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寓言故事

      誠詐篇之四

      佚名 2023-06-11 20:23:19

      鱉與主人

      有一個人捉到了一只鱉
      ,他十分高興地把鱉帶回家。打算把鱉殺了,然后煮熟美美地吃一頓
      ,可是他又不愿意承擔(dān)殺害生靈的惡名
      。怎么辦呢
      ?他想了一個辦法

      這個人將鍋里盛滿了水

      ,用大火將水燒得滾開
      ,再在鍋上橫擱一根細(xì)竹棍子
      ,然后,他裝著和鱉商量的樣子對鱉說:“聽說你很會爬
      ,我想看看你的本領(lǐng)
      。如果你能為我表演一次
      ,從這根竹棍上爬過去,我就一定放了你
      !”

      可憐的鱉看了看鍋里燒得滾燙的水還在上下翻騰

      ,熱氣直往上竄,如果在細(xì)竹棍上爬的時候
      ,稍不小心
      ,就會掉進鍋里沒命了。它想
      ,這明明是主人故意設(shè)圈套要謀殺自己
      ,但可憐的鱉依然存一線求生的希望,它想
      ,只要自己萬分小心
      ,說不定還真能爬過去死里逃生哩。于是
      ,鱉答應(yīng)從開水鍋上爬過去

      鱉鼓起了平生所有的勇氣,集中了它有生以來的全部精力

      ,小心翼翼
      、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從細(xì)竹棍的這一端爬過去,反正大不了就是一死
      。鱉咬緊牙關(guān)
      ,一步步地爬,沒想到
      ,竟然真的爬過去了
      。當(dāng)它爬到鍋的那一邊時,它幾乎都要暈過去了
      ,趴在地上再也動彈不得

      主人萬沒想到這鱉竟有這等幸運,它竟能從九死一生中解脫出來

      。然而
      ,主人不甘心,他還是要吃鱉肉
      。于是他改口對鱉說:“不錯
      ,真有本事,非常精彩
      !請你再表演一次
      ,我還想再欣賞一遍。這次爬過來,說什么我也放了你
      !請來吧
      !”

      鱉算是看清了主人的丑惡嘴臉,十分憤怒地說:“你要想吃我

      ,就明說好了
      ,何必還這么煞費苦心地拐彎抹角呢!”

      鱉怒斥那個偽善的主人的惡行

      ,正好揭露了某些偽君子虛偽狡詐的真面目
      ,他們明明要干壞事,卻還冠冕堂皇地假裝仁義道德

      騙人的招牌

      從前
      ,有個人開了一家藥店,專賣治腳繭的藥
      。他為了招徠顧客
      ,便想了個欺騙的方法,做了一塊橫匾招牌
      ,上面寫著“供御”二字
      ,意在向人炫耀自己的藥是供皇帝用的,因為這“御”字即是與帝王有關(guān)的稱謂

      他這一招還真靈

      ,果然許多長腳繭的人都來買他的藥。有一天
      ,來了幾個讀書人,走到這藥店門口
      ,看到這“供御”二字的橫匾
      ,甚覺好奇,其中一人徑直走到柜臺前問:“請問賣的什么藥
      ?”那賣藥人回答道:“治腳繭的藥
      。”那讀書人回頭朝同來的幾人笑著說:“這就奇怪了
      ,皇帝從不自己走路
      ,怎么會長腳繭,又怎么會用他這治繭的藥呢
      ?”幾個讀書人邊議論邊譏笑這個賣藥人的愚蠢把戲
      ,走開了。結(jié)果
      ,這家藥店的騙人“廣告”被戳穿了
      ,那些有腳繭的人也都不來買他的藥了。

      過了些時候,皇上知道了賣藥人打著皇帝招牌行騙的事

      ,便派人來傳喚他
      ,并要對他加罪。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著說:“小的怎敢斗膽欺騙皇上呀
      !只不過是想借皇上的威光招引顧客罷了
      !”皇上這次總算慈悲為懷,考慮到賣藥人只不過是為了謀生罷
      ,于是并未治罪就把他放回去了

