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①赤壁懷古②
大江東去
【注釋】
①念奴嬌:詞調名
。念奴,是唐天寶中著名歌妓,因其歌聲高亢,遂取為調名。又名大江東去、酹江月、赤壁詞、壺中天、百字令、千秋歲等。雙調,有平韻、仄韻兩種,體頗多。此詞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②赤壁:三國時“赤壁之戰(zhàn)”所在地
,孫權、劉備聯(lián)軍曾在此大敗曹操軍。其址歷史上記載頗有歧異,有漢陽、漢川、黃州③淘:沖洗
。風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④故壘:舊時營壘
。⑤周郎:周瑜
,字公瑾,三國時東吳大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一作“亂石崩云
,驚濤裂岸”。⑦小喬:漢末喬玄的女兒,周瑜的妻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⑧雄姿:指儀表堂堂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說“瑜長壯有姿貌⑨綸巾:一種用青絲帶編的頭巾。羽扇綸巾
⑩檣櫓:船上的桅桿和槳,此處代曹軍的艦船
(11)神游:精神往游
(12)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
(13)人生:一作“人間”
(14)尊:同樽
【評析】
在北宋的詞壇上,對詞的發(fā)展做出特殊貢獻的
,一個是柳永,另一個便是蘇軾。柳永的詞基本上沿襲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婉約詞風,但他創(chuàng)制了大量的長調慢詞,并使詞的內容和語言轉向社會的下層,從而使詞的形式有所發(fā)展,題材也有所開拓。而蘇軾的詞作,則沖破了一百多年間關于詞的種種陳舊的觀念,在詞史上發(fā)動了一場空前的革命。他“以詩為詞”這首詞的寫作時間,根據(jù)宋代傅藻的《東坡紀年錄》
詞的一開始
下面兩句
另外
接下來的三句:“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在詞中描寫祖國江山壯美的名句。江岸陡峭的巖石,高聳入云、刺破青天,江中洶涌的怒濤,拍打著江岸,激濺起雪浪千疊。作者在這里,以他的如椽巨筆,描畫出一幅有聲有色的“長江勝景圖”過去有的本子
歇拍的兩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是對上片內容的一個收束,同時也是引出下文的一個過渡。作者面對如畫的江山,不由得贊嘆道:就是在這里,當年曾出現(xiàn)了多少英雄豪杰!頗有“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的感慨。這兩句從承上的角度講,“江山如畫”呼應開頭的“大江東去”和上文的“故壘西邊”,“一時多少豪杰”呼應開頭的“千古風流人物”和上文的“三國周郎”過片后的前五句
,“意脈不斷”,緊承上文的“豪杰”二字,集中地、生動地描繪塑造了周瑜這個英雄人物的光采照人的形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請看
,在“遙想公瑾當年”一句的后面,作者忽然接上了“小喬初嫁”這樣一個細節(jié),然后再補上“雄姿英發(fā)”一筆,這真是令人拍案叫絕的文字!試問赤壁鏖兵,與小喬何關?況且周瑜娶小喬為妻下面兩句,“羽扇綸巾
過去有的本子
全詞至“灰飛煙滅”這里,懷古的一層意思已經(jīng)說盡
“故國”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關于“一尊還酹江月”一句,在過去的解釋中
我們覺得
,這一輪明月,首先是歷史與現(xiàn)實的一個見證。我們可以想象,詩人在江邊憑吊懷古、感慨萬千,激蕩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他長時間地徘徊著,漸漸地,暮色降臨,明月升起來了。他想到,這一輪明月曾經(jīng)照見當年周公瑾火燒赤壁、大破曹軍的輝煌功業(yè),也照見了自己此時此刻內心的無限痛苦,因而成為聯(lián)系昨天與今天、歷史與現(xiàn)實的一個永恒的見證。他的熾熱的感情只有向這輪明月去訴說,他的悲劇和不幸也只有這輪明月可以作證——這就是作者為什么要灑酒江中,祭奠明月的原因。在中國古代的詠史詩中,以月作為歷史的見證,這是常見的藝術手法,如李白的《蘇臺覽古》:“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就是以明月作為見證,寫出吳王夫差煊赫一時的權勢功業(yè),以及身死國滅之后蘇臺的破敗荒涼。劉禹錫的著名詠史詩《石頭城》也是這樣:“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此畺|邊舊時月另外
,“江月”這個事物,也可能還有一層涵義,即是作者的理想和情操的一種象征。在中國古代的詩詞中,明月總是作為“高潔”的事物來表現(xiàn)的,常常用來代表或象征人們高潔的理想和情懷。南宋向子湮的《虞美人》詞云:“人憐貧病不堪憂,誰識此心如月正涵秋上面這兩種分析,不管取哪一種
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清人徐釚在《詞苑叢談》中評論這首赤壁詞
這首詞的語言是豪邁縱放的
為了增強詞的雄健頓挫、曲伸自如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