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樓懷歸》
高樓聊引望, 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 孤舟盡日橫
這首五言律詩,有人認為“當是萊公謫外時所作”(見王文濡編《歷代詩評注讀本》上冊),其實不然
。它作于寇凖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時期。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說:“萊公初及第,知歸州巴東縣(故城在今湖北巴東縣西北)”,司馬光《溫公續(xù)詩話》道:“年十九進士及第,初知巴東縣,有詩云:‘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全詩前三聯(lián)寫春日登樓見聞,尾聯(lián)由見聞而懷歸
首聯(lián)首句即點明登樓
次句至頸聯(lián)都寫望中之景。次句總覽
頷聯(lián)俯察
。詩人從平野盡頭收回視線,開始細細察看樓前底下有無別致的景色。原來在這片廣野中,竟橫臥著一條河流,水上還有一條渡船。不過,四野空曠無人,既不見渡者,連那船家也不知到哪兒去了。詩人不由好奇,便將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兒。但是看了好半天,也不見有個人來,只有那條孤零零的渡船橫轉(zhuǎn)在水里飄啊悠的,詩人心里琢磨著: 看來這條渡船自清晨渡人后,就一整天地被船家撂在這兒了。這一聯(lián)純粹的寫景句,宋人葛立方竟認為:“寇忠愍少知巴東縣,有‘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句,固以公輔自期矣,奈何時未有知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寇凖因為“平昔酷愛王右丞、韋蘇州詩”(范雍詩序語),所以此地看見相仿景色時,很自然地受到韋蘇州(應(yīng)物)《滁州西澗》詩的觸發(fā),便隨手點化了韋句,而意境比韋來得豐厚,如斯而已,何來“公輔自期”之思?葛立方之說顯然是穿鑿附會
。頸聯(lián)寫抬眼見聞
。靄,輕煙;斷靄,謂煙時起時沒。詩人佇望樓頭已久,因此當他目光移開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時,已近黃昏,村里人家大約已在點火做飯了,所以冒出了縷縷輕煙。高樓不遠處還有一座古寺,聽得出有幾只黃鶯在那兒啼囀著。也許是流水
、渡船、炊煙勾起了詩人對故鄉(xiāng)類似景色的回憶,抑或是無所棲托的黃鶯(流鶯)的啼聲喚出了詩人心中對故居的思念,總之,登樓見聞領(lǐng)出了尾聯(lián)的懷歸之情。此時,詩人不可遏止地懷念起故鄉(xiāng)來: 在那遙遠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涇水濁,渭水清)流經(jīng)的下邽(今陜西渭南),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園家業(yè)(故業(yè)),有自己的親人……迷離恍惚之中,詩人仿佛已置身故園,看到了家鄉(xiāng)的流水,家鄉(xiāng)的渡船,家鄉(xiāng)的村莊……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驀地一陣心驚,他回過神來: 咳!此身還在異鄉(xiāng)巴東呢!這時,他的心頭該有何感想呢?然而他不說了,就在“驚”字上收住了筆。全詩一首一尾的“聊”與“驚”二字下得極妙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由于寫景是全詩的重心,因此讀者的注意力也多被這對仗工穩(wěn)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78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石崇家
下一篇: 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