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的內容·隋
由于唐太宗在貞觀中后期的有意提倡,到高宗永徽
“上官體”是龍朔初載詩壇流行頗廣的一種詩體
許敬宗的頌體詩文在龍朔初年影響也很大
,是當時“文場變體”的另一重要內容。和“上官體”綺麗的詩風不同的是,許敬宗的“頌體詩”則是“富麗”,是“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貞觀中后期宮廷詩壇上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歌頌唐太宗文治武功、四海升平的“頌體詩”,而且許敬宗的“頌體詩”在藝術上與之也有傳承關系,但是許敬宗的“頌體詩”還是具有十分鮮明的風格特征雖然“上官體”和許敬宗的“頌體詩”在審美觀點和藝術風格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但是這種差別還沒有發(fā)展到分屬兩個對立詩派的地步,它們是當時宮廷詩壇兩種并行不悖的詩歌創(chuàng)作傾向。龍朔初年,隨著兩人政治地位的高升,這兩種詩風對中下層朝士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當時還有人既學“上官體”,又效許敬宗的“頌體詩”。如元萬頃,在龍朔前后曾與修許敬宗、上官儀主編的《瑤山玉彩》《芳林要覽》等大型類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學界在研究這段文學史時,常常把初唐四杰和上官儀
、許敬宗所代表的這種宮廷詩風放在對立面進行論述,實際上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復雜的。這是因為,初唐四杰的詩歌主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有較為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的,他們并不是毫無保留地反對當時宮廷中的“雅頌”型詩歌的。四杰和龍朔宮廷詩人的區(qū)別在于,他們不但主文,重視詩歌的藝術美,而且重儒、崇道,更強調表現(xiàn)內心的情志。前人常說,四杰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和創(chuàng)作存在著矛盾,如果從時段上考察,二者之間其實并不矛盾,只不過是因他們境遇不同而發(fā)生了變化①。當他們在求仕過程中,或者入仕在朝時
,其詩歌理論和作品實際上和上官儀、許敬宗是沒有多少本質上的區(qū)別的。如駱賓王在《上吏部裴侍郎帝京篇》中說:“徒以《易》象六爻,幽贊通乎政本;詩人五際,比興存乎《國風》。”王勃在沛王府任上然而,當四杰被迫遠離宮廷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65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黃巢抒發(fā)情懷《題菊花》
下一篇:
梁宗岱·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