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是盛唐時期最有名的大詩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雄奇豪放,飄逸不群,想象豐富,流轉(zhuǎn)自然,音韻和美,體格多變。【字句淺釋】
解題: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讀書
。一次去拜訪山中一位道士,卻沒有見到他,便寫下了這首景美情深的五言律詩。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吠:狗叫(的聲音)。分:區(qū)別,分開。靄:云霧。山中云霧被綠色反襯,故叫“青靄”。飛泉:從高山上落下的泉水。倚:靠著。【全詩串講】
淙淙泉聲中隱隱聽到狗叫
【言外之意】
山中寂靜,人跡稀少
,那里的狗都特別靈敏,一聽有人進山,老遠就吠叫起來。叫聲混著泉聲傳來,別有一般風味。山中的桃花帶著晨露,更加濃艷撩人,不禁使人想起桃花園,為道士的山居添加了超塵拔俗的氣氛。野鹿不喜見人,只在深林中活動,作者時常見到,可知已經(jīng)走到了深山密林中。到了中午,走到一條溪邊,卻沒聽到道觀中應有的鐘聲,暗示道士已經(jīng)外出,不在觀中。山中云霧也被染上環(huán)境的綠色,和野竹的翠碧溶于一體,很難清楚的分辨。從天而降的飛泉象一匹長長的白帶子,懸掛在綠色覆蓋的山峰之間,相映成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從此詩可以看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35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瑞鷓鴣·雙銀杏》漱玉詞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