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說“四六”(下)

      大道家園 2023-07-24 12:22:37

      “應(yīng)用”駢文的流弊

      文體是寫作體裁

      ,和寫作技巧一樣,無所謂優(yōu)劣。寫成文章有優(yōu)劣,基本上決定于誰來寫,寫什么
      ,怎么寫。應(yīng)當(dāng)注意,中國古代
      ,唐宋以前,沒有以作品娛人
      、謀生的專業(yè)“作家”
      。參與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人身份有不同,地位有高低
      ,但幾乎都是士族官宦出身
      。有些人隱逸不仕,也是候補(bǔ)的或退下來的官僚
      。他們寫文章
      ,乃是仕途活動、交際應(yīng)酬的一部分
      。這也決定了駢文基本的“應(yīng)用”功能及其性格

      本文開頭引錄的庾信《謝滕王賚馬啟》是一篇典型的駢文。如前面已經(jīng)指出的

      ,這種文章表達(dá)不論如何精巧
      ,題材還是主題都沒什么價(jià)值;而且不到六十字的文章堆砌六個(gè)典故
      ,沒有相當(dāng)文獻(xiàn)修養(yǎng)的人很難讀懂
      。再看另外兩個(gè)例子。第一篇
      ,南齊王融(467—493)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永明九年(491)三月三日,齊武帝蕭賾率群臣在芳林園曲水流觴
      、修禊游宴
      。這是魏晉以來流行的風(fēng)流雅集活動(起初在三月上巳日,后來固定在三月三日)
      ,君臣逸樂賦詩
      ,命王融寫序。這篇文章篇幅很長
      ,一千四百字左右
      ,一向以文藻富麗為人稱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節(jié)取開頭兩小節(jié),以見風(fēng)格的一斑:

      臣聞出豫為象(《易·豫卦》:“先王作樂

      ,殷薦上帝
      。”這里是說歷來“作樂”乃祭祀上帝之象)
      ,鈞天之樂張焉(《史記·趙世家》:趙簡子病二日而悟
      ,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
      ,九奏萬舞
      。”)
      ;時(shí)乘既位
      ,御氣之駕翔焉(《莊子·逍遙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稗q”通“變”)
      。是以得一奉宸(“得一”,出《老子》:“王得一而天下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狈畛剑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尚書·泰誓中》:“惟辟奉天宸
      。”)
      ,逍遙襄城之域(《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至襄城之野
      。”)
      ;體元則大(“體元”
      ,體元?dú)鉃楸荆弧皠t大”
      ,出《論語·泰伯》:“唯天為大
      ,惟堯則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悵望姑射之阿。然窅眇寂寥
      ,其獨(dú)適者已(《莊子·逍遙游》:“堯治天下之民
      ,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
      ,汾水之陽
      ,窅然喪其天下焉
      。”)
      。至如夏后兩龍(《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大樂之野
      ,夏后啟于此舞九代,乘兩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d驅(qū)璇臺之上(《竹書紀(jì)年》卷上:“(夏)帝啟
      ,元年癸亥……大饗諸侯于璇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穆滿八駿(《穆天子傳》卷一:“天子之駿,赤驥
      、盜驪
      、白義、踰輪
      、山子
      、渠黃、華騮
      、耳
      。”)
      ,如舞瑤水之陰(《穆天子傳》卷三:“乙丑
      ,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亦有向云,固不與萬民共也

      上面第一節(jié)

      ,是說自古帝王游宴,不能與民同樂
      。這給下面歌頌齊武帝做鋪墊
      ,也是把齊武帝抬到古代所有帝王之上:

      我大齊之握機(jī)創(chuàng)歷(“握機(jī)”,掌握天下樞機(jī)

