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憶昔青門堤外
-----陳子龍
崇禎八年(1633)春夏,詞人居住在故里松江(今屬上海市)徐致遠的別墅南園。這首詠物小詞就是歌詠當年南園的杏花
南園的景致無疑是幽美的
上片描繪眼前風物
這是一首詠物詞
,詞中所詠的,是春雨微寒中的杏花。但吟味再三,雨中花間,總依稀晃動著一位佳人的倩影:她就是江南名妓柳如是。詞人和柳氏同居在南園鴛鴦樓。兩人相慕相戀,情深意篤,在園中留下了深深的情感印痕。然而,迫于陳妻張氏的竭力反對和詞人的家境清貧,柳氏最后只得凄然離開詞人,回到盛澤的居所。詞人筆下的“雨中杏花”,就是他心中的情人柳如是:當年的賣笑生涯,留下了“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的記憶;如今,與詞人同居,承受種種歡愛,卻也遭遇無邊的壓力,仿佛“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她以“寂寞”抗爭,在無聲中忍受巨大的精神摧殘,任憑“玉顏”“淡紅飄”,讓青春年華流逝。詞人對柳氏的遭際黯然“魂銷”,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徒喚“無那”!顯然,這首小詞便是陳、柳這段情感歷程的真實記錄。其妙處就在以花擬人,亦花亦人,神韻天然,風味不盡。清王士禛評謂:“嫣然欲絕!”(《陳忠裕全集》引)是夸杏花的風姿?是贊柳氏的風韻?還是嘆詞人的妙筆?似乎都有。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28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上一篇:
!对伻A清宮》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rel="prev">
杜常《詠華清宮》原文-賞析-作者表達···
下一篇:
賈至《七律·早朝大明宮》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