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療病學(xué)說及方法論是王鳳儀性命哲學(xu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之一
,暗含豐富的心理治療學(xué)、心身醫(yī)學(xué),其理論與儒家哲學(xué)和中醫(yī)思想一脈相承
,其精髓深深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
,其獨具特色的治病及勸善手段
,經(jīng)王善人師生多年實踐
,逐步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
。
該學(xué)說繞開繁瑣
、深奧和微妙的醫(yī)藥理論
,其勸病法“直指本心”,把現(xiàn)實生活和道理融在一起
,易悟易行
!開辟出與中醫(yī)同源相通,卻有顯著不同的一個新學(xué)科
。

學(xué)說認(rèn)為:性理療病
,“性”是人的氣質(zhì)與性格,“理”是規(guī)律和法則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靶岳怼笔怯谩拔逍小闭f明氣質(zhì)性格的陰陽消長變化規(guī)律。
性理療病就是掌握和運(yùn)用這個規(guī)律
,通過開導(dǎo)
、說理、挖根源和暗示等方法
,解開病人心上的“疙瘩”為人醫(yī)病
。
怨恨惱怒煩(五毒)是疾病的總根,怨人是五毒的總根。不生氣不上火
、不動習(xí)氣稟性就不會生病(傳染病
、外傷
、外感除外)
。
人的心理活動是樞紐,事不遂心,人不對意就產(chǎn)生五毒
,發(fā)動脾氣,這叫稟性
;
專以享受為重,染上各種不良嗜好,這叫習(xí)性
。習(xí)性越多私心越重
,貪心也越大,得不到滿足就發(fā)動氣火
。
習(xí)性稟性相互作亂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通過人與人,尤其家庭倫理間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出來
。
彼此相怨
、心中抑郁沒有發(fā)泄出來的傷自己;發(fā)泄出去的傷及別人
,致使家庭不睦鬧壞人我關(guān)系
。
人的良心因此被湮滅,純凈的“天性”被污染
,天長日久身體怎么能不得病呢
?
心里專好尋思人家不對,有貪心是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性中常動脾氣是性病
;心病必致性病
,性病必致身病。這是
心理--精神--軀體三者間的關(guān)系
。
習(xí)性稟性來自先天遺傳和后天的習(xí)染
,要去掉習(xí)性,化除稟性
,圓滿天性
,簡稱“化性”。
認(rèn)不是和找好處是“化性”的要點
,更是愈病
、齊家的“法寶”,認(rèn)不是能“撥陰”,找好處能“取陽”
,撥陰取陽
,化性養(yǎng)神,神足則疾病自愈
。
“五毒”是性中的陰面,陰氣過盛使人的生理功能失去平衡,人的周期節(jié)律失調(diào)身體必病
。
“撥陰取陽”
,就是化除性中的陰面擴(kuò)充性中的陽面。疾病發(fā)生在軀體上
,其根源在心性中
。所以首先要認(rèn)識自己的陰氣是怎樣形成的,以陰氣用事即是過錯
,如能進(jìn)一步做到真心實意的悔過、道過
、挖根源
,化陰氣為陽氣,疾病自愈
。

王善人勸病時常常遇到嬰兒腹瀉的病例
,當(dāng)嬰兒的媽媽過于勞累或生氣上火時,嬰兒吃母乳就容易腹瀉
,這是婦女都熟知的
,俗謂吃“火奶”。
正是吃了被“毒化”的乳汁才使嬰兒直接受害
。性理療病時往往從媽媽的心性上找根源
,嬰兒腹瀉就好了。
這是從嬰兒身上反映出母親血液里,產(chǎn)生一種有害生化物質(zhì)的實證
。那么那些沒有疾病反映的人呢
?生氣上火后,有害物質(zhì)照樣在他們體內(nèi)產(chǎn)生
。
實踐中證實:有毒物質(zhì)可以在體內(nèi)潛伏幾年
、幾十年,當(dāng)一定的因緣成熟后
,自然產(chǎn)生癌癥等疾病
,因此找病因要逐年逐月回憶往事。
具體如下: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
,怨人是苦海
。越怨人,心里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
,就是招禍
,不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是地獄,管一分
,別人恨一分;管十分
,別人恨十分,不是地獄是什么?必須反過來
,能領(lǐng)人的才能了人間債
,盡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
,能成人的就是佛
。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君子無德怨自修
,小人有過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
,越怨心里越難過
,怨氣有毒,存在心里
,不但難受
,還會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藥
。人若能反省
,找著自己的不是(錯誤),自然不往外怨
。你能
,不怨不能的;你會,不怨不會的
,明白對面的人的道
,就不怨人了。
3. 現(xiàn)今的人
,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
,就不樂。其實我這個人
,好就是好
,歹就是歹,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個不怨人
,就能成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帳,算起來
,不是后悔
,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 “不怨人”三個字
,妙到極點啦!(不怨人就是真陽土)
不生氣 ,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
,氣逆的多吐食
。要能行道、明道
,氣火就都消了
。
6. 上火是“龍吟”,生氣是“虎嘯”
,人能降伏住氣火
,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
,你別生氣
,若是生氣,氣往下行變成寒;有事逼你
,你別著急
,若是著急
,火往上行變?yōu)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寒熱都會傷人。修行人
,遇好事不喜
,遇壞事不愁,氣火自然不生
,就是“降龍伏虎”
。能降伏住,它就為我?降伏不住
,它就是妖孽了
。
7. 稟性(怒、恨
、怨
、惱、煩
,又稱氣稟性)用事
,鬼來當(dāng)家。因為生氣、上火一定害病
,生病就是被鬼給打倒了!正念一生
,神就來;邪念一起,鬼就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上硕疾豢袭?dāng)神,甘愿做鬼!