      ;“創(chuàng)歷”
      ,“歷”指歷法,指改正朔
      ,創(chuàng)建新朝)
      ,誕命建家(“誕命”
      ,接受天命;“建家”
      ,建一家天下)
      ,接禮貳宮(“貳宮”,天子接待賢人的宮室)
      ,考庸太室(祭于太室
      ;“太室”,明堂中央之室)
      。幽明獻(xiàn)期(“幽明”
      ,天地;“獻(xiàn)期”
      ,獻(xiàn)受命之期)
      ,雷風(fēng)通饗(《書·堯典》記載,堯?qū)⒍U舜
      ,“納于大麓
      ,烈風(fēng)雷雨弗迷”)。昭華之珍既徙(《尚書大傳》:“堯得舜
      ,推而尊之
      ,贈以昭華之玉”),延喜之玉攸歸(《尚書璇璣鈴》:“玄圭出
      ,刻曰:延喜之玉
      。”)
      ,革宋受天
      ,保生萬國。度邑靜鹿丘之嘆(“度邑”
      ,卜度都城
      ;“鹿丘之嘆”,《周書·度邑》:“維(周武)王克殷
      ,乃永嘆曰:‘嗚呼不淑
      ,充天之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月怪劣谇鹬?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具明不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遷鼎息大坰之慚(《帝王世紀(jì)》:“湯即天子位,遂遷九鼎于亳,至大坰而有慚德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B清和于帝猷(“清和”
      ,清和之德
      ;“帝猷”,帝王治國之道)
      ,聯(lián)顯懿于王表(“顯懿”
      ,顯明美善;帝王表羨功德)
      ,駿發(fā)開其遠(yuǎn)祥(《詩·噫嘻》:“駿發(fā)爾私
      。”駿發(fā)
      ,急速發(fā)揚(yáng))
      ,定爾固其洪業(yè)(《詩·天保》:“天保定爾
      。”洪業(yè)
      ,帝王大業(yè))……

      這一節(jié)歌頌齊高帝蕭道成篡宋奪位

      ,寫成是天命攸歸的禪讓,歌頌齊朝基業(yè)永固
      。先是大幅頌揚(yáng)齊臣盛德
      ,特別贊美齊武帝的功業(yè);后面轉(zhuǎn)入寫曲水流觴主題
      ,著筆不多
      ,主要還是描寫齊高帝駕幸芳林園、群臣詠和的盛況
      。全篇基本不見描寫園林
      、游宴和眾人的感受。王融是“竟陵八友”之一
      ,在當(dāng)朝親貴間相當(dāng)活躍
      。到永明末(493),武帝病篤
      ,卷入宗室繼位之爭
      ,被孔稚珪彈劾,下獄處死
      。從朝廷這種局面可以推測他如此寫這種頌諛文章的原因

      另一篇沈約的《故齊安睦昭王碑文》。沈約(441—513)也是齊梁時(shí)期的著名文人

      ,同樣是駢體大家
      。齊安睦昭王是蕭緬謚號
      。蕭緬(455—491)是齊安貞王蕭道生的兒子,齊明帝蕭鸞的兄弟
      ,曾仕宋
      ,為中書郎;入齊
      ,累任要職
      。史書上說他屢蒙武帝顧問,擔(dān)任郢
      、雍兩州刺史
      ,百姓畏愛。他只活了三十七歲
      。作為宗室親貴
      ,一生養(yǎng)尊處優(yōu),實(shí)際沒有什么功業(yè)
      ,史書記載的也是空洞的諛辭
      。但沈約碑文卻對他極盡溢美揚(yáng)善的能事。文章同樣相當(dāng)長
      ,節(jié)取兩段
      ,看沈約是如何寫的。開頭依例交代姓名
      、族出
      、世系,之后對墓主作總的評價(jià):

      公含辰象之秀德(“象”謂日月星辰)

      ,體河岳之上靈(“河岳”
      ,黃河、泰山)
      ,氣蘊(yùn)風(fēng)云
      ,身負(fù)日月。立行可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楷模),置言成范(“范”
      ,典范)
      ,英華外發(fā),清明內(nèi)昭(“內(nèi)昭”
      ,謂顯于身內(nèi)
      ;“昭”,明朗)。天經(jīng)地義之德
      ,因心必盡
      ;簡久遠(yuǎn)大之方,率由斯至
      。挹其源者(“挹”
      ,取)
      ,游泳而莫測
      ;懷其道者,日用而不知
      。昭昭若三辰之麗于天(“三辰”
      ,日、月
      、星
      ;“麗于天”,附著在天上)
      ,滔滔猶四瀆之紀(jì)于地(《爾雅·釋水》:“江
      、河、淮
      、濟(jì)為四瀆
      。”)
      。六幽允洽(“六幽”,天地四方)
      ,一德無爽(《尚書·咸有一德》:“德惟一
      ,動罔不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萬物仰之而彌高,千里不言而斯應(yīng)

      這段文字里沒用生辭僻典

      ,算比較通達(dá)曉暢的,但對墓主的評價(jià)卻全是冠冕堂皇
      、虛偽不實(shí)的套話
      。再看描述他病死情形一段:

