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xué) >> 羲黃講堂 >> 太易先生答疑系列

      師兄分享:道家經(jīng)典五十句
      ,背完立即提升一個境界

      大道家園 2025-04-14 18:23:07
      文始法脈至道修煉的面授課已經(jīng)全部結(jié)束
      ,甲辰年黃紫檀老師將退隱江湖
      ,專注道學(xué)十大根本經(jīng)典的注解和傳承人培養(yǎng)。為滿足廣大同修的求道需求
      ,繼續(xù)弘揚(yáng)道學(xué)文化
      ,在三大法脈最后一次面授課的基礎(chǔ)上的視頻錄播課(可隨時看
      ,反復(fù)看,時效永久,包含道場閉關(guān)指導(dǎo),黃老師親自帶入功法狀態(tài)
      ,已順利校對編輯完畢,在甲辰年初始隆重上線
      。課程后續(xù)有課后輔導(dǎo)群,實(shí)修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在群內(nèi)咨詢黃老師或者其他師兄
      。本系列文章便是摘取了黃老師2017-2020年在微信群內(nèi)的答疑。
      課程咨詢至大師兄,微信:ddjy_zhida

      1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a href="/daodejingjishi">道德經(jīng)》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

      ,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fēng)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兜赖陆?jīng)》

      大意:狂風(fēng)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兜赖陆?jīng)》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

      ,解除它的紛擾
      ,調(diào)和它的光輝,混同

      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

      4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
      ,不若守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兜赖陆?jīng)》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

      ,而以多聞博識自許
      ,進(jìn)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dǎo)致窮敗
      。不如處虛守靜
      ,而無為不言
      ,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并作
      ,吾以觀復(fù)
      。《道德經(jīng)》

      大意:使心靈達(dá)到虛的極致

      ,堅守住靜的妙境
      ,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兜赖陆?jīng)》

      大意:保持本質(zhì)淳樸無華

      ,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

      ,故明;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赖陆?jīng)》

      大意:不顯示自己

      ,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
      ;不夸耀自己
      ,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
      ,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
      ,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qiáng)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兜赖陆?jīng)》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

      ,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zhàn)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
      ,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qiáng)者。

      9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赖陆?jīng)》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

      ,天取法道
      ,道純?nèi)巫匀弧?/span>

      10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輕則失根
      ,躁則失君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赖陆?jīng)》

      大意: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

      ,急躁就會喪失主導(dǎo)。

      11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
      ,必固強(qiáng)之
      ;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
      。《道德經(jīng)》

      大意:想要關(guān)閉它

      ,就要先擴(kuò)張它
      ;想要削弱它
      ,就要先強(qiáng)化它;想要廢除它
      ,就要先興旺它;想要奪取一些東西,就要先給予一些東西

      12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赖陆?jīng)》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

      ,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
      ,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
      ,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13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赖陆?jīng)》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14甚愛必大費(fèi),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道德經(jīng)》

      大意: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

      ,過多的擁有會招致沉重的損失。所以
      ,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困辱
      ,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如此就可以長久安全了

      15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赖陆?jīng)》

      大意:上等的人聞道便努力去踐行,中等的人聞道則將信將疑

      ,下等的人聞道會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赖陆?jīng)》

      大意:禍啊,福就依傍著它

      ;福啊
      ,災(zāi)禍就隱含其中。

      17禍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赖陆?jīng)》

      大意:最大的禍患是不知足

      ,最大的過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
      ,永遠(yuǎn)是滿足的

      18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經(jīng)》

      大意:合抱的大樹由細(xì)小的幼苗長成

      ,九層的高臺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遠(yuǎn)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

      19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道德經(jīng)》

      大意:對待結(jié)束時的工作

      ,還像開始時一樣認(rèn)真
      ,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兜赖陆?jīng)》

      大意:我有三種法寶

      ,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
      ,第二是儉嗇
      ,第三是不敢在天下爭先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兜赖陆?jīng)》

      大意: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lǐng)先

      ;將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
      。這不正是因?yàn)闊o私嗎
      ?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為而不爭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兜赖陆?jīng)》

