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房中曲》
薔薇泣幽素
枕是龍宮石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李商隱《房中曲》
這個男人是一個傳奇
感傷不等同于哀傷
這些情緒不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zhàn)士所能領略的,也不是那些擅長風花雪月的紈绔子弟所能感知的
,它需要一點點的理想主義,和一點點易感的柔情。也許這樣的男人是一個夢
,就像月光一樣,兼具清冷與溫柔,多變與永恒,但是多么幸運,他曾經(jīng)存在過。沒有留下什么過分旖旎的傳說,任憑那些不甘心的后人一點點地根據(jù)他的詞句來拼湊、來猜測他的點點滴滴。他從來不過分張揚,他的詞不是一曲情歌,也不是一場號哭,更不是清幽的哽咽,而只是一聲聲那淡淡的、細若游絲的嘆息。曾經(jīng)有人說過
擁有這樣的情緒的男人是不一樣的
他跟妻子王氏相識的過程沒有人提起
,好像王氏只是李商隱的一個背景,作為資料被提及的存在一般,他們的故事沒有波折,也沒有什么浪漫的東西,甚至王氏早亡也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一般來說一個早亡的女人總能引起讀者的柔軟情緒,然而李商隱的妻子沒這個福分,只是因為這個男人實在是太耀眼了。可惜的是
,李商隱并沒有像我們惡意期許的那樣不愛任何女人,不食人間煙火,他沒有被千載的粉絲所擁有,至少他曾經(jīng)被一個女人所獨占,而且是完完全全的,非常徹底。許多年之后
,我們還在讀他的那首《夜雨寄內(nèi)》。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問我什么時候回來
,其實我也不知道。問歸期想起了那首閨房詞“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一個女子倚著滿地垂柳,想起送別夫君的情景,那個時候他們彼此還是青蔥年華,新婚燕爾,她跟所有的女人一樣催促夫君去考取功名,以為有了功名才能有幸福。誰想夫君一去千萬里,歸期遙遙。千金容易得,知心也難求。那些如同浮云的功名利祿哪里能比得過有情人在身邊朝夕相伴呢?可是男人志在四方啊,女人只能倚著陌頭楊柳,眺望征途。王氏倒算是個幸運的
,因為他的夫君至少也在想念她。你問我歸期呢
,我也在同樣問著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回到你身旁?在這個山雨彌漫的夜晚,這是一個多么適合思念的季節(jié),他獨坐孤燈前,給她回信,筆尖下盡是綿延不絕的思念,就像這綿延不絕的雨一樣比方說
西窗下
,紅燭邊,一盞淡酒,促膝談心,這個場面已經(jīng)夠美好的了,何況那兩個人還是夫妻?那更讓人羨慕不來了。都說夫妻之間是聊不來的于是你知道
幾年之后
在東川柳仲郢幕府時,柳有將歌伎張懿仙相贈之意
王氏死后
然而盡管是這樣地想念著
從王氏去世
,到他去世,總共九年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81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李白古詩《三五七言》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