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jì)南馬同學(xué): 太乙救苦天尊,我在2018年9月整理了一篇大道無情的文章
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
大道無情
《南華真經(jīng)·齊物論》云:“古之人
愛是一切是非之源
。進(jìn)一步講:物愛和情愛是人世間一切是非之源。道之所以虧
,愛之所以成。莊子所說的愛可以理解為人對物的愛、對情的愛莊子說:有成與虧
,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成玄英疏曰:夫昭氏鼓琴
,雖云巧妙,而鼓商則喪角,揮官則失征,未若置而不鼓,則五音自全。亦由有成有虧,存情所以乖道;無成無虧,忘智所以合真者也。昭氏之鼓琴
,實(shí)際上是內(nèi)心欲望的一種表達(dá)方式,是沉溺于物的一種高水平的表現(xiàn),這種技能表現(xiàn)的越高超盡管在世人看來
莊子說:若是而可謂成乎
,雖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這個所謂的成,是物愛的結(jié)果,假如人人心中沒有物愛,沒有成心,不以是非之心去認(rèn)識物判斷物,物愛無所謂成,人對道的認(rèn)識就不會虧損。為什么道有了虧損
《道德經(jīng)》說“大道廢,有仁義”
愛存在的原因就是道虧
這個愛
莊子說:是故滑疑之耀
,圣人之所圖也。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由此可知黃紫檀老師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
――這是元神變?yōu)樽R神的過程
,也是社會人心從遠(yuǎn)古之天真,變?yōu)橄鹿胖翜S的過程。滅好憎,收精神
,絕感動,即身即可返還天真。修身在此,治世亦在此。怕就怕好憎成形,而知識在外引誘,不能返還自己本真。這樣天理就滅了。一切文章技藝,神通法術(shù)
,極奇盡變,驚世駭俗
,皆是身外之物,
擋不得生死
,敵不過承負(fù)不惟于我無干
且心系于此物之中
神牽于此物之內(nèi),
適為我有漏種子
。就是立功立言
,聲震寰宇,名滿乾坤
,只算一點(diǎn)世間陽德,可換今生些些福報,亦可為未來世積累陰德,若欲打破玄關(guān)
、超圣登真,則猶未達(dá)標(biāo)也
。只因功名在外,
并非關(guān)乎我之修煉
,只有盡性至命、
才可為后世規(guī)模也
。惟有大愛,可取小愛
。惟有覺悟,可解情愛
。又誰知
,圣者的寂寞背后,是內(nèi)心的萬紫千紅而宇宙最深處的寂寥,是永恒的充實(shí)
黃老師答:道虧愛成[強(qiáng)]
轉(zhuǎn)發(fā)請聲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tyxsdy/62356.html.
上一篇:
,首先是要認(rèn)知;發(fā)現(xiàn)不了情欲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 rel="prev">
對于女修
下一篇:
男子女子精不漏的前提
、死于物、機(jī)在目的討論" onerror="nofind(this)" >
,萬法皆融"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