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左傳全集《齊晉平陰之戰(zhàn)》原文賞析與注解

    大道家園 2023-07-22 19:23:04

    齊晉平陰之戰(zhàn)

    (襄公十八年)

    【題解】

    襄公十六年晉國召集諸侯在湨梁會盟

    ,齊國的使者表現(xiàn)得傲慢無禮
    ,于是兩年后
    ,晉國便召集了十幾個國家組成聯(lián)軍共同討伐齊國。

    【原文】

    冬十月

    ,會于魯濟,尋湨梁之言[58]
    ,同伐齊
    。齊侯御諸平陰
    ,塹防門而守之[59]
    ,廣里
    。夙沙衛(wèi)曰:“不能戰(zhàn)
    ,莫如守險
    。”弗聽
    。諸侯之士門焉,齊人多死
    。范宣子告析文子曰:“吾知子,敢匿情乎
    ?魯人
    、莒人皆請以車千乘自其鄉(xiāng)入[60]
    ,既許之矣
    。若入
    ,君必失國。子盍圖之
    ?”子家以告公
    ,公恐。晏嬰聞之曰:“君固無勇
    ,而又聞是
    ,弗能久矣
    。”

    【注釋】

    [58]湨梁之言:指湨梁會盟時的盟誓“同討不庭”

    [59]塹:挖壕溝。防門:在平陰東北

    [60]鄉(xiāng):同“向”。魯在齊西南

    ,莒在齊東南,從其向入
    ,即從二國經(jīng)過合擊齊國

    【譯文】

    冬季,十月

    ,魯襄公和晉平公
    、宋平公、衛(wèi)殤公
    、鄭簡公、曹成公
    、莒子、邾子
    、滕子、薛伯
    、杞伯、小邾子在魯國濟水上會見
    ,重溫湨梁的盟誓
    ,一起進攻齊國
    。齊靈公在平陰抵御,在防門外挖壕據(jù)守
    ,壕溝的長度有一里
    。夙沙衛(wèi)說:“如果不能作戰(zhàn),還不如扼守險要為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饼R靈公不聽
    。諸侯的士兵進攻防門,齊軍戰(zhàn)死很多人
    。范宣子告訴析文子說:“我了解您
    ,難道敢隱瞞情況嗎
    ?魯國人
    、莒國人都請求帶一千輛戰(zhàn)車從他們那里一往西北
    ,一往東北打進去
    ,我們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如果攻進來
    ,貴國君王必然丟掉國家。您何不考慮一下
    !”析文子把這些話告訴齊靈公,齊靈公聽了十分恐懼
    。晏嬰聽到了
    ,說:“國君本來沒有勇氣,而又聽到了這些話
    ,活不了多久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原文】

    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61]

    ,雖所不至
    ,必旗而疏陳之[62]
    。使乘車者左實右偽[63]
    ,以旗先,輿曳柴而從之
    。齊侯見之
    ,畏其眾也,乃脫歸[64]
    。丙寅晦
    ,齊師夜遁。師曠告晉侯曰:“鳥烏之聲樂[65]
    ,齊師其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毙喜嬷行胁唬骸坝邪囫R之聲[66],齊師其遁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笔逑蚋鏁x侯曰:“城上有烏
    ,齊師其遁
    。”