      大意:大自然的規(guī)律,利于萬物而不加害萬物

      。圣人所遵從的原則
      ,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23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道德經(jīng)》

      大意: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chuàng)始

      ,有所施為
      ,但不加自己的傾向
      ,功成業(yè)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
      ,就無所謂失去。

      24夫輕諾必寡信

      ,多易必多難
      。《道德經(jīng)》

      大意:輕易就許下諾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

      ,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難。

      25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jīng)》

      大意:天地?zé)o所偏私

      ,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圣人無所偏愛
      ,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26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
      ,有生于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赖陆?jīng)》

      大意:循環(huán)往復(fù)的運(yùn)動變化,是道的運(yùn)動

      ,道的作用是微妙
      、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chǎn)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
      ,有形質(zhì)又產(chǎn)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zhì)

      27天網(wǎng)恢恢

      ,疏而不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兜赖陆?jīng)》

      大意:天網(wǎng)廣大無邊

      ,網(wǎng)眼雖稀,卻不會有一點(diǎn)失漏

      28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德經(jīng)》

      大意:天道對人無所偏愛

      ,但其結(jié)果卻是常常幫助善人

      29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逍遙游》

      大意:舉世贊譽(yù)也不感到得意,舉世非議也不感到沮喪

      30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莊子?養(yǎng)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

      ,但知識是無限的
      ,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

      31山木自寇也

      ,膏火自煎也。桂可食
      ,故伐之;漆可用
      ,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肚f子?人間世》

      大意:山上的樹木皆因材質(zhì)可用而招致砍伐

      ,油脂皆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取熔煎
      。桂樹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
      ;樹漆因?yàn)榭梢耘缮嫌脠?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
      ,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32泉涸

      ,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肚f子?大宗師》

      大意:泉水干涸

      ,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濕潤求得生存
      ,此時此境卻不如彼此不相識
      ,各自暢游于江湖。

      33小惑易方

      ,大惑易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肚f子?駢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

      ,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莊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如死灰

      、精神毀滅
      ,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

      35至人之用心若鏡

      ,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
      ,故能勝物而不傷
      。《莊子?應(yīng)帝王》

      大意:極致之人的內(nèi)心就像一面明鏡

      ,對于外物來之即照、去之不留
      ,如實(shí)映照而不私藏
      ,所以能擺脫外物牽累而不損心勞神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知北游》

      大意:天地有大美卻不言語

      ,四時有分明的規(guī)律卻不議論
      ,萬物有生成的條理卻不說話

      37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肚f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來捕魚的

      ,捕到魚后就忘掉了魚笱;兔網(wǎng)是用來捕捉兔子的
      ,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網(wǎng)
      ;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
      ,領(lǐng)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

      ,萬世不竭
      。《莊子?天下》

      大意:一尺長的鞭杖

      ,每天截取一半
      ,永遠(yuǎn)也截不完

      39物物而不物于物

      ,則胡可得而累邪!《莊子?山木》

      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

      ,那么怎么可能會受牽累呢

      40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

      ,胡蝶之夢為周與
      ?周與胡蝶
      ,則必有分矣
      。此之謂物化?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肚f子?齊物論》

      大意: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

      ?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qū)別的
      。這就叫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41喪己于物

      ,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莊子?繕性》

      大意:一個人如果迷失在物質(zhì)世界中

      ,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
      ,這個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莊子?人間世》

      大意:知道是無可奈何的

      ,就當(dāng)作命運(yùn)一樣去接受,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
      ,小人甘以絕
      。彼無故以合者
      ,則無故以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肚f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

      ,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
      ;君子淡泊而心地親近,小人以利相親而終會利斷義絕
      。但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
      ,那么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44人生天地之間

