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選三)》古詩注釋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23 09:59:28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選三)》古詩注釋與賞析

    其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①,漂泊西南天地間②

    三峽樓臺淹日月③

    ,五溪衣服共云山④。

    羯胡事主終無賴⑤

    ,詞客哀時且未還⑥

    庾信平生最蕭瑟⑦,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⑧

    【注釋】

    ①支離

    ,猶流離。東北
    ,指中原地區(qū)
    ,與下“西南”相對。自蜀言之
    ,中原則在東北
    。風塵,指戰(zhàn)亂
    。際
    ,適當其時。此句乃追憶安史亂時
    ,自己在中原地區(qū)的流離生涯
    。②西南,指巴蜀
    。③三峽
    ,通常指瞿塘峽、巫峽
    、西陵峽
    。此指夔州
    。樓臺,泛指當?shù)孛窬?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淹
    ,淹留、留滯
    。淹日月
    ,言漂泊日久。④五溪
    ,《水?jīng)注·沅水》:“武陵有五溪
    ,謂雄溪、樠溪
    、無(一作“潕”)溪
    、酉溪、辰溪……夾溪悉是蠻左所居
    ,故謂此蠻五溪蠻也
    。……織績木皮
    ,染以草實
    ,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蔽逑诮窈衔鞑俊①F州東部一帶
    ,位于夔州南
    。共云山,言與五溪蠻共處雜居
    。⑤羯胡,古匈奴族別部
    。此指安祿山
    。祿山父系出于羯胡。主
    ,指唐玄宗
    。玄宗寵任安祿山,而祿山陽奉陰違
    ,終致叛唐作亂
    ,故曰“終無賴”。無賴
    ,謂狡詐反復
    。羯胡
    ,亦指侯景之亂。景降梁又叛梁
    ,反復無常
    ,《南史·賊臣傳論》謂其“多行狡算”,“因機騁詐
    ,肆行矯慝”
    。《梁書·侯景傳》亦謂“肆其恣睢之心
    ,成其篡盜之禍”
    ,“方之羯賊,有逾其酷”
    。庾信恰值侯景之亂
    ,故下及之。⑥詞客
    ,杜甫自謂
    ,兼指庾信。未還
    ,作者未得還故鄉(xiāng)
    ,庾信未得還故國。⑦庾信
    ,字子山
    ,初仕梁。侯景之亂
    ,信奔江陵
    ,在庾家故居(江陵城北三里宋玉宅)暫住。后出使西魏
    ,被羈留北朝長達二十八年之久
    ,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信仕北朝雖位望通顯
    ,但常有鄉(xiāng)關(guān)之思,乃作《哀江南賦》以寄慨
    。庾信有二子一女死于侯景之亂
    ,其父不久亦去世。在北朝家庭屢遭不幸
    ,女兒和外孫又相繼死去
    。晚年老病交加,景況凄涼
    ,故曰“平生最蕭瑟”
    。⑧庾信晚年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
    ,創(chuàng)作由綺艷變?yōu)樯n勁,代表作是《哀江南賦》和《擬詠懷》二十七首
    ,故曰“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
    。動江關(guān),謂其詩賦感人之深
    。杜甫《戲為六絕句》又謂“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筆意縱橫”。江關(guān)
    ,指江南
    ,庾氏初仕之地。而杜甫身遭安史之亂
    ,漂泊流落西南
    ,猶庾信遭侯景亂,滯留江北
    ;二人的詩風也都經(jīng)歷了一個“豪華落盡見真淳”的過程
    。此“動江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

    【評析】

    這組詩為大歷元年(766)在夔州作

    。詩借詠古跡以抒己懷
    ,故題曰《詠懷古跡》,并非專詠古跡
    。五詩各自成篇
    ,每篇各詠一人。第一首詠庾信
    ,第二首詠宋玉
    ,第三首詠王昭君,第四首詠劉備
    ,第五首詠諸葛亮

    第一首以庾信自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霸~客哀時”四字
    ,為全詩關(guān)鍵,前五句所以風塵漂泊
    ,淹滯于三峽五溪者,皆由羯胡倡亂所致
    。而祿山之叛唐
    ,猶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祿山之難
    ,亦猶庾信值侯景之亂
    。杜甫支離東北
    ,漂泊西南,賦詩哀時
    ,亦猶庾信之羈留北朝
    ,懷念故國而作《哀江南賦》。二人身世頗相類
    ,一留江北而不得回江南
    ,一滯江南而不能回江北,同病相憐
    ,故后四句雙管齊下
    ,彼我兼舉。前二句明自詠
    ,暗詠庾信
    ,后二句明詠庾信,暗自詠
    ,實以庾信自比
    ,感懷身世。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①

    ,生長明妃尚有村②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③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④。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⑤

