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字是“茶”字的古體字之一
在《詩·邶風·谷風》中也記有:“誰謂荼苦
我國最早的一部字書《爾雅》中有記載表明,當時茶的生產(chǎn)和飲用已經(jīng)從巴蜀傳播到了長江下游沿海一帶
此書寫于公元前2世紀秦漢時期
陸羽在《茶經(jīng)》“七之事”章
荼、苦荼、荼茗
茶葉起源于中國,種茶
關于“茶”字的來源,大都認為中唐(約公元 8 世紀)以前表示“茶”的字
,就是“荼”字。“荼”字最早見于《詩經(jīng)》,但《詩經(jīng)》在不少詩篇中所說的“荼”,并不是茶。開始以“荼”字明確地包含有“茶”字意義的,是《爾雅?釋木》中的“槚,苦荼”。晉代郭璞的《爾雅注》還對此作了比較詳細的注解:“樹小如梔子,冬生(常綠的意思),葉可煮作羹飲。”公元 2 世紀前期,東漢許慎在所著《說文解字》中也說:“荼,苦茶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茶經(jīng)述評》“荼”字的字音不止一個,其字義也不只一個
愚游泰山岱岳,觀覽唐碑題名
,見大歷十四年(779)刻荼字,貞元十四年(798)刻荼藥字,皆作荼……其時字體尚未變。至會昌元年(841)柳公權書《玄秘塔碑銘》、大中九年(855)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字,俱減此一畫,則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
因此,當陸羽撰寫《茶經(jīng)》時
,能在“荼”字仍為很多人所沿用的情況下,把“荼”字一律改為“茶”字,從而使“茶”字得以廣泛地流傳開來,這不能不說是他的獨具卓識的一個創(chuàng)舉茶在隋唐時期
飲茶的習慣在隋朝時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并成為與鄰國蒙古貿(mào)易的產(chǎn)品。唐朝迎來了茶葉發(fā)展的高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茶已成為更廣泛的飲料。大量的茶樹被種植,茶文化迅速發(fā)展。唐朝是中國茶文化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飲茶尚未在全國普及。開元盛世之后的安史之亂導致北方遭受嚴重破壞,國家經(jīng)濟中心轉移到南方。南方溫潤的氣候、豐富的雨量和肥沃的土壤得到了開發(fā)。茶樹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成為山區(qū)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
因此
茶葉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宋代出現(xiàn)了更多的茶葉品種
《茶經(jīng)》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茶書。對茶的歷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wenhua/82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古代對茶葉的其他稱呼和叫法
下一篇:
”茶“字的起源和由來,(茶的起源)