      賣藥人回家后,立刻把店門上掛的那個橫匾摘下來

      ,在原有的“供御”之上
      ,又增加了4個字:“曾經(jīng)宣喚”,依然想借此招徠顧客

      這賣藥人雖然一再企圖用欺騙的方式招引顧客

      ,可他那愚蠢的招牌內(nèi)容,不但于事無補
      ,反而暴露了他的愚昧
      。更可笑的是他還死守愚蠢執(zhí)迷不悟。

      人也有“黃”

      有一條毒蛇因咬死了人
      ,被陰曹地府的官吏抓到
      ,送到判官那里。判官指著毒蛇喝道:“你傷害了一條人命
      ,依照法律該判你重刑
      !”那條蛇向前爬了幾步,申訴道:“判官
      ,我知道我的確有罪
      ,但是我也有過功勞,我的功勞足以贖我的罪過呀
      !”

      判官問道:“你一條毒蛇

      ,有什么功勞?”

      蛇指指自己的身體說:“我身上有蛇黃

      ,蛇黃可以治病
      ,我的蛇黃已治活了好幾個人,你看我不是功大于過么
      ?你不應(yīng)判我重刑
      。”

      判官四處查訪核實

      ,證明蛇所說的是真話
      ,便對蛇從輕發(fā)落了

      一年后,地府官吏又抓捕一頭牛來審判

      。判官問過抓牛的原因后
      ,斥責(zé)牛說:“你依仗個子大,用犄角觸死了人
      ,應(yīng)該將你處死
      !”

      牛連忙請求說:“判官,我身上有牛黃

      ,牛黃可是寶啊
      ,它能治病,曾經(jīng)治活了好幾個人
      ,我的功勞難道不能抵償一些罪過嗎
      ?你不能判我死刑啊
      !”

      判官經(jīng)過調(diào)查了解

      ,證明牛所說情況屬實,于是牛也得到了輕罰

      又過了一年多

      。一天,地獄官帶上一個人來
      ,對判官說:“這個人活著的時候殺過人
      ,可是在人世間他僥幸免死,現(xiàn)在也應(yīng)該償命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那人一聽,嚇得直發(fā)抖

      ,他連聲說道:“判官
      ,我的身上也有‘黃’啊
      !”“什么?他的身上也有黃
      ?”幾個地獄官七嘴八舌議論開了
      。這一下,激怒了陰曹地府大小官員
      ,判官大怒
      ,指著這個人責(zé)問道:“蛇黃、牛黃都可以入藥
      ,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
      。你是個人
      ,哪有什么黃呢?”

      于是判官命左右官員交替著仔細(xì)查問

      ,那個人狼狽極了
      ,他無可奈何地說:“實不相瞞,我身上沒別的黃
      ,只是羞愧惶恐而已
      。”

      那個人企圖混水摸魚

      、蒙混過關(guān)
      ,假稱自己像蛇、牛一樣也有“黃”
      ,可是假的畢竟是假的
      ,他的欺騙、狡辯還是掩飾不了事實
      ,在認(rèn)真仔細(xì)的盤查之下
      ,他也終究難混過關(guān)。

      仙鶴生蛋

      有個叫劉淵材的人
      ,性情十分迂腐
      、古怪,又很愛虛榮
      。他家里養(yǎng)著兩只鶴
      ,只要有客人來家中,他總是既神秘又故意張揚地對客人夸口說:“我家養(yǎng)了兩只鶴
      ,這可不是一般的鶴
      ,它們是真正的仙鶴呀!人家所有的禽鳥都是卵生的
      ,我養(yǎng)的仙鶴可是胎生的
      。”

      這一天

      ,劉淵材家又來了幾位客人
      ,他把客人請進屋,一坐下便夸起他那兩只“胎生”的仙鶴來
      。劉淵材話還未說完
      ,一仆人從后園跑來報告說:“先生,咱家的鶴昨夜生了一個蛋
      ,好大的蛋呀
      ,跟大鴨梨一般大小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劉淵材的臉色立刻羞得通紅

      ,他覺得十分難堪
      。他斜著眼偷偷瞟了客人一下,對著仆人大聲喝斥道:“奴才胡說
      ,你竟敢誹謗我的仙鶴呀
      !仙鶴怎么會生蛋呢?休要在此胡說八道
      !”

