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成長經(jīng)歷作品解讀解讀第一部分 楊絳的成長經(jīng)歷
小馬哥:
楊絳先生生于1911年,逝世于2016年
安子:
聽眾朋友們好
注解:楊絳
說起楊絳先生,我要先說一個詞
楊絳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用楊絳自己的話說
楊氏家族很龐大
注解:楊絳通曉英語
2016年5月25日
小馬哥:
家庭的熏陶功不可沒
安子:
是啊
雖然父親的仕途不順
,但是在楊絳眼里,父親卻是偉人。被貶職回無錫老家時
,很多人到北京的站臺上來送父親,有這樣一位父親,楊絳覺得非常自豪。后來,楊絳隨父母在無錫租了房子住下
,沒多久,又隨父母遷居上海。在上海期間,楊蔭杭應邀在上海申報館當主筆楊絳的父親對子女要求非常嚴格
小馬哥: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安子:
當時北伐戰(zhàn)爭如火如荼,學生運動此起彼伏
沒想到父親竟然一口拒絕
,還說:“你不肯,就別去,不用借爸爸來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父親還對楊絳說:“你知道林肯說的一句話嗎
?Dare to say no!你敢嗎?”楊絳只好苦著臉說:“敢
!”于是
,楊絳回到學校,堅持說:“我不贊成游行,我不去。”結果被說“豈有此理”,不過倒也有不少同學站出來,同意她的意見,從此,拒絕游行有了一個新的獨立自主的聲音,那就是楊絳提出的:“我不贊成,所以我不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注解:楊絳的父親叫楊蔭杭。楊絳在晚年出版了《回憶我的父親》
,書中就記述了父親的生平事跡,體現(xiàn)了清末民初的知識分子,為中國的富強做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正因為楊絳的父親不畏強權、剛直不阿,所以在官場上屢被排擠小馬哥:
我記得看過有關報道
安子:
不是楊絳沒有考上
,而是沒有機會考。1928年夏,楊絳準備報考大學。當時清華大學剛開始招收女生,但不到南方招生,也就是說,身在蘇州的楊絳沒有機會考清華大學,只好就近考入蘇州的東吳大學。小馬哥:
楊絳最初選擇的專業(yè)是文學嗎
?注解:楊絳在東吳大學讀三年級的時候
,她的母校振華女中的校長為她申請到了美國韋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然而,她竟然謝絕了留學的申請,她認為,與其到美國攻讀政治,不如在國內(nèi)較好的大學里攻讀文學。安子:
不是
,楊絳在東吳大學讀了一年之后,學校讓分科。東吳大學沒有文學專業(yè),只有法預科和政治學專業(yè),這讓楊絳大傷腦筋。她征求父親的意見,問自己到底該學什么專業(yè),父親回答:“沒有什么該不該,最喜歡什么,就學什么。喜歡的就是自己最相宜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最后,楊絳選擇了政治系
。東吳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十分可觀東吳大學是教會大學
后來
楊絳的簡介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1911年7月17日
1935年
,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同年夏季與丈夫同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楊絳隨錢鍾書帶著一歲的女兒回國,回國后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楊絳通曉英語
2016年5月25日
擴展資料
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有時明凈到有些冷
楊絳的文字韻致淡雅
-楊絳
楊絳先生生平及主要成就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
2014年還在公演
擴展資料:
楊絳先生經(jīng)歷過三反,五反
1937年,唯一的女兒“阿圓”出世
與楊絳一同下放的同伴回憶,“你看不出她憂郁或悲憤
而在此期間
-楊絳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1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外國童話《[蘇聯(lián)]庫古利季諾夫·瞎話···
下一篇: 范仲淹寫《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