    【注釋】

    [61]斥:開拓

    ,排除

    [62]旗而疏陳之:插上軍旗稀疏地布成軍陣的樣子

    [63]左實右偽:左邊用真人,右邊用假人

    [64]脫歸:脫離前線逃回國都

    [65]鳥烏:即烏鴉。

    [66]班馬:馬匹盤桓

    【譯文】

    齊靈公登上巫山觀望晉軍

    。晉國人派司馬排除山林河澤的險阻,雖然是軍隊達不到的地方
    ,也一定樹起大旗而稀疏地布置軍陣
    。讓戰(zhàn)車左邊坐上真人而右邊放上偽裝的人,用大旗前導(dǎo)
    ,戰(zhàn)車后面拖上木柴跟著走。齊靈公看到
    ,害怕晉軍人多
    ,就離開軍隊脫身回去
    。二十九日
    ,齊軍夜里逃走
    。師曠告訴晉平公說:“烏鴉的聲音愉快
    ,齊軍恐怕逃走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毙喜嬖V中行獻子說:“有馬匹盤旋不進的聲音,齊軍恐怕逃走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笔逑蚋嬖V晉平公說:“城上有烏鴉
    ,齊軍恐怕逃走了
    。”

    【原文】

    十一月丁卯朔

    ,入平陰,遂從齊師[67]
    。夙沙衛(wèi)連大車以塞隧而殿[68]
    。殖綽、郭最曰:“子殿國師
    ,齊之辱也。子姑先乎
    !”乃代之殿。衛(wèi)殺馬于隘以塞道
    。晉州綽及之,射殖綽
    ,中肩
    ,兩矢夾脰
    ,曰:“止,將為三軍獲
    。不止
    ,將取其衷[69]?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鳖櫾籟70]:“為私誓[71]?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敝菥b曰:“有如日!”乃弛弓而自后縛之[72]
    。其右具丙亦舍兵而縛郭最[73]
    ,皆衿甲面縛[74],坐于中軍之鼓下

    【注釋】

    [67]從:追趕。

    [68]隧:山中小路

    。殿:殿后
    ,后衛(wèi)

    [69]衷:中心

    [70]顧:回頭。

    [71]私誓:個人間的誓言

    [72]弛弓:松下弓弦

    [73]舍兵:放下武器

    [74]衿甲:披著甲。面縛:反綁

    【譯文】

    十一月初一日

    ,晉軍進入平陰
    ,于是就追趕齊軍。夙沙衛(wèi)拉著大車
    ,堵塞山里的小路然后自己作為殿后
    。殖綽、郭最說:“您來作為國家軍隊的殿后
    ,這是齊國的恥辱
    。您姑且先走吧!”便代他殿后
    。夙沙衛(wèi)殺了馬匹放在狹路上來堵塞道路
    。晉國的州綽追上來
    ,用箭射殖綽
    ,射中肩膀,兩枝箭夾著脖子
    。州綽說:“停下別跑
    ,你還可以被我軍俘虜
    ;不停
    ,我將會向你心口射一箭。”殖綽回過頭來說:“你發(fā)誓
    。”州綽說:“有太陽為證
    !”于是就把弓弦解下來而從后邊捆綁殖綽的手
    ,他的車右具丙也放下武器而捆綁郭最,都不解除盔甲從后面捆綁
    ,他們坐在中軍的戰(zhàn)鼓下邊

    【原文】

    晉人欲逐歸者

    ,魯
    、衛(wèi)請攻險
    。己卯,荀偃
    、士匄以中軍克京茲[75]
    。乙酉,魏絳
    、欒盈以下軍克邿[76]
    。趙武
    、韓起以上軍圍盧,弗克
    。十二月戊戌
    ,及秦周[77],伐雍門之萩[78]
    。范鞅門于雍門,其御追喜以戈殺犬于門中
    。孟莊子斬其橁以為公琴[79]
    。己亥,焚雍門及西郭
    、南郭
    。劉難
    、士弱率諸侯之師焚申池之竹木[80]。壬寅,焚東郭
    、北郭
    。范鞅門于揚門[81]。州綽門于東閭
    ,左驂迫[82],還于門中[83]
    ,以枚數(shù)闔[84]。

    【注釋】

    [75]京茲:在今山東平陰縣東

    [76]邿(shī):在平陰縣西。

    [77]秦周:在齊都臨淄附近

    [78]萩:即楸

    ,落葉喬木。

    [79]橁:木名

    ,可制琴
    、車轅

    [80]申池:在齊都南門申門外

    [81]揚門:齊都西北門。

    [82]迫:由于路窄無法前進

    [83]還:盤旋。

    [84]以枚數(shù)闔:數(shù)城門上的枚數(shù)