      而遘疾彌留,歘焉大漸

      。耕夫釋耒
      ,桑婦下機(jī),參請門衢(“參請”,指問疾)
      ,并走群望(“群望”
      ,山川所有祈祭之所)。維永明九年夏五月三十日辛酉
      ,薨
      ,春秋三十有七。城府颯然(“颯然”
      ,吹木葉落貌)
      ,庶僚如(“如”,零落有所貌)
      。男女老幼
      ,大臨街衢,接響傳聲
      ,不逾時(shí)而達(dá)于四境
      。夷群戎落(指少數(shù)民族人),幽遠(yuǎn)必至
      ,望城拊膺
      ,震動郛邑,并求入奉靈櫬
      ,藩司抑而弗許
      。雖鄧訓(xùn)致劈面之哀(東漢鄧訓(xùn)為烏桓校尉,病卒
      ,胡羌愛惜
      ,至有按戎俗以刀自割者),羊公深罷市之慕(晉人羊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
      ,卒
      ,南州人為之慟哭罷市),對而為言
      ,遠(yuǎn)有慚德

      統(tǒng)治地方的宗室親貴和平頭百姓不可能有什么關(guān)系,說他病了

      ,“耕夫釋耒
      ,桑婦下機(jī)”;死了
      ,“夷群戎落(指少數(shù)民族人)
      ,幽也必至”,全是憑空的想象
      。從以上兩小節(jié)
      ,可以知道這種文字所寫非實(shí)事
      ,所抒非實(shí)情。這可以代表當(dāng)時(shí)駢體碑傳文字的典型寫法
      。如果按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為時(shí)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標(biāo)準(zhǔn),這樣的文章無論對偶多么精切
      ,用典多么巧妙
      ,是不及格的。

      這兩篇是典型的齊梁駢文

      ,歌功頌德
      、華而不實(shí),鋪張揚(yáng)厲
      、雕繡藻繪
      ,是貴族社會、士族文人的“應(yīng)用”文章
      ,被冠以形式主義
      、唯美主義的惡謚是不無道理的。

      這類文體

      ,作為一種格律精嚴(yán)的美文
      ,是“小眾”的。但是應(yīng)當(dāng)承認(rèn)
      ,對于這“小眾”
      ,這種文體“應(yīng)用”起來又確能夠發(fā)揮一定作用。朱自清曾指出“駢文宜于表情
      ,記事說理
      ,都不能精確”(《朱自清回憶錄·清華的一日》)。這里所謂“宜于表情”
      ,不是指一般的抒情
      ,是指或贊揚(yáng),或頌美
      ,或祝愿,或慶賀等
      ,能夠夸飾形容
      ,造成強(qiáng)烈效果;所謂“記事說理
      ,不能精確”
      ,如前面兩個(gè)例子表明的,指不能真實(shí)地紀(jì)實(shí)述事
      。這是駢文的缺點(diǎn)
      ,也可說是特征
      ,卻正適應(yīng)古代社會統(tǒng)治階層的“應(yīng)用”。例如詔誥制令等官文書
      ,官僚士大夫的應(yīng)酬文字
      ,需要夸飾形容,往往又要含糊隱諱
      。所以無論是在朝做官
      ,還是覓舉求進(jìn),寫駢文都成了基本功
      。即使如唐代的白居易
      、元稹,是“古文運(yùn)動”的支持者
      ,寫一手漂亮的“古文”
      。而元稹《酬樂天余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詩有句曰:“《白樸》流傳用轉(zhuǎn)新?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弊宰⒅^:“樂天于翰林中書取書詔批答詞等
      ,撰為程序,禁中號曰《白樸》
      。每有新入學(xué)士求訪
      ,寶重過于《六典》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麄儍晌辉鵀閰⒓涌婆e集中時(shí)間專門練習(xí)寫駢文
      ,白居易又編了寫駢文的專門工具書《白樸》。宋人謝伋說:

      四六全在編類古語

      。唐李義山有《金鑰》
      ,宋景文(宋祁)有一字至十字對,司馬文正(司馬光)議有《金桴》
      ,王岐公(王禹玉)最多
      ,在中書日久,生日例有禮物之賜
      ,集中謝表
      ,其用事多同,而語不蹈襲
      。(《四六談塵》)

      《宋史·藝文志》著錄李商隱《金鑰》二卷

      ,《直齋書錄題解》上說:“唐太學(xué)博士河內(nèi)李商隱義山,撰分四部
      ,曰:帝室
      ,職官,歲時(shí)
      ,州府
      ,大略為箋啟應(yīng)用之備
      。”司馬光《金桴》未見著錄
      ,應(yīng)是和《白樸》同類的書
      。這類書后來一直流行
      ,也是適應(yīng)科舉生員和朝廷官員寫作的實(shí)際需要