8. 火是由心里生的
,人心一動就生火
。一著急,火往上升;一動念
,火向外散
。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
。不守本分的人
,額外的貪求,火就妄動
。若能把心放下
,不替人著急,就不起火
,該有多么輕快!
9. 動性(耍脾氣)是火
,心里生氣,才是氣
。佛說“七處心燈”
,我說不如掐死一頭。人心一死
,道心自生;人心一動
,道心自滅,爭貪的念頭就生出來了
。因爭生氣
,因貪上火,氣火攻心
,整天煩惱
,就是富貴,也沒樂趣
。所以古人治心
,如同治病。我說把心掐死
,多么省事!
找好處
,認(rèn)不是10.修好的人多
,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么呢?就因為心里存的
,都是別人的不好
,又怎能得好呢?
11.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缺點)是“收贓”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熬垤`”是收陽光,心里溫暖
,能夠養(yǎng)心;“收贓”是存陰氣
,心里陰沉,就會傷身
。人人都有好處
,就是惡人,也有好處
,正面找不著
,從反面上找。所以我說
,找好處是“暖心丸”
,到處有緣,永無苦惱
。
12.找好處是真金
,要想找好處,就得以志為根
,在沒有絲毫的好處里
,找出真好處來;在忍無可忍時,還能忍得住
,就是“大義參天”
。
13.認(rèn)不是生智慧水
,水能調(diào)五味
、合五色,隨方就圓
。人的性子
,要能煉得像水一樣,就成道了
。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
。
14.人和天地是一體,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內(nèi)的事
,世界沒好
,咱們哪能沒有不是?不是(錯誤)到處都有
,低頭也是、抬頭也是
、睜眼也是
、閉眼也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雌拮硬缓檬堑皖^不是
,看老人不對是抬頭不是,看別人不對是睜眼不是
,心里尋思別人不對是閉眼不是
。依我說,有不明白的道
、不會做的事
,都是不是。人要能找著本分
,才知道不是
。人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
、情理虧了
,才知道認(rèn)不是(承認(rèn)不對即自己認(rèn)錯)。
15.要能把不是認(rèn)真了
,自然神清氣爽
、心平氣和。
16.認(rèn)不是生智慧水
,找好處生響亮金
。
17.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rèn)不是閉上地獄門
。
18.認(rèn)不是勝服“清涼散”
,找好處勝用“暖心丸”。
五行性
19. 我所講的“五行”
,是以木
、火、土
、金
、水五個字代表來說的,和佛家的五戒
、道家的五元
、儒家的五常是一樣的。
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陰木
,好爭理是陰火
,好怨人是陰土
,好分辯是陰金,好煩人是陰水
。
21.木性人招難
,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
,金性人受貧
,水性人受氣,像聚寶盆似的
,內(nèi)里有什么
,就聚什么。太上說:“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一點也不錯。所以我說
,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
22.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爭理,偏于土的欺人
,偏于金的傷人
,偏于水的厭人,偏于木的頂撞人
。能化除這一偏之性
,自然得道。
23.陰木性人
,抗上
、不服人,好生怒氣
。怒氣傷肝
,頭迷眼花、兩臂麻木
、胸膈不舒
、耳鳴牙痛、癱瘓中風(fēng)
。
陰火性人
,急躁
、爭理
、喜虛榮、愛面子
、好恨人
。恨人傷心
,心熱心跳、失眠顛狂
、音啞疔瘡
。
陰土性人,蠢笨蠻橫
,疑心重
、好怨人。怨人傷脾
,膨悶脹飽
、腹痛吐瀉、虛弱氣短
。
陰性金人
,殘忍妒忌、虛偽好辯
,好惱人
,惱人傷肺,氣喘咳嗽
,肺癆咳血
。
陰水性人,愚魯遲鈍
、多憂多慮
,好煩人,煩人傷腎
,腰腿病痛
,遺精陽萎。所以說什么性
,就得什么病
。
24.我說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樣的
。生怒氣(木)便是殺;好穿衣服
、求好看(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好吃好東西(水)便是酒;說半句謊話(土)也是妄。
25.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
,真(陽)木性人有主意
、能忍辱,能立萬物
。真火是神的根
,火主明理、知時達(dá)務(wù)
,能化萬物
,不為萬物所拘
。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
、能容能化
,能生萬物。別人壞是別人的因果
,你不要怨他
,也不要替他著急。真金是仙的根
,能找人好處
,找好處生響亮金,和人聚萬緣
,有義氣
,有果斷力,遇事迎刃而解
,能創(chuàng)萬物
。真水是圣的根,能認(rèn)不是
,認(rèn)不是生智慧水
,性柔和,能養(yǎng)萬物
。人如果得不著真五行
,固執(zhí)稟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26.今生是什么性
,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
。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當(dāng)官的;今生是水性
,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
,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莊稼人;今生是金性
