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稍有文學(xué)常識者
關(guān)于絕命詞一說,宋代王绖《默記》卷上有記錄
如果承認(rèn)這首詞是絕命詞
首句“春花秋月何時了”,表現(xiàn)了詞人愁苦難禁的情懷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詞人究竟是不愿站在明月之下回首故國,還是站在明月之下不堪回首故國?如果是前者,則詞人七夕生日之際,苦悶的自囚于房內(nèi),而猜度甚或想象外面的美好;如果是后者,則詞人登樓望遠(yuǎn),借著月光遙望故國,生出無限的感慨悲慟。“雕欄玉砌”無疑代指南唐故國之物
,寄托著過去無限的奢華;“朱顏”則代指南唐故國之人,代表了昔日縱情的歡樂。物“應(yīng)猶在”,實(shí)指亡國未久;人已“改”,注解有兩種:一是容顏凋零之意;一是舊人更新之意。這兩種解釋都解釋的通:因為自己的被囚北遷曾經(jīng)的一國之君
,享盡榮華;而今淪為階下囚,歷盡磨難。這種天上地下的差別,讓他無限唏噓悲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處以“春水”喻愁,化抽象為具體,讓人分明能感受到詞人綿綿無盡的亡國之愁、身世之悲。然而這里的“春水”,周振甫先生解釋:“用遠(yuǎn)離自己的長江作比,在比喻里就有懷念故國之情,情思更為深厚。”顯然,周先生只注意到“春水”之“水”,而沒有注意到春水之“春”。李煜創(chuàng)作本詞的時間既然是七夕,應(yīng)該是秋水才對,為何是春水呢?從創(chuàng)作的心理來說然而
綜上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1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曹植·野田黃雀行》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
周濟(jì)《渡江云·楊花》清代詞作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