      駢文有佳作——精致的美文

      從上面舉出的實(shí)例看,駢文的“流弊”十分明顯

      。就內(nèi)容說
      ,空洞
      、浮夸、虛偽乃至庸腐
      ;從形式看
      ,格律過于謹(jǐn)嚴(yán),語言過于雕琢
      。但是如歐陽修所說:“偶儷之文
      ,茍合于理,未必為非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ā墩撘鼛燈斈怪尽罚v代駢文創(chuàng)作又確實(shí)留下不少值得一讀的好作品。

      如上所述

      ,構(gòu)成駢體的基本是四個(gè)因素——對偶
      、聲韻、典故
      、辭藻
      。實(shí)則這些都是漢語文在長期發(fā)展中形成的有效的表現(xiàn)手段。只是在駢文里把這四者嚴(yán)重地程式化
      、絕對化了
      。具體分析起來,這四者又可分為兩組
      。對偶和聲韻算一組
      ,即要求用語對稱,句式整齊
      ,節(jié)奏清晰
      ,聲調(diào)和諧。這兩者在一般文章里也都需要講究
      ,只是駢文里規(guī)定的更嚴(yán)格
      。對于讀者接受
      ,這兩者造成的困難不算大
      ,用得適度
      ,還會得到好的表達(dá)效果。另一組典故和辭藻
      ,在駢文里用典過于繁密
      ,又多用僻典,用語雕繡藻繪
      ,又多用生詞怪字
      ,就會搞得深晦難懂了。如果再進(jìn)一步
      ,作者有意好奇尚異
      ,又缺乏正大的內(nèi)容,就變成少數(shù)人的文字游戲了
      。在駢文大盛的梁代
      ,蕭子顯在《南齊書·文學(xué)傳論》里已經(jīng)批評當(dāng)時(shí)文壇行“緝事比類,非對不發(fā)
      ,博物可嘉
      ,職成拘制”的風(fēng)氣。他是通于詩文說的
      ,顯然已經(jīng)意識到這樣的弊端
      。但是在相習(xí)成風(fēng)的局面下,他自己寫作也只得隨順潮流了

      這樣

      ,如果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散駢偶,少用僻典
      ,比較質(zhì)直地記事述情
      ,充實(shí)以有意義的思想內(nèi)容,利用駢體也能寫出相當(dāng)優(yōu)秀的文章
      。南北朝時(shí)期的
      ,如顏延年的《陶征士誄》,鮑照的《登大雷岸與妹書》
      、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蕭統(tǒng)的《陶淵明集序》、劉孝標(biāo)的《廣絕交論》
      、丘遲的《與陳伯之書》
      、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等等,就是這樣的作品
      。唐
      、宋“古文”盛行,明代茅坤選《唐宋八大家文鈔》
      ,風(fēng)行當(dāng)時(shí)和后世
      ,其中也收駢文
      。他說:

      四六文字,予初不欲錄

      ,然歐陽公之婉麗
      ,蘇子瞻之悲慨,王荊公之深刺
      ,于君臣上下之間
      ,似有感動處,故錄而存之
      。宋諸賢敘事
      ,當(dāng)以歐陽公為最。(《蘇文忠公文鈔》卷首)

      近人高步瀛編《唐宋文舉要》

      ,上篇是散體
      ,下篇是駢文,收錄了唐
      、宋古文家一批駢文佳作

      下面看幾篇優(yōu)秀駢文的例子。

      、齊間人孔稚珪(447—501)的《北山移文》就是一篇具有深刻現(xiàn)實(shí)意義的優(yōu)秀駢體作品
      。“移”義為“改易”
      ,作為文體名是勸勉
      、責(zé)難的意思。這篇文章是諷刺同時(shí)人周颙的
      。周颙(441
      ?—491?)
      ,宋
      、齊兩代為官,佛教史上著名的官僚居士
      。齊高帝時(shí)他在征北將軍
      、南徐州刺史蕭長懋幕下。高帝崩
      ,武帝蕭賾繼立
      ,蕭長懋為太子,周颙任太子仆
      。應(yīng)當(dāng)是感受到朝廷政爭險(xiǎn)惡
      ,他熱衷佛說,結(jié)交僧徒,曾在京城(今江蘇南京市)北鐘山營建草堂
      ,為隱逸之所
      。可是他又不能割舍高官厚祿的誘惑
      ,不久即出仕朝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字色暤奈恼乱陨届`為“移”的口吻
      ,譏諷周颙溺于榮利,隱逸不終
      ,虛貞實(shí)黷
      ,品格低下。有人說孔稚珪本來與周颙有隙
      ,周颙做文章攻擊他
      。但不論實(shí)情如何,這篇文章描寫一個(gè)貪戀榮利
      、行無持操
      、虛偽矯飾、沒有原則的人物
      ,是頗具典型意義的形象
      。其中寫周颙虛張聲勢地歸隱、很快又歸于塵俗
      、山靈大失所望一段:

      ……其始至也

      ,將欲排巢父(古傳說中的高士,筑巢而居
      ,堯以天下讓之
      ,不受,閑放終生)
      ,拉許由(傳說中另一唐堯時(shí)的高士
      ,同樣堯欲禪位,不受
      ,臨潁水洗耳)
      ,傲百氏,蔑王侯
      。風(fēng)情張日
      ,霜?dú)鈾M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蚋栌娜碎L往(潘岳《西征賦》:“悟山潛之逸士
      ,卓長往而不反”),或怨王孫不游(《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談空空于釋部(大乘佛教教理講萬法皆空
      ,而空亦空;“釋部”
      ,佛法)
      ,核玄玄于道流(“核”,考察
      ,研討
      。《老子》:“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道流”
      ,道家)
      。務(wù)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務(wù)光和涓子都是傳說中的古仙人)
      。及其鳴騶入谷(“騶”
      ,古時(shí)養(yǎng)馬駕車的人;“鳴騶”意指顯貴出行傳呼喝道)
      ,鶴書赴隴(“鶴書”
      ,鶴頭書,書體名
      ,這里指朝廷征召詔書)
      ,形馳魄散,志變神動
      。爾乃眉軒席次(揚(yáng)眉坐席之上)
      ,袂聳筵上(“袂”,衣袖
      ;宴席上掠起衣袖
      ,得意狀),焚芰制而裂荷衣(“芰”
      ,菱
      ;“芰制”,菱葉做的衣服
      ;同下“荷衣”)
      ,抗塵容而走俗狀。風(fēng)云凄其帶憤
      ,石泉咽而下愴
      ,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接著

      ,描寫周颙回歸仕途的塵俗鄙陋之態(tài)
      ,致使山靈更感寂寞:

      至其紐金章(佩銅印)

      ,綰墨綬(系黑色綬帶
      ;“綬”是系印的帶子;漢代秩六百石以上皆銅印墨綬)
      ,跨屬城之雄(“屬城”
      ,管轄的城邑),冠百里之首(古一縣轄地百里)
      。張英風(fēng)于海甸(“海甸”,近海地區(qū))
      ,馳妙譽(yù)于浙右
      。道帙長殯(“道帙”,道教典籍
      ;“帙”
      ,書的封套;“殯”
      ,擯棄)
      ,法筵久埋(“法筵”,佛教法會的坐席
      ;“筵”
      ,坐墊)。敲撲喧囂犯其慮(“敲撲”
      ,鞭打的刑具
      ,短曰敲,長曰撲
      ,此指刑訊犯人)
      ,牒訴倥傯裝其懷(“牒訴”,告狀文書)
      。琴歌既斷
      ,酒賦無續(xù),常綢繆于結(jié)課(“綢繆”
      ,糾纏
      ;“結(jié)課”,做官考評等級)
      ,每紛綸于折獄(“折獄”
      ,判決訟案)。籠張
      、趙于往圖(漢代的張敞
      、趙廣漢為京兆尹,久任其職)
      ,架卓
      、魯于前箓(漢代的卓茂和魯恭以德化治理地方)。希蹤三輔豪(“三輔”
      ,京畿地區(qū))
      ,馳聲九州牧。使我高霞孤映
      ,明月獨(dú)舉
      ,青松落蔭,白云誰侶
      ?澗戶摧絕無與歸
      ,石逕荒涼徒延佇。

      駢體在表現(xiàn)上能夠鋪張揚(yáng)厲地夸飾

      ,反復(fù)排比地形容
      ,又可以利用事典來取喻規(guī)諷。這篇文章充分發(fā)揮了這些優(yōu)勢
      ,造成強(qiáng)烈的諷喻效果
      。歷史上的諷刺文字,從班固的《解嘲》到韓愈的《進(jìn)學(xué)解》等
      ,大多利用駢體或駢句
      ,情形類似。