,前生一定是讀書人
。
27.前生好殺害生靈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
,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說謊的
,今生金性就強(qiáng);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
28.達(dá)天時就是陽火
,信因果就是陽土,找好處是陽金,認(rèn)不是是陽水
,能受氣是真陽木
,這是真五行
。
29.現(xiàn)今的天時
,人人性里都有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鹦匀酥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好爭理,所以才爭貪不已
、戰(zhàn)亂不息
。不爭不貪是真陽火,真陽火才能達(dá)天時
。(達(dá)天時不爭不貪)
。
三界
30.人是三界生的,天賦人的性
,地賦人的命
,父母生的身,所以說三界是人的來蹤
。性存天理
,心存道理,身盡情理
,才能返本歸根
。人只知有個身我,不知天上有個性我
,地府有個命我
。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
,地府的命我得人爵
。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我所講的“性存天理
、心存道理
、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
、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
。
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
、身
。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
33.道家的“三華”就是性、心
、身
,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
,身華開情理足
。
34.儒家的“三綱”就是性、心
、身
。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
,身盡情理有勇
。
35.三界就是三教,儒家從立命做起
,道家從煉身做起
,佛家從養(yǎng)性做起。
36.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藹和
。
37.性要服人
,不服人傷性;心要愛人,不愛人傷心;身要讓人
,不讓人傷身
。
38.性、心
、身三界不太平
,是因為三界中有三個賊,一稟性(又名氣稟性
,指怒
、恨、怨
、惱
、煩而言),二私欲
,三不良嗜好
。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賊
,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賊
,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
39.三皇就是天皇
、地皇
、人皇
,人說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說天皇是玉皇爺
,管人的性
,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zāi);地皇是閻皇爺
,管人的命
,人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理常道
,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爺
,管人的身
,人要是犯罪
,國法處罰。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
,是為了叫人學(xué)好
。
40.心里尋思別人不對是心病,性里常發(fā)脾氣是性病
,心病必引起性病
,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
。
41.性界清沒有脾氣
,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
,心不清沒有祿
,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清三界
。
42.三界的病我全會治
,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曹
。身無不良嗜好
,身界就沒病;心無私欲,心界就沒病;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
。心性的病
,非用道治不好,吃藥是沒有效的
,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43.人生要是就是去貪、去爭
、去攪
,貪的虧天理,欠天上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債;攪的虧情理
,欠陰間債
。倘若三個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債
,哪能有好結(jié)果?貪就是過
,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
44.好抱屈傷心
,不抱屈保氣保命;好后悔傷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
,不怨人保身保壽
。人能不抱屈、不后悔
、不怨人
,三界就都不受傷了。
45.我也有三個省
,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有人拂逆我的時候
,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沒有偏私?吃虧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dāng)?確實會做什么?這是我的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