      仆人只好沒趣地走開了

      。幾個客人站起身說:“劉兄,難得您家養(yǎng)著仙鶴
      ,讓我們?nèi)タ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開開眼界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劉淵材只好帶著客人一同到后園去觀看仙鶴

      。他們來到后園,只見其中一只“仙鶴”正將后腿張開
      ,身體趴在地上
      。客人們想叫仙鶴站起來
      ,便用拐杖去嚇?biāo)?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不料,那鶴站起身來時
      ,地上又留下了一枚鴨梨大的鶴蛋

      劉淵材的臉色漲得通紅,他支支吾吾地自我解嘲

      ,嘆著氣說:“唉
      !沒想到這仙鶴也會敗壞仙道,和凡鳥一樣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其實,仙鶴只是傳說中的鳥

      ,平常我們養(yǎng)的鶴本來就是普通禽類
      ,是卵生的。而這鶴的主人卻偏要故弄玄虛
      ,結(jié)果當(dāng)眾出丑
      ,搞得十分難堪。

      打即是不打

      杭州有個書生名叫丘浚(jun)
      ,一天,他因事到靈隱寺去見一個名叫珊的和尚
      。那和尚正在吃茶休息
      ,眼見來者只是個一般書生
      ,不是當(dāng)官之人,便對他非常怠慢
      ,愛理不理的
      ,既不讓坐也沒倒茶,把丘浚涼在一邊

      正好這時

      ,杭州刺史的兒子騎著馬,帶著幾個隨從
      ,進得寺來
      。那珊和尚一見來人穿戴華貴,前呼后擁
      ,甚是排場闊氣
      ,高頭大馬甚是威風(fēng),便換了一副笑臉
      ,忙不迭地起身
      ,恭敬地走下臺階,一直迎到寺外去了

      被冷落在一邊的丘?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吹竭@些,很是不平
      ,心里感到這和尚十分討厭
      。待那刺史的兒子走后,丘浚氣憤地質(zhì)問和尚道:“你這人怎么如此勢利眼
      ?見到我來
      ,一副冷冰冰的樣子;見到那有錢有勢的人來
      ,你便滿臉堆笑
      ,十二分地恭敬,我看你簡直不像一個出家人
      !”

      和尚卻狡辯說:“朋友

      ,你不要誤會!你不知道
      ,在我這里
      ,怠慢就是不怠慢,不怠慢就是怠慢
      。所以說
      ,我對你才是真正的熱情呢!”

      丘浚聽了

      ,哈哈笑了起來
      ,說:“原來你跟我的習(xí)慣一樣
      。”邊說邊拿起手杖在和尚腦袋上敲了幾下說:“在我這里
      ,打你就是不打
      ,不打你就是打你,所以我只好打你了
      !”

      和尚挨了幾手杖

      ,只好心里后悔。

      這個聰明的書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懲罰了那個勢利和尚
      ,總算也出了點氣。

      好諛亡國

      虢(guo)國的國君平日里只愛聽好話
      ,聽不得反面的意見
      ,在他的身邊圍滿了只會阿諛奉承而不會治國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國終于亡國
      。那一群誤國之臣也一個個作鳥獸散
      ,沒有一個人愿意顧及國君的,虢國的國君總算僥幸地跟著一個車夫逃了出來

      車夫駕著馬車

      ,載著虢國國君逃到荒郊野外,國君又渴又餓垂頭喪氣
      ,車夫趕緊取過車上的食品袋
      ,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糧
      ,讓國君吃喝
      。國君感到奇怪,車夫哪來的這些食物呢
      ?于是他在吃飽喝足后
      ,便擦擦嘴問車夫:

      “你從哪里弄來這些東西呢?”

      車夫回答說:“我事先準(zhǔn)備好的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國君又問:“你為什么會事先做好這些準(zhǔn)備呢?”

      車夫回答說:“我是專替大王您做的準(zhǔn)備

      ,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饑
      、解渴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國君不高興地又問:“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

      ?”

      車夫回答說:“是的,我估計遲早會有這一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國君生氣了

      ,不滿地說:“既然這樣,為什么過去不早點告訴我
      ?”