      另舉一篇

      ,是真正的官文書
      、中唐陸贄代皇帝寫的一篇詔書。建中四年(783)
      ,節(jié)度使朱泚叛亂
      ,“涇源(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兵變”
      ,叛軍占領(lǐng)長安
      ,唐德宗逃到奉天(今陜西乾縣)避難。在局面極端危殆的局面下
      ,他不得不下罪己詔
      ,表示反悔以收拾人心。詔書由陸贄執(zhí)筆
      。陸贄(754—805年)是隨德宗逃亡的近臣
      、翰林學(xué)士
      ,依例代皇帝書寫詔書。這篇《奉天改元大赦制》
      ,以唐德宗的口吻痛陳形勢危機(jī)
      ,把責(zé)任歸于自身,對自己昏庸無能
      、不能體恤民情深表痛悔
      ,發(fā)揮駢體排比夸飾的效用,寫得聲情并茂
      ,痛切而深刻
      。例如開頭一段:

      致理興化,必在推誠

      ;忘己濟(jì)人
      ,不吝改過……肆予小子(“肆”,故
      ,因此
      ;“小子”,蔑稱
      ,這里指自己)……長于深宮之中
      ,暗于經(jīng)國之務(wù)
      ,積習(xí)易溺
      ,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
      ,不察征戍之勞苦
      。澤靡下究,情不上通
      ,事既壅隔
      ,人懷疑阻。猶昧省己(“省己”
      ,自己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煊门d戎(“興戎”
      ,挑起戰(zhàn)事)
      ,召師四方,轉(zhuǎn)餉千里
      ,賦車籍馬(指征召民間車馬)
      ,遠(yuǎn)近騷然,行赍居送(出行和居家迎送
      ,指戰(zhàn)士出征服裝
      、備品都要家里準(zhǔn)備)
      ,眾庶勞止(“眾庶”,民眾)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蛞蝗諏医讳h刃,或連年不解甲胄
      。祀奠乏主(“祀奠”
      ,指家里的祭祀),室家靡依(“靡依”
      ,沒有依靠)
      ,生死流離,怨氣凝結(jié)
      。力役不息
      ,田萊多荒,暴命峻于誅求
      ,疲甿空于杼軸(“杼軸”本指織機(jī)上的兩個(gè)部件
      ;“空于杼軸”形容家里空無一物)。轉(zhuǎn)死溝壑
      ,離去鄉(xiāng)閭
      ,邑里丘墟,人煙斷絕
      。天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循致亂階(“亂階”
      ,禍根)
      ,變生都邑(“都邑”,指京城長安)……

      雖然這段文字所寫的都是儒家經(jīng)典對君主所要求的經(jīng)世治民的基本道理

      ,但用排比夸張
      、重疊反復(fù)的筆法抒寫出來,音情頓挫
      ,一唱三嘆
      ,就造成了強(qiáng)烈的煽情效果。又這篇文章基本不用典
      ,文字樸直清通
      ,表達(dá)情真意切,容易被人接受且引起同情
      。韓愈的《順宗實(shí)錄》說:“行在制詔始下
      ,聞?wù)唠m武人悍卒,無不揮涕感激
      ,議者咸以為德宗克平寇難
      ,旋復(fù)天位
      ,不惟神武成功,爪牙宣力
      ,蓋以文德廣被
      ,腹心有助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笔钦f這篇文書對于當(dāng)時(shí)抵抗叛軍
      、挽回人心起了作用。陸贄以善駢體章奏著稱
      。他以駢體議論時(shí)政
      ,多精到之語,如“論德昏明
      ,在乎所務(wù)本末……國本在人
      ,安得不務(wù)”,“君養(yǎng)人以成國
      ,人戴君以成生
      ,上下相成,事如一體”
      ,等等
      。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jìn)札子》里評論陸贄的為人及其文章說:“論深切于事情,言不離于道徳
      ,智如子房(張良)而文則過
      ,辯如賈誼而術(shù)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
      ,下以通天下之志
      。三代以還
      ,一人而巳
      。”他給歐陽修文集作序
      ,又曾稱贊歐陽修“論事似陸贄”(《六一居士集敘》)
      ,可見對陸贄駢體章奏的器重。陸贄死后謚“宣公”
      ,“陸宣公奏議”成為后世章奏的范本
      。他的文字體現(xiàn)駢體的新變,提供了駢體官文書發(fā)揮實(shí)際效用的例子