      ,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肚f子?知北游》

      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間

      ,就像白馬跳過一個很小的縫隙,忽然一下而已

      45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

      ,而不傲倪于萬物
      ;不譴是非
      ,以與世俗處
      。《莊子?天下》

      大意:獨(dú)自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視萬物

      ,不搬弄是非
      ,以與世俗相處。

      46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莊子?逍遙游》

      大意:修養(yǎng)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

      、忘掉自己
      ,修養(yǎng)達(dá)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于求功,有道德學(xué)問的圣人無意于求名

      47古之人,外化而內(nèi)不化

      ;今之人
      ,內(nèi)化而外不化?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肚f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

      ,隨外物變化而內(nèi)心保持不變;現(xiàn)在的人
      ,內(nèi)心多變而不能隨外物變化。

      48悲樂者

      ,德之邪
      ;喜怒者
      ,道之過;好惡者
      ,心之失
      。《莊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緒上放縱自己悲傷或快樂

      ,那么自身的德行就會不正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
      ,那么就無法體悟大道
      ;如果心存好惡,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會缺失

      49眾人重利,廉士重名

      ,賢士尚志
      ,圣人貴精
      。《莊子?刻意》

      大意:多數(shù)人看重利

      ,廉潔之士看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
      ,圣人看重精神

      50巧者勞而智者憂

      ,無能者無所求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肚f子?列御寇》

      大意:有手藝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

      ,無能的人無所求
      ,所以逍遙自在。

      轉(zhuǎn)發(fā)請聲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tyxsdy/62383.html.

      上一篇: ,隨象入迷:元神記憶所幻化的內(nèi)景以及處理方法" rel="prev"> 破象悟道,隨象入迷:元神記憶所幻化的···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元神為根,識神為枝為葉為果?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ㄍ扑])
      西安-吳同學(xué):@德州李
      , 師兄,請教你一個問題
      。如果進(jìn)入元神主事,也就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
      ,也不能養(yǎng)家了嗎
      ,自己也要餓死?濟(jì)南-李師兄:@西安吳同學(xué) 師兄好老師課堂上講過:先天元神是不生不滅的
      關(guān)于先后天元神以及化精的一點(diǎn)答疑
      毫發(fā)差殊功不就
      ,半途而廢再行難
      這篇文章整理于2018年12月,去年做了較大的修改
      ,現(xiàn)重發(fā)
      ,希望給大家有所啟發(fā)。張三豐祖師在金丹詩廿四首中有一句話說:毫發(fā)差殊功不就
      ,半途而廢復(fù)行難。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 之前在網(wǎng)絡(luò)看到一篇注解
      ,頗受啟發(fā)
      黃帝陰符經(jīng)-心生于物、死于物
      、機(jī)在目的討論
      杭州-于同學(xué):@大道家園黃紫檀?黃老師好:黃帝陰符經(jīng)-心生于物、死于物
      、機(jī)在目
      。大概就是:心因物而見
      、生于物
      ;逐物而喪、死于物
      ;而接于物者
      、要中之要在于管好自己的目,不見可欲
      、使心不亂
      。對專業(yè)修道的人可以快速證得更高的體驗(yàn)和修為
      。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那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對人們有什么指導(dǎo)意
      2025-07-23
      黃帝陰符經(jīng)-心生于物、死于物<div   id= 、機(jī)在目的討論" onerror="nofind(this)" >
      《莊子·逍遙游》節(jié)選解讀
      浙江臺州羅同學(xué):《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膚若冰雪
      ,淖(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
      ,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
      ,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
      真正的無為
      ,是一法不立
      ,萬法皆融
      濟(jì)南馬同學(xué):簡析道德經(jīng)無為的思想“無為”在《道德經(jīng)》中十章僅出現(xiàn)13次
      ,但其旨貫穿全文
      。無為是道德經(jīng)的主要思想主張之一
      ,是《道德經(jīng)》全文強(qiáng)調(diào)的主旨
      關(guān)于厚德載物
      黃老師曰:今日分享:厚德載物
      ,很簡單的一句話,卻有很深的道理
      。你有多厚的德行你可以承載多厚的東西
      。好比一個木桌子可以承載100kg
      ,一個鐵桌子可以承載10000kg。你的德行很厚你可以承載和諧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