      車夫說:“您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如果是提意見的話

      ,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愛聽
      。我要給您提意見,您一定聽不進去
      ,說不定還會把我處死
      。要是那樣,您今天便會連一個跟隨的人也沒有
      ,更不用說誰來給您吃的喝的了
      。”

      國君聽到這里

      ,氣憤至極
      ,紫漲著臉指著車夫大聲吼叫。

      車夫見狀

      ,知道這個昏君真是無可救藥
      ,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于是連忙謝罪說:“大王息怒
      ,是我說錯了
      。”

      兩人都不說話

      ,馬車走了一程
      ,國君又開口問道:“你說,我到底為什么會亡國而逃呢
      ?”

      車夫這次只好改口說:“是因為大王您太仁慈賢明了

      。”

      國君很感興趣地接著問:“為什么仁慈賢明的國君不能在家享受快樂

      ,過安定的日子
      ,卻要逃亡在外呢?”

      車夫說:“除了大王您是個賢明的人外

      ,其他所有的國君都不是好人
      ,他們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國君聽了,心里舒服極了,一邊坐靠在車前的橫木上

      ,一邊美滋滋地自言自語說:“唉
      ,難道賢明的君主就該如此受苦嗎?”他頭腦里一片昏昏沉沉
      ,十分困乏地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

      這時,車夫總算是徹底看清了這個昏庸無能的虢國的國君

      ,他覺得跟隨這個人太不值得
      。于是車夫慢慢從國君頭下抽出自己的腿,換一個石頭給他枕上
      ,然后離開國君
      ,頭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

      ,這位亡國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
      ,被野獸吃掉了。

      如果一個人只愛聽奉承話

      ,聽不進批評意見
      ,又一味執(zhí)迷不悟,一意孤行
      ,那后果將是十分可悲的

      廣納賢才

      管仲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治國賢才,齊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
      ,把齊國治理得強盛起來
      ,管仲還輔佐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yè)。這一切
      ,使得齊桓公十分關(guān)注有才干的人
      ,他深知人才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國君來說是多么重要
      。他想
      ,光有一個管仲還不行,還需要有更多的像管仲這樣的人才行
      。于是齊桓公決心廣納賢才
      ,他命人在宮廷外面燃起火炬,照得宮廷內(nèi)外一片紅紅火火
      ,一方面造成聲勢
      ,一方面也便于日夜接待前來晉見的八方英才。然而
      ,火炬燃了整整一年
      ,人們經(jīng)過這里時,除了發(fā)些議論或看看熱鬧外,并無人進宮求見
      。大臣們只是面面相覷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

      ,竟然來了一個鄉(xiāng)下人在宮門口請求進去見齊桓公

      門官問鄉(xiāng)下人:“你有何才干求見大王?”

      鄉(xiāng)下人回答說:“我能熟練地背誦算術(shù)口訣

      ,我希望大王接見我
      。”

      門官報告了齊桓公

      。齊桓公覺得十分好笑,背誦算術(shù)口訣算什么才能
      ?于是讓門官回復(fù)鄉(xiāng)下人說:“念算術(shù)口訣的才能太淺陋了
      ,怎么可以接受國君的召見呢?回去吧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鄉(xiāng)下人不卑不亢地說:“聽人們說,這里的火炬燃燒了整整一年了

      ,卻一直沒有人前來求見
      ,我想,這是因為大王雄才大略名揚天下
      ,各地賢才敬重大王希望為大王出力
      ,又深恐自己的才干遠(yuǎn)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納,因此不敢前來求見
      。今天我以念算術(shù)口訣的才能來求見大王
      ,我這點本事的確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大王能對我以禮相待
      ,天下人知道了大王真心求才
      、禮賢下士的一片誠意,何愁那些有真才實學(xué)的能人不來呢
      ?泰山就是因為不排斥一石一土
      ,才有它的高大;江海也因為不拒絕涓涓細(xì)流
      、廣納百川
      ,才有它的深邃。古代那些圣明的君王
      ,也要經(jīng)常去向農(nóng)夫樵夫請教
      ,集思廣益,才會使自己更加英明起來啊
      !”