      個(gè)人抒寫心跡的文章

      ,李商隱的《上河?xùn)|公啟》可做例子。前面提到過
      ,“四六文”就是根據(jù)他的《樊南四六》定名的
      。李商隱仕途坎坷
      ,多年托身幕府,給長官
      、友人寫了不少書啟
      ,多是表達(dá)攀附、請托之意的
      ,又頗能形容自己身世零落
      、心緒酸楚。這類文字客觀上反映了當(dāng)時(shí)世態(tài)人情的一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渡虾?xùn)|公啟》是大中五年(851)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寫給上司柳公綽的:

      商隱啟:兩日前,于張?jiān)u事處伏睹手筆

      ,兼評事傳指意
      ,于樂籍中賜一人(“樂籍”,樂戶名籍
      ,官伎)
      ,以備紉補(bǔ)。

      某悼傷已來(“悼傷”

      ,指喪妻王氏)
      ,光陰未幾。梧桐半死(指喪妻
      ;《詩·大雅·卷阿》孔穎達(dá)疏:“梧桐可以為琴瑟
      。”琴瑟喻夫婦)
      ,才有述哀
      ;靈光猶存(“靈光”,此指人身
      ;庾信《哀江南賦》:“死生契闊
      ,不可問天。況復(fù)零落將盡
      ,靈光巋然
      。”)
      ,且兼多病
      。眷言息胤,不暇提攜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蛐∮谑逡怪校ā稌x書·嵇康傳》記載嵇康“男年八歲”),或幼于伯喈之女(蔡邕字伯喈
      ;《蔡琰別傳》記載蔡邕女蔡琰六歲就聰慧異常)
      。檢庾信荀娘之啟(庾信有《謝趙王賚息荀娘絲布啟》
      ,“荀娘”應(yīng)是他兒子庾立的小字),常有酸辛
      ;詠陶潛通子之詩(陶淵明《責(zé)子詩》有“通子年九齡
      ,但覓梨與栗”之句),每嗟漂泊

      所賴因依德宇(指依托在門下)

      ,馳驟府庭(指服務(wù)于東川節(jié)度使府);方思效命旌旄
      ,不敢載懷鄉(xiāng)土
      。錦茵象榻,石館金臺(“石館”
      ,漢代皇家藏書處的石渠閣
      ;“金臺”,《戰(zhàn)國策·燕策一》所載燕昭王筑黃金臺招賢)
      ,入則陪奉光塵
      ,出則揣摩鉛鈍(指寫文章;“揣摩”
      ,用心思
      ;“鉛鈍”,喻筆墨)
      。兼之早歲
      ,志在玄門(指熱衷佛教);及到此都
      ,更敦夙契
      。自安衰薄,微得端倪
      。至于南國妖姬(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
      ,叢臺妙妓(“叢臺”
      ,戰(zhàn)國時(shí)趙國在今河北邯鄲城內(nèi)筑
      ,數(shù)臺聯(lián)接)
      ,雖有涉于篇什,實(shí)不接于風(fēng)流

      況張懿仙本自無雙(“張懿仙”

      ,所賜官伎名),曾來獨(dú)立
      。既從上將
      ,又托英僚
      。汲縣勒銘,方依崔瑗(《崔氏家傳》:“(崔)瑗為汲令
      ,吏民立碑
      ,頌德紀(jì)跡?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里指張懿仙以前托身的“上將”)
      ;漢庭曳履,猶憶鄭崇(《漢書·鄭崇傳》:“哀帝擢為尚書仆射……每見曳革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里指張懿仙以前托身的“英僚”)。寧復(fù)河里飛星
      ,云間墜月
      ,窺西家之宋玉(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里寫“東家之宋玉”被東家女子竊窺三年),恨東舍之王昌(梁武帝詩:“恨不早嫁東家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U\出恩私
      ,非所宜稱

      伏惟克從至愿,賜寢前言

      。使國人盡保展禽(《詩·巷伯》毛傳:“有魯男子展禽獨(dú)處不納鄰家嫠婦
      。”)
      ,酒肆不疑阮籍(《世說新語·任誕》:“阮公鄰家婦有美色
      ,當(dāng)壚沽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伺察終無它意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t恩優(yōu)之理
      ,何以加焉
      !干冒尊嚴(yán),伏用惶灼

