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明·徐渭)
徐渭,明朝人
,字文長,號青藤、天池,山陰人。他在詩文、書法、戲曲、繪畫上均有獨特造詣,在徐渭晚年孤獨一人,貧病交加。他一生嗜茶,無日不飲茶,與茶結(jié)成終身侶伴。他飲的茶多由友人饋贈供給,每得一茶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谷雨
紫砂新罐買宜興。
卻從梅月橫三弄
,細攪松風(fēng)一燈
。合向吳儂彤管說
,好將書上玉壺冰
。徐渭的茶詩中惠謝友人贈送香茗的詩頗多。
這是一首盛贊虎丘茶的好詩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 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云間飄蕩
2.湖州歌九十八首 ?宋 汪元量 ? ? ? ? ? ? ? ? ? ?
江頭楊柳舞婆娑
北客醉中齊拍手
譯文:楊柳在江邊飛舞,萬馬成群在吃草
3.《憶秦娥·游人絕》 ? ? ?宋 劉克莊 ? ? ? ?
游人絕
譯文:游人已經(jīng)很少了。綠草如茵,花兒已經(jīng)開過了時節(jié)
4.《即目》 ?唐 ?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譯文:小的鼎煎茶面對曲江池
5.《詠貢茶》? 元 ?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譯文:春天來了
擴展資料 采茶是一種中國民間歌舞體裁
采茶傾注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并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思維,濃厚的生活氣息
其歷史發(fā)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①單純的“茶歌”,為茶農(nóng)勞動時唱的歌
②載歌載舞的“茶燈”
如云南采茶融匯了花燈曲調(diào)
茶歌有“正采茶”與“倒采茶”之分,兩者除在唱詞上形成由1——12月順序的倒轉(zhuǎn)變化外,音樂上常形成對比和發(fā)展
。一般來說,正采茶較為抒情、平穩(wěn)、歌唱性較強;倒采茶曲調(diào)歡快、跳躍,襯字、襯詞的大量運用此外
③有簡單情節(jié)的小戲
擴展資料:采茶-
瓷是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zhì)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細致而堅硬
,是中國古代常用的器皿。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一)
宋·歐陽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甌吟且酌, 羨君瀟灑有余情.
煎茶詩
宋·蘇軾
活水還將活火烹, 自臨釣合吸深情.
大飄貯月歸春甕,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 松風(fēng)猶作瀉時聲.
本能飽食禁三碗, 臥聽江城長短更.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谷雨, 紫砂新罐買宜興.
卻從梅月橫三弄, 細攪松風(fēng)灺一燈.
合向吳儂彤管說, 好將書上玉壺冰.
詠紫砂壺
清·高江村
規(guī)制古樸復(fù)細膩, 輕便可入筠籠攜.
山家雅供稱第一, 清泉好瀹三春荑.
清銘自制清
·鄭板橋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饑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兩三寸水起波濤.
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二)
明 陸深《春風(fēng)堂隨筆》寶顏堂秘笈本:
“哥窯淺白斷紋
,號百及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硫田窯。(即大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明 郎瑛:《七修續(xù)稿》卷六,中華鉛印本:
“哥窯與龍泉窯
,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明 張謙德《瓶花譜》美術(shù)叢書本:
“古無磁瓶
,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窯器。厥后有柴、汝、官、哥、定、龍泉、均州、章生、烏泥、宣、咸等窯,而品類多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明 顧起元《說略》卷二十三
,金陵叢書本:“又宋明處州章生兄弟著,皆作窯
。兄所作者,釉色稍白,而斷紋多明 王士性《廣志繹》卷四
“官、哥二窯
明 張岱《龍泉窯器銘》:
龍泉窯魚耳爐銘:“楓冷吳江
,秋水登碧。其口念念,其耳滋滋,謂有魚焉,呼之谷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哥窯后銘:“二西叔收藏哥窯后
,傍著一把,如竹籜初解,大塊冰裂,于籜于籜,其光在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古代描述瓷器的古詩 (三)
唐 陸龜蒙《秘色越器》:
“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
如向中宵盛沉靡,共稽中散斗遺杯
唐 陸羽《茶經(jīng)》卷中百川學(xué)海本:
“碗,越州上
五代 徐演《貢余秘色茶盞》(詩贊龍泉青瓷):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古鏡破苔當(dāng)席上
中山竹葉醋初發(fā),多病那堪中十分
宋 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十 沙聞舊梓本: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號秘色
元 陶宋儀《掇耕錄》卷二十九 津逮本:
陸龜蒙詩:“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
明 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四 守山閣本:
“青瓷初出于劉田
1.關(guān)于青瓷的詩句質(zhì)韞珠光堪作鑒
盛得朱櫻千萬顆
細紋如擬冰之裂
青白釉傳色澤美
色自粉青泯火氣,紋猶鱔血裂冰膚
陶冶新平肇漢唐
鮮明艷似美人霽
何止珠山留勁腕,早傳春色滿人間
雨過天晴云破處