      齊桓公聽了鄉(xiāng)下人的這一番話

      ,被深深打動,認(rèn)為鄉(xiāng)下人說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馬上以隆重的禮節(jié)接見了他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各地賢才紛紛前來
      ,絡(luò)繹不絕。齊桓公大為高興

      一個統(tǒng)治者若真心求賢

      ,就必須有誠意、禮賢下士
      ,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人才

      照抄呈文

      東漢恒帝在位的時候,有個有錢人想謀個一官半職當(dāng)當(dāng)
      ,一來是為了威風(fēng)威風(fēng)
      ,二來也好借權(quán)力多弄些錢財。于是他狠了狠心
      ,拿出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錢來打通關(guān)節(jié)
      ,果然如愿以償,得到了一個在太守衙門里當(dāng)屬官的職位
      。他穿上官服
      ,戴上官帽,趾高氣揚地走來走去
      ,心里非常得意

      這個有錢人得意了沒幾天,就遇到難題了:有一篇奏事的呈文必須由他寫

      ,然后交給太守審閱
      。他以前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漢生活
      ,從沒想過要去學(xué)習(xí)
      ,什么都不會,這回要叫他寫呈文
      ,可使他為難了

      這個人著急地在家里踱來踱去,整天都吃不下飯

      、喝不下水
      ,只是愁眉苦臉地嘆氣
      。他妻子見他這樣,就給他出主意說:“鄰居張三念過幾年書
      ,認(rèn)識不少字
      ,你去求他幫你寫一篇,不就行了
      ?”這人一拍腦袋:“對呀
      ,我怎么沒想到呢?”他急急忙忙地跑到張三家
      ,央求張三說:“老兄啊
      ,這回你可真要幫幫我呀!你也知道我沒認(rèn)真讀過書
      ,哪里會寫什么呈文
      ,要是太守怪罪下來,那就不得了了
      !”張三聽了搔搔后腦勺
      ,想了想說:“不是我不幫你,我實在也不會寫這種文章
      。這樣吧,我聽說很多年前有個叫葛龔的人
      ,他的奏事呈文與得很好
      ,你就去照他寫的抄一篇吧,用不著再費腦筋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這個人聽了大喜過望,趕緊回去把古書翻了一個遍

      ,總算找到了葛龔寫的文章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抄將起來,連一個字都不改
      ,原封不動地照抄下來
      。到最后,他抄順了手
      ,竟然忘了改呈奏者的名字
      ,將“葛龔”二字也抄上了。

      第二天

      ,他把呈文交給太守
      ,太守看了,氣得吹胡子瞪眼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馬上就把他給罷免了

      這個人不學(xué)無術(shù),靠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來蒙混過關(guān)

      ,終究是要露出馬腳來的
      。我們要吸取他的教訓(xùn),平時刻苦學(xué)習(xí)
      ,認(rèn)真鉆研
      ,遇事不要不懂裝懂,靠自己的真才實學(xué)辦事
      ,才能夠獲得成功

      巫師的誠與靈

      古時候楚國人風(fēng)行求神敬仙的祭祀活動。無論是為了讓家里人除病消災(zāi)
      ,還是為了讓天下風(fēng)調(diào)雨順
      ,楚國人都要擺上筵席,請來巫師
      ,祈求上天顯靈

      當(dāng)時的荊楚鄉(xiāng)間曾出過一個名噪一時的巫師。他每次主持祭祀活動

      ,只求鄉(xiāng)人備辦一些普通的祭品
      ,而自己則以飽滿的激情、虔誠的態(tài)度和祈禱的歌舞去迎神送神
      。其結(jié)果非常靈驗
      ,他一次又一次使求神治病的人恢復(fù)了健康;使盼望豐收的人得到了好年成
      。人們因此而把這個巫師看做神的使者
      ,遇事都爭著去請他來幫助解決。

      過了幾年之后

      ,這個巫師在祭祀前向鄉(xiāng)民們提出的要求起了變化
      。他讓人準(zhǔn)備的祭品是滿桌鮮肥的牛羊肉和整壇的好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侨藗儩M足了他的這些要求后卻得不到相應(yīng)的回報
      。巫師的祭祀越來越不靈驗了。祈求治病的人常常在祭祀以后不久就死了
      ;祈求五谷豐登的人得到的往往是饑荒
      。鄉(xiāng)民們對此都感到非常氣憤,然而卻弄不明白這里面的原因