      謹(jǐn)啟

      柳公綽(763—830)郡望河?xùn)|,加封河?xùn)|公

      ,時(shí)任東川節(jié)度使
      、梓州刺史。李商隱在他那里做幕僚,名義是檢校工部尚書
      、節(jié)度書記
      ,這是所謂“虛銜”。當(dāng)時(shí)他喪妻未久
      ,柳公綽為了安慰他
      ,在官籍的樂伎里選送一人服侍他。他婉拒
      ,寫下這封書啟
      。這篇文字向?qū)Ψ奖硎菊\摯的謝意,抒寫自己妻子剛剛?cè)ナ?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身體多病
      、身世飄零、胸懷酸楚的心情
      ,解釋無意接受樂伎的理由
      ,表白個(gè)人志行高潔、愛惜羽毛的品格
      。寫得述情委婉細(xì)膩
      ,如感情濃郁的散文詩。與同是向上司致謝的庾信的《謝滕王賚馬啟》相比
      ,這一篇顯然表情真切
      ,哀婉動人,又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史稱李商隱年輕時(shí)“為文瑰邁奇古
      ,辭難事隱,及從(令狐)楚學(xué)儷偶長短
      ,而繁縟過之
      。每屬綴,多檢閱書冊
      ,左右鱗次
      ,號‘獺祭魚’”(辛文房《唐才子傳》)。這是說他從年輕時(shí)候起就擅寫駢文
      ,又師從名家令狐楚
      ,行文繁縟,好用典故
      。這篇文章正體現(xiàn)這樣的風(fēng)格特征
      。這種文字一般讀者閱讀相當(dāng)困難,對象當(dāng)然是“小眾”的
      。但其寫作技巧確實(shí)嫻熟而精美
      ,稱得上是真正的美文
      ,藝術(shù)手法多有可資借鑒的地方

      如前面所說的

      ,駢文作為文體,本身無所謂優(yōu)劣
      ,看誰來寫
      ,寫什么,怎么寫
      。袁枚曾說:“駢體者
      ,修詞之尤工者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ā逗赏夡w文序》)從“修詞”角度看
      ,駢文確實(shí)是達(dá)到了“尤工”的極致了。毛際可又說:“文之有駢體
      ,猶詩之有排體也
      。”(《陳其年文集序》)這是把駢文和近體詩并列
      ,二者對于格律的要求同樣高度謹(jǐn)嚴(yán)
      ,格律詩的寫作被比喻為“帶著鎖鏈跳舞”,駢文也是如此
      。如果從中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特別重視語言表現(xiàn)技巧”的“傳統(tǒng)”看
      ,駢文可說是把這一“特長”發(fā)揮到極致了。事情發(fā)展到“極致”
      ,也就會造成弊端
      。而就駢文說,這種把漢語文表現(xiàn)手段的對偶
      、聲韻
      、典故、辭藻等的技巧發(fā)揮到極致的文體
      ,盡管有很多缺陷
      、流弊,但確實(shí)又取得一定的藝術(shù)成就
      ,積累一定的藝術(shù)經(jīng)驗(yàn)
      ,作為文學(xué)遺產(chǎn)是不可簡單地加以否定的。現(xiàn)借用啟功先生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jié)尾:

      駢文為什么通行了近兩千年

      ,屢次打倒竟自未倒
      。直到“五四”,才算倒了
      ,誰知十年動亂中無論口中講演
      ,筆下批判都要在開頭說“東風(fēng)萬里,紅旗飄揚(yáng)”。啊
      ,唐人律賦的破題
      ,在這時(shí)又冒出尖來……這個(gè)范型,大約是從歌唱而來的
      ,整齊的拍節(jié)
      ,反復(fù)的詠嘆,在時(shí)間和空間上
      ,都易于行遠(yuǎn)
      。歷史上歷次的打倒,都只是“我不理它”而已
      ,它的存在“依然如故”焉
      。(《漢語現(xiàn)象論叢前言》)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31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
      。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biāo)點(diǎn)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行為
      、社會場景
      ,或者用這種無標(biāo)點(diǎn)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無理智狀態(tài)的一種修辭方式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
      、雍正、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
      ,你知道他是誰么
      ?藝術(shù)這東西,皇帝推薦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1],擬托良媒益自傷[2]
      。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3]
      ,共憐時(shí)世儉梳妝[4]。敢將十指夸針巧
      ,不把雙眉斗畫長[5]
      。苦恨年年壓金線[6]
      ,為他人作嫁衣裳
      桃花運(yùn)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桃花凋謝了
      ,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
      ,仍像點(diǎn)點(diǎn)跳動的火苗。以下是由應(yīng)屆畢業(yè)生簡歷網(wǎng)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桃花的優(yōu)美句子
      ,歡迎參考閱讀
      。陽光如一條條金色的小溪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dá)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
      ,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但這是徒然的
      ,雖有十只手也無濟(jì)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