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許州·沈德潛
到處陂塘決決流
行人便覺須眉綠
,一路蟬聲過許州這是作者過許州(今河南許昌)郊外即景抒情之作
。全詩畫龍點睛的是一個“綠”字。雖然它只出現(xiàn)在第三句,但一二句中已先具其意:“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行人便覺須眉綠”這句以新奇的感受,一下子抓住讀者
,使人覺得比王安石“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名句還要耐味。對王安石的那個名句,錢鐘書先生評論說:“這句也是王安石講究修辭的有名例子。據(jù)說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幾次,才選定這個‘綠’字;最初是‘到’字,改為‘過’字,又改為‘入’字,又改為‘滿’字等等(洪邁《客齋隨筆》卷八)但是‘綠’字這種用法在唐詩中早見而亦屢見,如丘為《題農(nóng)戶廬舍》:‘東風(fēng)何時至,已綠湖上山’等。于是又發(fā)生了一連串的問題:王安石的反復(fù)修改是忘記了唐人的詩句而自費心力呢?還是明知到這些詩句而有心立異呢?他的選定‘綠’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詩句而欣然沿用呢?還是自覺不能出奇度勝,終于向唐人認輸呢?”(《宋詩選注》,有刪節(jié))此外,無論“又綠江南岸”還是“已綠湖上山”,都還是描寫的視覺感受。而沈德潛的“行人便覺須眉綠”卻又跳越一級,描寫的是由那個視覺感受而引起的心理感覺。因為事實上須眉是黑色的染也染不綠,映也映不綠。但行人在一片綠色(這是一種視感最舒適的顏色)的川原中走,心里充滿綠色的快意,于是感覺到自己的身心與這片綠色融為一體,從而便有“須眉綠”的主觀感覺發(fā)生(“便覺”)。它實際上表現(xiàn)的不是顏色,而是快感。所以對上述唐宋詩句有所出新。于是最后一句也就水到渠成:“一路蟬聲過許州”,它傳達的也是快意的感覺
,而且是前句快感的一種延續(xù)。許州地界那樣寬,要走過還真不容易。然而作者一路上看水看樹,心情舒暢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29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袁宏道·竹枝詞其四》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
一種生活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