      有一個人見大家迷惑不解

      ,七嘴八舌地對巫師議論紛紛,于是走上前去點撥他們
      。這個人對鄉(xiāng)民們說:“前些年我曾到這個巫師的家里去過
      。那時他家里人少
      、負(fù)擔(dān)輕,他心里沒有什么牽掛
      ,所以祭祀的時候內(nèi)心虔誠
      、精神專注。他每次祭祀完了不求從祭品中牟取好處
      ,而是把祭品全部分給大家
      。神靈見了這樣的巫師還有不應(yīng)許降福的道理嗎?然而現(xiàn)在他生養(yǎng)了一群子女
      ,為了滿足他們?nèi)找嬖鲩L的衣食上的需要
      ,這個巫師每次都把祭品拿回自己的家中。既然他的祭祀僅僅是為了收取好處
      ,對神靈已經(jīng)失去了虔誠的信仰
      ,那么神靈怎么會來享受祭品的香氣,并降福于我們呢
      ?由此看來
      ,這個巫師現(xiàn)在祭祀不顯靈,并不是因為他由從前的神明變成了如今的愚蠢
      ,而是因為他一心牽掛著自己的私事
      ,沒有真情顧及他人的緣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這個故事用前后不同的巫師形象和祭祀效果告訴人們

      ,一個人只有排除私心雜念,才能盡職盡責(zé)地搞好工作
      ,從而為社會作出貢獻。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yuyan/13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狡生夢金
      以前有一個非常狡猾的書生
      ,經(jīng)常耍點小聰明用些詭計騙人
      。他的老師為人十分嚴(yán)厲
      ,只要學(xué)生有一點過錯,就捉來一頓毒打
      ,決不寬恕
      。有一天,這個書生恰巧犯了學(xué)規(guī)
      。老師格外生氣
      眼盲心明
      有一個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長彈琴擊鼓
      ,鄰里有一個書生過來問他:“你有多大年紀(jì)了
      ?”少年說:“15歲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澳闶裁磿r候失明的
      可悉陵降虎
      北魏的皇族中
      ,有個名叫可悉陵的人,生得身材高大
      、魁梧強壯
      ,性格勇敢堅毅,又練得一身好武藝
      ,實在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因而很受皇室器重。在可悉陵17歲的那一年
      師文學(xué)琴
      古時候有個善于彈琴的樂師名叫瓠(hu)巴
      ,據(jù)說在他彈琴的時候,鳥兒能踏著節(jié)拍飛舞
      ,魚兒也會隨著韻律跳躍
      。鄭國的師文聽說了這件事后,十分向往
      ,于是離家出走
      ,來到魯國拜師襄為師
      麻雀的評論
      麻雀嘰嘰喳喳,遇事愛發(fā)表評論
      ,有什么法兒
      ?它歷來如此。這天
      ,麻雀看見地面冒出了一個嫩綠的小點兒
      ,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來,便好奇地飛近問道:“你是什么
      ?”“竹筍
      。”一個細(xì)弱的聲音應(yīng)道:“我想冒出來……”“冒出來
      勤惰篇一
      鯤鵬與蓬雀傳說古代在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北方
      ,大地以草木為毛發(fā),而那個地方氣候異常的寒冷
      ,草木不生
      ,于是人們把那個地方叫“窮發(fā)”。 在那個草木不生的地方
      ,有一片大海
      愿變父親
      從前,有一個壞心眼的富翁
      ,仗著自己有錢,總是想耍威風(fēng)
      、欺壓窮人
      。誰家跟他借了錢,他總是千方百計地抬高利息
      ,逼得人家傾家蕩產(chǎn)
      。有一次,他忽然覺得光攢錢也沒什么意思了
      彌子瑕失寵
      彌子瑕是衛(wèi)國的一名美男子
      。他在衛(wèi)靈公身邊為臣
      十萬貫
      唐朝時候
      ,有個地方官叫張延賞,為官處事還算正直清廉
      。這一日
      ,張延賞接到一樁案子,牽涉到人命
      ,案情嚴(yán)重
      ,非同一般。張延賞按照一貫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