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啟蒙作用
詩詞不僅僅有審美的功能
厲以寧則提出了詩詞的一種特殊作用
厲以寧進(jìn)而認(rèn)為
七絕·吳宮懷古
(唐)陸龜蒙
香徑長洲盡棘叢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七絕·西施
(唐)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
西施若解傾吳國
再以白居易的七律《放言》為例,這也是一首令人深思的詩
七律·放言
(唐)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
試玉要燒三日滿
,辨才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
,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黃庭堅的七律《清明》以孟子所提到的“齊人”(人乞祭余驕妾婦)和春秋晉國介之推隱居綿山被火燒死(士甘焚死不公侯)的故事為例,給人以啟發(fā)
七律·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
雷驚天地龍蛇蟄
人乞祭余驕妾婦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厲以寧認(rèn)為
一首是他的《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宋)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
、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另一首是他渴望收復(fù)長安的名詞《秋波媚》
,這是他48歲時在漢中軍旅,登漢中高興亭望終南山而作。秋波媚
(宋)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yīng)待人來。還有一首是他的晚年作品《訴衷情》:
訴衷情
(宋)陸游
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
,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
,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詞的藝術(shù)境界很高
詩詞的啟蒙作用不一定是平鋪直敘的
七絕·焚書坑
(唐)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guān)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
,劉項原來不讀書。七絕·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總之
,詩詞源于時代,所以能夠反映時代,同時,由于加入了作者的思考,形式又便于傳播,所以詩詞能夠啟迪世人,起著引領(lǐng)時代思潮的作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38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