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楊炯《夜送趙縱》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大道家園 2023-07-20 12:13:01

      夜送趙縱

      楊 炯

      趙氏連城璧

      ,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

      ,明月滿前川

      楊炯(650—692)

      ,陜西華陰(今陜西華陰)人。唐高宗顯慶四年(659)
      ,舉神童
      ,待詔弘文館。高宗上元三年(676)應(yīng)制舉及第
      ,授校書郎
      。高宗永隆二年(681)充崇文館學(xué)士,遷詹事司直
      。武則天天授元年(690)
      ,任教于洛陽宮中習(xí)藝館。武則天如意元年(692)
      ,任盈川縣(今浙江衢州市高家鎮(zhèn)盈川村)令
      。與王勃、盧照鄰
      、駱賓王一起被稱為“初唐四杰”
      。他是一位才子型的詩人,此詩若一氣呵成
      ,也反映了這一點
      。《四庫全書》收《盈川集》十卷
      ,《全唐詩》錄其詩一卷
      ,《全唐詩續(xù)拾》補其詩二首。

      趙縱

      ,未詳
      。《全唐詩》中好幾處提到“趙縱”
      ,都與楊炯生活的時間不合
      。《夜送趙縱》
      ,說明兩人從白天到夜晚
      ,在一起已經(jīng)待了很長時間,雙方懷有依依惜別之情不言而喻

      前兩句用“連城璧”比喻趙縱品質(zhì)高貴

      ,名滿天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斑B城璧”即價值連城的寶玉
      ,就是和氏璧。據(jù)《史記·廉頗藺相如傳》介紹
      ,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
      ,秦昭王寫信給他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
      。因為趙縱姓趙,所以隨手用了這個典故
      ,趙縱雖沒有那么大的名聲
      ,但是就“趙氏連城璧”的本義而言,還是很恰當(dāng)?shù)摹?/p>

      后兩句寫送別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斑€舊府”暗用了完璧歸趙的典故,與首句相照應(yīng)
      。末句寫眼前的美景
      ,雖然是深夜,但是在明月的照耀下
      ,前程一片光明
      。“川”在這里不是指河流
      ,而是指道路
      ,前人有“川途”的說法。

      送別通常都會產(chǎn)生傷感情緒

      ,但是在朝氣蓬勃的初、盛唐階段
      ,一些詩人卻作出了與眾不同的處理
      。最有名的例子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痹倬褪歉哌m的《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作者們都在努力克服離情別緒
      ,鼓勵朋友滿懷樂觀的情緒走上新的征途
      。從這首詩中,我們感覺不到兩人在送別時有何感傷情緒
      ,相反連夜趕路
      ,顯得意氣風(fēng)發(fā)的樣子。這是那個奮發(fā)有為的時代給詩歌作品打上的烙印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08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