    。枚
    ,門上鐵釘
    。此謂州綽有意表示閑暇

    【譯文】

    晉國人要追趕逃兵

    ,魯國、衛(wèi)國請求進攻險要的地方
    。十三日
    ,荀偃
    、士匄帶領(lǐng)中軍攻下京茲。十九日,魏絳
    、欒盈帶領(lǐng)下軍攻下邿地
    ;趙武
    、韓起帶領(lǐng)上軍包圍盧地
    ,沒有攻下
    。十二月初二日
    ,到達秦周地方,砍伐了雍門外邊的萩木
    。范鞅進攻雍門
    ,他的御者追喜用戈在門里殺死一條狗
    。孟莊子砍下橁木制作頌琴。初三日
    ,放火燒毀了雍門和西邊
    、南邊的外城。劉難
    、士弱率領(lǐng)諸侯的軍隊放火燒了申池邊上的竹子樹木
    。初六日
    ,放火燒了東邊、北邊的外城
    ,范鞅攻打揚門
    。州綽攻打東閭
    ,左邊的驂馬由于擁擠而不能前進
    ,回到門里盤旋
    ,停留很久,把城門門扇上的銅釘都數(shù)清楚了

    【原文】

    齊侯駕

    ,將走郵棠。大子與郭榮扣馬[85]
    ,曰:“師速而疾
    ,略也[86]。將退矣
    ,君何懼焉
    !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輕[87]
    ,輕則失眾
    。君必待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睂⒎钢甗88]
    ,大子抽劍斷鞅,乃止
    。甲辰
    ,東侵及濰,南及沂

    【注釋】

    [85]大子:太子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郏豪?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牽

    [86]略:奪取物資

    [87]輕:輕舉妄動

    [88]犯:突

    ,沖

    【譯文】

    齊靈公駕了車

    ,準(zhǔn)備逃到郵棠去
    。太子和郭榮牽住馬
    ,說:“諸侯的兵行動快速而且勇敢
    ,這是在掠取物資
    ,將要退走了
    ,君王害怕什么
    ?而且國家之主不能逃走
    ,逃走就會失去大眾
    。君王一定要等著
    !”齊靈公準(zhǔn)備沖向前去
    ,太子抽出劍來砍斷馬韁,這才停了下來
    。初八日,諸侯的軍隊向東邊進攻到達濰水
    ,南邊到達沂水

    【評析】

    晉軍的智謀與英勇善戰(zhàn)在平陰一戰(zhàn)中再次得到發(fā)揚光大。首先是交戰(zhàn)之前

    ,在各險要地段都插上旌旗
    ,同時在每輛戰(zhàn)車上只安排兩名武士,而不是以前的三名
    ,以增加戰(zhàn)車數(shù)量
    ,然后又在戰(zhàn)車后面拖上樹枝來回奔跑。這些虛張聲勢的舉動果然起到了作用
    ,齊軍一開戰(zhàn)就聞風(fēng)喪膽

    晉將州綽在此戰(zhàn)后威名遠(yuǎn)播。雙方交戰(zhàn)時

    ,他先是兩箭射下齊將殖綽
    ,逼得殖綽要他發(fā)誓不殺自己才敢投降;接著是沖到齊都城的城門底下
    ,居然有工夫數(shù)清楚門板上的門釘
    。仗著此戰(zhàn)中的戰(zhàn)績,州綽在三年后逃到齊國時
    ,才敢當(dāng)面恥笑殖綽
    、郭最這兩位齊莊公的“大內(nèi)高手”,順便創(chuàng)造了“食肉寢皮”這個成語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15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康熙
    、雍正、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
    ,你知道他是誰么?藝術(shù)這東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來到那桃花盛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