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雨過天青云破處
何年碧像靈巖棲
燁燁寶光開佛土,晶晶白氣壓丹梯
——明.陳鳳鳴
宜興窯與詩
和梅公儀賞茶
宋·歐陽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喜共紫甌吟且酌
2.描寫瓷器的詩何年碧像靈巖棲,踏碎瓊瑤盡作泥
明,陳鳳鳴
宜興窯與詩
和梅公儀賞茶
宋·歐陽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喜共紫甌吟且酌, 羨君瀟灑有余情
煎茶詩
宋·蘇軾
活水還將活火烹
大飄貯月歸春甕
茶雨已翻煎處腳
本能飽食禁三碗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谷雨
卻從梅月橫三弄
合向吳儂彤管說, 好將書上玉壺冰
詠紫砂壺
清·高江村
規(guī)制古樸復(fù)細膩
, 輕便可入筠籠攜。山家雅供稱第一
, 清泉好瀹三春荑。清銘自制清
·鄭板橋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饑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 兩三寸水起波濤。贊邵大亨所制魚化龍壺
民國·李景康
紫砂瑩潤如和玉
, 香霧紛藤茗初熟。七碗能生兩腋風(fēng), 一杯盡解炎方溽
。壺兮壺兮出誰手
, 鬼斧神工原不朽。我愛紫砂無釉彩
高莊
我愛紫砂無釉彩
, 相見如人披肝膽。不靠衣衫扶身價, 唯依本質(zhì)令人愛
陶寶肖象歌為馮本卿金吾作
林古度(茂之)
昔賢制器巧含樸
我明供春時大彬
作者已往嗟濫觴, 不循月令仲冬良
荊溪陶飛司陶復(fù)
世間茶具稱為首, 玩賞楷模在人手
粉錫型模莫與爭
義取炎涼無變更
動則禁持慎捧執(zhí), 久且色澤生光明
近聞復(fù)有友泉子
常教春茗注山泉
, 不比瓶儡罄時恥。以茲珍賞向東吳, 勝卻方平眾玉壺
。癖好收藏阮光祿
, 割愛舉贈馮金吾。金吾得之喜絕倒
, 寫圖錫名曰陶寶。一時詠贊如勒銘, 直似千年鼎彝好
。陶器行贈陳鳴遠
汪文柏(季青)
荊溪陶器古所無
, 問誰作者時與徐。泥沙入手經(jīng)摶埴
, 光色便與尋常殊。后來多眾工
, 摹仿皆雷同。陳生一出發(fā)巧思, 遠與二子相爭雄
。茶具方圓新制作
, 石泉槐火塵松風(fēng)。我初不識生
, 阿髯尺素來相通。贈我雙卮頗殊狀, 宛似紅梅嶺頭放
。平生嗜酒兼好奇
, 以此飲之神益王。傾銀注玉徒紛紛
, 斷木豈意青黃文。廠盒宣爐留款識, 香奩藥碗生氤氳。
吁嗟乎人間珠玉安足取
, 豈知羨溪頭一丸土。君不見輪扁當(dāng)年老斫輪, 又不見梓慶削爐如有神
。古者技巧能幾人
, 陳生陳兮絕倫。3.贊美陶瓷的詩句1
大邑?zé)奢p且堅
,扣如哀玉錦城傳。譯文:大邑縣燒成的陶瓷碗又輕巧又堅實
,扣打它如同敲擊磬玉,哀婉的聲音傳遍了全城。2
、《秘色越器》——唐代陸龜蒙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
,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
,共嵇中散斗遺杯。譯文:秋天的晨風(fēng)中,露水沾衣
,透過風(fēng)露可見出窯后的成千上萬的越窯陶瓷器堆放在山坡上,溝壑間,如千峰疊嶂,其色似青如黛,與周圍的山峰融為一體,奪得千峰萬山之翠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3、《民窯行》——清代沈嘉征
景德產(chǎn)佳瓷
,產(chǎn)瓷不產(chǎn)手。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
。譯文:景德鎮(zhèn)能產(chǎn)出上等的陶瓷
,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鎮(zhèn)瓷業(yè)工匠手來自四面八方,瓷器做好了后就流傳到了世界各地。4
、《贈昊十九》——明代樊玉衡宣窯簿甚永窯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詩清動人
譯文:不管是宣窯還是永窯出產(chǎn)的瓷器
5、《詠白玉金邊素瓷胎》——清代弘歷
白玉金邊素瓷胎
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
譯文:素色的瓷坯
4.關(guān)于“青瓷,瓷器類”的詩句有哪些關(guān)于“青瓷
1. 《秋日三首 其二》
宋代: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
譯文:碾好的月團用茶碗泡著
,喝完后,讓孩子背誦楚辭。2.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
,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cè)餄{。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
,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3. 《天香·詠龍涎香》
宋代:王沂孫
紅瓷候火
譯文:龍涎裝入紅瓷盒后用文火烘焙
4. 《進艇》
唐代:杜甫
茗飲蔗漿攜所有
譯文:把煮好的茶湯和榨好的甘蔗漿,用瓷壇來盛裝也不比玉制的缸來得差
5. 《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
唐代:杜甫
大邑?zé)奢p且堅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5.關(guān)于歐陽修的詩句1、把酒祝東風(fēng)
垂楊紫陌洛城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偸钱?dāng)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歐陽修 《王樓春》3
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
兩岸鴛鴦兩處飛
——歐陽修 《長相思》5
今年元夜時
——歐陽修 《生查子·元夕》6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樓前芳草自凝綠
花落瀟湘,寂寞終黃土
——歐陽修 《蝶戀花》7
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
——歐陽修 《木蘭花》8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 《蝶戀花》10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 ——歐陽修 《蝶戀花》11、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