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陸 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試禮部,主司置前列,秦檜黜之。二十八年(1158),始為福州寧德縣主簿。三十年(1160),除敕令所刪定官。三十二年(1162),賜進士出身。孝宗隆興元年(1163),通判鎮(zhèn)江府。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從軍南鄭。光宗紹熙元年(1190),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寧宗嘉泰三年(1203)升寶章閣待制,致仕。他是南宋最著名的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之一,《四庫全書》收《劍南詩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全宋詩》錄其詩八十八卷又二十二句。
《新竹》一作《東湖新竹》,“東湖”在今浙江紹興東南,為著名風景區(qū),此詩當作于紹興。
前六句寫景。首聯(lián)扣題寫東湖新竹。起句從小心護持的角度寫新竹,因為竹筍常被人挖掘制作美味佳肴,有些動物也會刨食,所以要嚴加防范。而“插棘編籬”無疑是最普遍而又最有效的防范措施。棘為落葉灌木,莖上多刺,所以將棘條插在地上再編成籬笆,效果是非常好的。次句中的“寒”與“碧”都是形容詞,在這里活用成名詞來指稱新竹,突出了新竹碧綠、清涼的特點。此外還借水中的倒影來寫新竹,將新竹與東湖聯(lián)系在一起,相互映襯,特別富有美感。
頷聯(lián)寫竹林。三句寫竹林風聲,因為竹子喜歡叢生成林,彼此間還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所以通風,竹林里的溫度在夏天相對低一些,一陣風掠地而過,竹葉沙沙作響,人們會感到特別清涼,仿佛秋天提前到來了。四句寫竹蔭。由于成片的竹林可以遮天蔽日,人們在竹林中乘涼,或坐或臥,即使在正午,都見不著太陽,感覺不到炎熱。
頸聯(lián)具體寫新竹的成長情況。五句寫不時能聽到竹殼脫落時發(fā)出的簌簌聲,因為新竹比較多,如果待在竹林里乘涼,竹殼不斷地脫落形成整體效應,所以能聽到簌簌聲?!敖饣X”指竹殼脫落。六句寫新竹,竹稍長出新葉時,顯得非常清新與茂盛。“葉離離”一作“影離離”,《劍南詩稿》卷五作“葉離離”,就詩歌內(nèi)容而言,前者較好?!胺派页跻姟币姷氖切氯~,而不是影子,因為新葉的影子與老葉的影子沒有什么差別,再說竹蔭已經(jīng)寫過了。這兩句說明陸游對事物的觀察是非常細致的。
尾聯(lián)抒情,表示一有空就要經(jīng)常來到這里休息,可見對此處新竹是多么喜愛。七句中的“官閑”一作“歸閑”,絕大多數(shù)版本作“官閑”,當以“官閑”為是,因為要等到“歸閑”以后再游此地,其喜愛此地新竹的程度就大為減弱了。末句寫枕頭和涼席仍然像今天一樣隨身帶著,一遇到適合的地方就席地而坐或席地而臥,這也說明此次觀賞東湖新竹是多么舒心愜意。
這是一首詠物詩,清黃應起《詠物詩選序》說:“初學無由問津則莫不工于賦物始?!笨梢娋毩晫懺佄镌娛菍W習寫詩的一個重要途徑,《千家詩》選擇陸游的這首詩,也許是為初學寫詩的人提供一個學習的樣本。作者寫了新竹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過程及特點、竹林的價值,以及作者對東湖新竹的感受,從中略可窺見詠物詩的寫法。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07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狂歡中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