[7]已差:差不多痊愈
[8]勞事:勞動操作之事。
[9]御內(nèi):行房事
[10]羸困:疲憊
[11]蠆(chài):古書上說的蝎子一類的毒蟲。
【譯文】
府吏倪尋
鹽瀆縣的嚴昕與幾個人一起等候華佗
,華佗剛到,對嚴昕說:“您身體好嗎從前做過督郵的頓子獻得的病已差不多治好
督郵徐毅得病
東陽縣陳叔山的小兒子二歲得病,下瀉時常先哭
彭城夫人夜里去廁所
,被毒蟲螫傷,痛得呻吟呼叫,沒有一點辦法。華佗叫人把藥湯燒熱【原文】
軍吏梅平得病,除名還家
佗行道,見一人病咽塞
,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車載欲往就醫(yī),佗聞其呻吟,駐車往視,語之曰:“向來道邊有賣餅家蒜齏[12]大酢[13],從取三升飲之,病自當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又有一郡守病
又有一士大夫不快
,佗云:“君病深,當破腹取。然君壽亦不過十年,病不能殺君,忍病十歲,壽俱當盡,不足故自刳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注釋】
[12]蒜齏(jī):搗碎的蒜
[13]?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ù):調(diào)味用的酸味液體
[14]蛇:當是指大蛔蟲
[15]病:指蛔蟲
【譯文】
軍吏梅平得病
華佗在路上行走,看見一人有吞食困難的病
,想吃東西而吞不下,他的家人用車載著他去找大夫又有一個郡守得病,華佗認為這個人大發(fā)怒氣病就會好
又有一個士大夫身體不舒服
【原文】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16]
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脈
,曰:“傷娠而胎不去?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睂④娧裕骸奥剬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胎已去矣【注釋】
[16]煩懣(mèn):泛指煩悶愁惱。
[17]頭風(fēng):頭疼病
[18]鬲(ɡé):在此指代膈腧穴。
【譯文】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
李將軍妻子病得很厲害
【原文】
佗之絕技
佗臨死
,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崩粑贩ú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佗亦不強,索火燒之初
,軍吏李成苦咳嗽,晝夜不寤,時吐膿血,以問佗。佗言:“君病腸臃,咳之所吐,非從肺來也。與君散兩錢,當吐二升余膿血訖,快自養(yǎng),一月可小起,好自將愛,一年便健。十八歲當一小發(fā),服此散,亦行復(fù)差。若不得此藥,故當死。”復(fù)與兩錢散【注釋】
[19]考驗首服:經(jīng)拷打查驗
,華佗認罪。【譯文】
華佗的絕妙醫(yī)術(shù)
,都像上面所說的。然而他原本是士人,后來把醫(yī)術(shù)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心中常有后悔之意。曹操親自處理朝政華佗臨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