    【注釋】

    ①荊門,山名

    ,在今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南岸
    。“赴”字用得極生動
    ,把無生命的山川景物寫得富有生命活力
    。②明妃,即王昭君
    ,名嬙
    ,漢元帝時宮人,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
    。晉人避司馬昭諱
    ,改昭君為明君,故曰“明妃”。昭君村
    ,在今湖北興山縣南寶坪村
    ,唐屬歸州。③紫臺
    ,即紫宮
    ,天子所居。此指漢宮
    。朔漠
    ,北方沙漠之地,指匈奴
    。青冢
    ,王昭君墓,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南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耙蝗ァ薄ⅰ蔼毩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顯得是那么寂寞孤獨
    ;“連朔漠”、“向黃昏”
    ,顯得是那樣空曠凄清
    。“紫臺”和“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毙纬甚r明的對比
    ,而造成這悲劇的不正是那居住在“紫臺”的主人嗎?④畫圖
    ,《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后宮既多
    ,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
    ,案圖召幸之
    。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
    ,少者亦不減五萬
    。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
    。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
    ,于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
    ,召見
    ,貌為后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閑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國
    ,故不復更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笔∽R
    ,猶不識。案圖召幸
    ,自不能識人真面目
    。春風面,美麗面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諝w,魂歸而身不得歸
    ,故云“空歸”
    。“省識”與“空歸”對文
    ,又形成強烈的對比:“省識”見出漢元帝的暴戾恣睢
    ,草菅人命;“空歸”
    ,顯出王昭君的高尚情操
    ,抱恨終身。⑤胡語
    ,猶胡音
    。曲,指琴曲《昭君怨》
    。相傳王昭君遠嫁匈奴
    ,心中不樂,乃作《怨曠思惟歌》
    ,后人名為《昭君怨》
    。實不可信,當系后人偽托
    。二句意為千載以下
    ,人們還分明從琵琶所奏的《昭君怨》一類歌曲中聽到昭君在訴說她那無窮的怨恨。

    【評析】

    第三首是五首中寫得最好的

    。首聯(lián)極有氣勢
    ,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昭君悲慘身世的深切悼念和無限同情。頷聯(lián)十四字寫盡昭君一生,文字極為精煉
    ,感慨卻是無窮
    ,把昭君生前死后的寂寞悲涼寫得淋漓盡致。頸聯(lián)既深刻地揭露了漢元帝的昏庸和淫威
    ,又將昭君眷戀故國的癡情活現(xiàn)
    。末句“怨恨”二字,點明全詩主題
    ,為千載之下一切懷才不遇之士痛灑一掬熱淚
    。作者通首詠昭君,實際上是在抒己懷
    。王昭君是美女入宮而不見御
    ,詩人是烈士懷忠而不見用。但詩人的感慨和愛憎全不直接寫出
    ,而是通過冷靜的客觀描寫
    ,讓讀者自己去領(lǐng)會、去體味
    。這正是杜甫的高超之處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①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②

    ,萬古云霄一羽毛③。

    伯仲之間見伊呂④

    ,指揮若定失蕭曹⑤

    運移漢祚終難復⑥,志決身殲軍務勞⑦

    【注釋】

    ①宗臣

    ,宗廟社稷之重臣。肅清高
    ,言后人仰其清高而肅然起敬
    。②三分割據(jù),指魏
    、蜀
    、吳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勢。紆籌策
    ,用盡心智為之計謀策劃
    。③萬古,猶言曠古
    。一
    ,獨也
    ,特異之謂也。句謂諸葛亮乃曠古未有之奇才
    ,猶如鸞鳳高翔于云霄之上
    ,不可企及。④伯仲
    ,兄弟行
    。伯仲之間,猶謂不相上下
    。伊呂,指伊尹
    、呂尚
    。伊尹佐商湯,呂尚輔周文王
    、武王
    ,都是開國元勛、歷史名臣
    。句謂諸葛亮可與伊尹
    、呂尚比肩。⑤指揮若定
    ,謂策劃謀略若得實現(xiàn)則平定天下
    。失,猶“無”
    ,掩沒也
    。蕭曹,蕭何和曹參
    ,皆為漢之開國元勛
    ,所謂“一代之宗臣”。句謂倘若諸葛亮按計已定天下
    ,則蕭
    、曹之功業(yè)均不能與之相比。惜其早死未得實現(xiàn)
    。⑥運
    ,國運,天運
    。祚
    ,帝位。句謂國運轉(zhuǎn)移
    ,漢祚難復
    ,諸葛亮輔佐劉氏恢復漢室的宏圖終于不得實現(xiàn)
    。⑦志決身殲,即所謂“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評析】第五首專詠諸葛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白诔记甯摺彼淖?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為一篇之綱。既盛贊其才品獨超

    ,又痛惜其生不逢時
    。天運難復,則非宗臣之能事所及
    ;志決身殲
    ,則非清高之節(jié)操不堅。宗臣清高如此
    ,能不令人仰大名而瞻遺像
    ,以嘆其遭時不遇也哉!此亦《蜀相》所謂“出師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淚滿襟”意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20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
    、雍正、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
    ,你知道他是誰么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