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詐尸案”是怎么回事?詐尸的是誰?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我國古代浩繁卷帙的筆記小說中
子夜時分
黑黢黢的刑部大牢
傍晚時分,剛剛絞死了一個囚徒
,尸體就存放在隔壁預先備好的棺材里,準備后半夜拉出去埋掉。幾個獄卒和監(jiān)絞官早已熟絡,便邀請他喝酒他們提著油燈摸到了隔壁屋
正在這時,聲音又起
油燈啪啦一聲打落在地
這不是什么鬼怪故事,而是清代著名學者錢詠記錄在《履園叢話》第一卷里的真實事件
“同乳兄弟”是國蠹
事情還要從康熙五十一年的“張伯行噶禮互參案”說起。
眾所周知
康熙平定天下后
,對幫他獲得巨大成就的明珠、曹寅等朋友和功臣極為“義氣”,《嘯亭雜錄》提到康熙對枉法諸臣“茍可宥之,必寬縱之,如明相(明珠)雖貪擅,上念其籌畫三逆之功,時加警策,終未置之極典”。所以到了康熙朝后期,政局未免文恬武嬉,貪污成風。噶禮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單純看噶禮的履歷
,看不出什么究竟,只知道他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曾督運軍糧,在陛見時應答有度,得到康熙帝賞識,自此平步青云……其實這里面隱藏了一個重要的人際關系,那就是:噶禮的媽媽是康熙帝的乳母,噶禮和康熙是“同乳兄弟”,這份情誼使康熙帝勢必會重用噶禮。康熙三十八年
,噶禮被實授山西巡撫,自此開始了貪污生涯康熙四十八年
,噶禮被任命為戶部侍郎,旋擢兩江總督。正所謂小節(jié)不懲,必成大奸,貪污無度的噶禮竟然官運亨通,他就必然要犯下更大的罪行。但是終于有個人擋住了他的去路
,此人名叫張伯行。下毒弒母天不容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時任江蘇巡撫的張伯行疏劾噶禮于上年江南鄉(xiāng)試中做手腳
,“得銀五十萬兩,徇私賄賣舉人”,一時引起朝野震動。一來,科考上的舞弊最容易引起士子不滿,引發(fā)大案;二來,張伯行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對官場腐敗深惡痛絕,又秉性耿直,是個人見人怕的“刺兒頭”,他與噶禮開撕,不能不惹動天下人側目。何況張伯行在奏疏中那句“督臣敢于欺皇上、負皇上,臣則斷不敢顧念身家,畏避權勢”,等于指著康熙的鼻子說“你管不好你的狗,我來管康熙剛開始還想維護噶禮,但是偏偏有個最該維護噶禮的人
這個人就是噶禮的母親、康熙的乳母
《嘯亭雜錄》卷十有言
古時的乳母
,往往真的會把感情傾注在自己哺育的那個并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身上。噶禮的母親這一舉動,可以理解為不允許自己的一個孩子禍害另一個孩子的天下。噶禮得知此事,不但不思悔改,還犯下了一件駭人聽聞的罪行:指使家人在飯菜里下毒,想毒死這個“多嘴多舌”的老娘!老太太命大,沒死成
,踉踉蹌蹌地跑到都察院告狀去了。前兩年,個別地區(qū)出現(xiàn)打罵父母
、或因為財產(chǎn)問題把父母告上法庭的新聞,其實這類事情擱在古代處理起來特別簡單——死刑。別說當面罵父母了,背地里罵父母都一樣。因為古人是把“不孝”列入“十惡”大罪的,而“十惡不赦”看到這份“查抄清單”,康熙帝厲聲責問滿朝文武:“噶禮贓銀甚多
不過
“詐尸”其實是未死
《履園叢話》里記載
康熙的處置是前所未有的殘酷與可怖,但是細細追究
不過
《履園叢話》對此事的記載十分詳細:行刑之前
按照噶禮的計劃
深更半夜,棺材里坐起一具“尸體”
這等于把噶禮當成僵尸處置了。
而康熙帝得知噶禮“詐尸”一事之后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yeshi/1415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